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赚多少钱,干多少事
文/于公谨
可能是我的想法有问题,可能是我和别人的生活不一样造成的,才会在很多事情的认知上面有着明显的不同,比如说消费。我一直都是认为,自己赚多少钱,就办(消费)多少事,而不是可以过多的消费。过多的消费,只是增添了自己的负担;同时,也会增添了父母的负担;还有,应该是活得快快乐乐,却会活得是脚步很沉重,很不舒服。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的,一方面是“面子”;另一方面是争强好胜;而真实情况里面,并没有几个人真真正正需要过度消费。这就像是曾经看过一个笑话里面说的,一对夫妻都是高官,分期付款,买了一栋临海别墅;雇了保安,雇了保姆;保安和保姆住着别墅,谈情说爱,生了一个儿子;而这对夫妻继续努力着,不敢失业,就是为了生活好一点;最后是付出了健康的代价,身体透支的厉害;本来是应该在享福的时候,结果是积劳成疾,去世了。别墅被女儿继承;而他们的亲家,就是那个保安和保姆,他们享受着所有的一切。
不要以为这是杜撰的,现实里面,很多事情,都是在不断这样发生的。我认识一个年轻人(叫他涛吧),大约是二十七岁,年纪不大,只是很努力。刚开始认识的时候,觉得涛是很不错的,毕竟现在想要弯下腰来做工作的年轻人,是很少的;后来,接触的时间长了,就可以听到涛说,不可以不努力,不可以失业。我是很奇怪的,现在的人,很少是会这样担心失业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后面支撑着,让他们觉得,应该是工作在宽松的环境里面,而不是可以接受着很多的苛刻条件什么的;用“一触即跳”四个字来形容他们,可能是太过夸张了;却也可以说明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工作态度;相对来说,涛就有些另类了。
后来,才知道,涛是需要供房子的。我说,如果是供房子,也用不着这样。有人对我说,你知道涛的房子多大?我说,多大?那个人说,涛的房子大约是一百四十多平方米;这仅仅只是住宅面积;如果是建筑面积,就更大了。我说,是有些大了,住几个人?那个人说,就是涛和他老婆;结婚好几年了,连孩子都不敢要。我说,就是为了供房子?那个人说,就是为了供房子。我有些不明白的,因为在我们这里,房子并不是很贵;当然,除了西口几个地方的;毕竟西口的房价,并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我就说,并不是很累啊,也可以供得起;为什么涛总是会这样疲惫?那个人说,涛是打两份工的,所以很疲惫,也是很累的;并不是供得起,而是几乎供不起。我说,怎么就供不起?那个人说,西口的房子,不是说供得起,就可以轻易地供得起。我说,啊,怎么就买西口的?那个人说,你就说嘛;还有,是高档小区。
我有些明了,西口的高档小区,想要承受着,就有些困难了。房价高,地方大,让涛总是感觉到很累的。我说,别的地方不能住人?那个人说,人的想法不一样。我说,赚多少钱,干多少事,涛不知道啊?那个人笑了,说可能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