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储涛)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和“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先进集体的决定,其中,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检察院、伊川县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荣誉称号。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娄会峰等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肯定。今天,一起走进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检察院。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站位。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共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55次,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突出检察特色,丰富教育载体,通过研讨交流,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
坚持以服务大局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检察担当。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2016年以来,共依法批捕各类刑事犯罪1785人、起诉4010人。全面贯彻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目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80%以上。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立日报、周报、月报和检察长工作台账等22项制度机制,批捕涉黑涉恶犯罪119人,起诉114人,郭现营检察长办理的曹小伟等16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主犯曹小伟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彰显了检察机关的政治担当。

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认真落实省院“30条意见”,建立涉民企案件信息台账,开展“送法进企业”7次,走访民营企业20余家,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
全力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2016年以来共办理此类案件139件305人。围绕污染防治攻坚,主动跟进涧西区委“四河三渠”综合治理等决策部署,落实“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办理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9起,守护洛阳绿水青山。围绕脱贫攻坚,主动入户宣讲扶贫政策,帮助落实惠民举措,对口帮扶的嵩县白河镇白河街村已有63户230人实现脱贫。
坚持以司法为民为使命,积极履行职责,保障人民福祉。全面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持续推进 “百千万”工程,先后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79场次,发放各类宣讲材料2万余份,受教育近15万人次,以实际行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局被中共河南省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被高检院政治部通报表扬。
坚决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建立“一三四”常态长效办信机制,对群众来信应复尽复,共办结答复群众来信61件,办结回复率100%。深入推进“释法说理全覆盖”,新发信访案件大幅下降。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及时发布案件信息4534件,法律文书2081份,被高检院评为“检察机关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示范单位”。
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充分利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三远一网”系统等智慧检务系统,确保疫情期间防控、办案两不误。依法办理涉疫情案件4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主动担当,组织全体干警下沉社区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95后”干警翁倩仪,怀着身孕、冒着生命危险火场救人,被洛阳市委组织部批准火线入党,其典型事迹被《检察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持续深化改革,激发澎湃动力。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检察官员额制,同步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一线办案力量增加16%。全面运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落实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制度,“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司法责任制更加明确。全面深化内设机构改革,将原有16个内设机构整合为8个,工作效能明显提高。
注重加强能力素质建设。每周召开支部例会、每月召开业务推进会,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研讨,不断提升干警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唐韬涛同志被评为“河南省青年卫士”,张俊涛同志被评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调研人才。
强化日常教育监督管理。“周周讲纪律”,教育引导干警适应监督新常态。建立干警思想动态和违法违纪情况季分析制度,逐级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2018年、2019年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市基层检察院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一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综合考评先进基层检察院”,今年10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1997年至今,连续23年保持“河南省文明单位”荣誉。该院杨丽霞同志2018年11月被高检院荣记个人一等功,2019年6月获得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