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说.一部染料厂
文/李祖荣
第十五章
我们还有大分散车间奇才的故事。这就是我屡次提到过的李某某,李某某在染料厂当工人时就发表中医论文。
下岗后更是如鱼得水。
2009年9月,他受北京大学中医学社的邀请,为他们讲课。
主要内容是《浅说五运六气》与及《经络及经络感传》。总共五堂课,每堂两个小时。
这是他人生最值得自豪的事情。
谁说染料厂的工人不能登上大学讲堂?
那年他被调到车间的混锅岗位,这是最脏最累的岗位。
但他满足的是不倒班,可以晚上去参加中医夜校的学习。
这是广安门中医院办的中医高级班。学时为一年。
学习班结业时是要考试的,但考试是在白天下午的一点半。
那天吃过午饭,他找到段长辛文斌,和他请假。没想到他一口拒绝了。
李某某当时都懵了,考试就这一下午的事,考不了试,拿不了结业证,这一年不是白学了吗?!
李某某问他为什么不批假,他说下午要装锅,人手不够。
李某某简直无语了!
冷静了一下,他到混锅那看了看下午装锅的料,数了数,一共31桶。每桶都是一米多高的大汽油桶,装满了料。
他突发奇想:我他妈把锅都装了,下午没活了,你还能不批我假吗?
想好了,他戴上猪鼻子就干了起来。左手把着桶,右肩扛着吸料的大粗管子,右手握着管子吸料。吸了二十多桶时已是大汗淋漓了。
但是他想,他一定要吸完,吸完料,你还能不批我假?
他一个人吸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吸完了。
他又找到辛段长,告诉他我吸完料了,辛段长先是一愣,然后跟他去了看现场。
当他看到的是31个空桶的时候,他连看也没看李某某一眼,就说道,你走吧。
李某某疯了似的跑到浴室,洗了澡穿上衣服,跑着就去赶车去了。
一个染料厂的工人,能登上北大的讲堂,个中辛苦,谁能晓得?

在北大阶梯教室,容纳三百人的教室里,大部分都是学生,但也有老师教授听你讲课。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你讲的必须有一定水平,一环扣一环,循循渐进,而且还得释难解惑。
一堂大课100分钟,得说多少话?而且在讲完课后还有20分钟的提问解答时间,这也是李某某有些担心的,你知道,这些北大的精英们会提什么问题?
第一天讲完课,北大中医社的社长就提了一个问题。他说: 您刚才讲了,人生下来,就有阴性体质,有阳性体质,我身边有一对双胞胎姐妹,长大后,姐姐喜凉,妹妹喜热,姐姐喜食凉食,妹妹喜食热食,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为什么有阴性体质和阳性体质的区别?
李某某答道:姐姐喜凉,是阳性体质,妹妹喜热是阴性体质。为什么一胎姐妹会有不同体质,问的好。
你知道,清朝明医吴鞠通在他的名著《温病条辩》里说:万物各有一太極。
也就是一个阴阳太極图,黑的代表阴,白的代表阳。
双胞胎姐妹在母体中就是一个太極。所以出生后,一个阳性体质,一个阴性体质。
他幽默风趣的回答迎得了一片掌声。
又一个女生提问,她说:现代生活,空调汽车,工厂烟囱,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两极臭氧层出现空洞,臭氧层被破坏,又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是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您怎么看这个结论?
一个涉及大工业和气候的问题。
李某某答道: 人类的活动,大工业生产,汽车空调,排出的二氧化碳,确实影响气候,但是我认为是有限的,我不认同这些人类活动就能破坏臭氧层,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举例说明。竺可桢教授大家都知道,他是气候学家,物候学就是他创立的。
他研究了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史,发现我国气候冷暖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暖几百年,又会冷几百年。
他说唐朝的气候就是温暖期,唐朝的气候平均比现在高2°度。
那么我就要问了,唐朝没有大工业,没有汽车,空调,没排放那么多二氧化碳,为什么气候却比现在高2度?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人类活动是有限的,气候冷暖,是有它的自然周期的。
当然,我们也要环保,不叫二氧化碳排放太多。
哗哗哗的,底下又是一片鼓掌声。

北京广安门中医院学习班毕业照

【作者简介】
李祖荣,北京知青,初中毕业。1968年下乡到852农场11队;1972年调到三师钢铁厂勘探队搞地质;1977年返城,在工厂当工人;1986年在《上海中医药杂志》发表论文,《伤寒论伤寒中风辩》(网上可查);2009年在北京大学中医学社讲课《浅谈运气学说》《经络和经络感传》(网上可查);业余有时喜欢写诗,也是有感而发。(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