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正斌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餐饮美食大国,每天,中国人在消耗大量粮食的同时,也产生了数以亿吨计的餐余垃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8 月 11 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今年是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大监利又喜逢撤县设市之盛事,我们不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近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有人会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自给自足完全可以应付。是,没错。民以食为天,但居安思危,生产粮食和节约粮食二者并不矛盾,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关粮食的话题一下子变得紧迫起来,节约粮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引起国家的重视。
生产好比摇钱树,节俭带来聚宝盆。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或党员干部,都应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的重要讲话精神。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侈,享受舌尘上的美味佳肴后,打包带走剩余食品,并不“小气”,更不存在没有面子一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每个人都应该倡导勤俭节约的意识,同时积极行动来,把所谓的“小气”转换成一种文明,养成良好的勤俭习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网络时代,我们的各级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培养人民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勤俭节约一直贯穿其中,人类在消耗自然的同时,也总结出了大量关于节俭的经验和智慧。实际上对于“节俭”,古人有很多论述,其中具有概括意义的当数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那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可以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诸葛亮曾说过:“静以修身,俭以美德。”这句话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的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引伸至现代创业的理念中可以这样解释:赚一分钱不是一分钱,因为这一分钱里面包含着各种成本及费用,而节约一分钱才是真正的一分钱。所以,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这一光荣传统,需要每个炎黄子孙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2020 年 8 月,千年古邑监利撤县设市,在顺应潮流的同时,监利又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监利工业基础的薄弱,在追赶周边县市的进程中,还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在耕地、农林渔业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作为每一个监利人,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这种习惯永远不会过时,相反还是一副“肚中有粮遇事不慌”的良方。
在勤俭节约这条路上,我们,包括每一个中国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肩负发扬这一美德的使命!
让节俭从你我做起,让节俭深入人心!
2020.09.07
…………………………

【作者简介】
万正斌,湖北监利人,退伍军人,大专文化,毕业于湖北农学院(今长江大学)农经系。优质微信群体领域创作者,解放军报第五届新闻函授中心学员,监利市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和网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