
两位鲐背老人
一一重阳节一瞥
文/台上灯
今天是重阳节(恰逢又处在大家都休息的礼拜天),微信的朋友圈里,相关群里,馈送老人节日快乐的祝词几乎爆了屏。
上午11点过,我去中国银行取钱。我拿到的号是49号。长椅上连我在内坐了三个人。前两位皆为老太婆,给我感觉像是八十几岁的耄耋老人。从穿着上看,生活十分清贫。
当营业员按下48号的显示键时,我有些奇怪:下一个就轮到我了,前面两位老人比我先到,怎么没有被提示到?
我问她俩:“老人家,你们是多少号?"
"46号。一会儿轮到我了,麻烦你提醒一下。"哟!老人家的号巳提示过了,她竟不知道!
另一个稍年轻的老人对我说:"我已取过钱了。我陪这位姐取。我俩是街坊。”
她又说:姐今年97岁了,我也94岁了。"
这么大的年纪还自己上银行取钱,出了事咋办?我心里不禁一震。
趁着正在柜台取钱的人有耽误。我跟94岁的老人作了短暂的交流。
原来这两位老人与后人分开,单独住一处。前些年带孙时都是住在一处的。
“没有一个后人有空来替我们取钱。"94岁老人说。
她又拿起一张旧得起皱的纸给我看。上面画有6个"0"。“这是姐后人给写的密码(我叫她立即收回勿给人看)。
“我以前还有一间门市,给了后人,之后,照样不管我。”
当营业员办完柜台前那个人的事后,我示意97岁的老人快去柜台取钱。
取钱需要输密码和签字。可97岁的老人根本就不会。这个"忙”是其他任何一个外人都不能,也不愿帮的。97岁的老人与营业员都很着急。协商了好一阵,最后才由作为老街坊的94岁的老人去帮助,97岁的老人才取走了钱。
这是让我心脏颤动的一幕,尤其发生在重阳节。天下蒼生们:谁个不老?何竟于此?动物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义,某些人呢?!
2020年10月25日
(农历9月初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