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很多人来说,阅读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离开学校以后,人们很少去主动阅读了,我们先来看看在阅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阅读障碍呢?
在很多人的了解过程中,很多人不喜欢阅读的原因是读不懂,有时候读书,读了半天,也不知所云,也不知道作者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书中很多的文字语句不好理解,有时候我们读懂篇章,但是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读到后面忘记前面,阅读也乱,小说里面的人物关系也会搞混淆。
其次就是记不住。把书读完了根本就记不住里面的内容是什么,看过的书脑子里没有印象,甚至不记得自己看过。有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感觉好像在哪里看到过,可是就是想不起来,有时候想的起来可就是讲不出来,心里干着急,墨水都沉到肚子里了。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两个方法。
第一个读书方法:高效吸收法,用最短的阅读时间快速的吸收书中的精华。主要有三个步骤:
1. 框架阅读,这一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书中有哪些主要内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书评。好的书评,不仅仅会浓缩整本书的知识框架,背景。甚至还有一些名家精当的点评。没有点评的书籍可以先精读序言和目录。
序言一般在书的最前面,起到一个引领全书,阐明重点的作用。作者会在这里交代全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果想要快速了解一本书,就必须注意到序言。看完序言那就是目录部分,目录中往往包含着作者想要讲述的主题,以及这些主题是如何组织起来,为整本书的内容服务。
2. 用速读和略读掌握主要观点。
速度和略读要掌握两种阅读方法,首先是一目双行法,可以一起看两行。再就是略读,用画笔法,不是记笔记,而是把书本上的重要观点用笔画下来,理解观点之间的逻辑。对于书中引用的故事和案例,可以适当的略过。
3. 系统回顾
就是把前面两部得到的阅读成果:一本书的框架主要观点方法做一个梳理,然后总结。
第二个读书方法:复述法。
我们内化书本知识,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拆解法,也就是拆书,把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解读出来,延伸书本的主要观点。第二是实践法,将书里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当中。第三种就是复述法,将自己读过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
复述法三步:1.确定主题,提炼书中有价值的主题,作为演讲的题目,给哪些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进行复述。2.构建对象,要考虑自己的听众,自己表达的内容观众能不能理解,语言风格观众能不能接受。3.巩固,回顾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让知识体系更加牢固。
好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到你,在阅读和变美的路上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