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去药王镇(3)
作者:刘继祥 诵读:王晓莺
03
只是今天小镇的夜晚会有些热闹。这就是那个和我同行的药商说的,这里要办个喜事。可是是什么喜事让这个一向喜欢宁静的镇子也热闹起来呢?同行的药商不和我说,他只是带着我径直穿过小镇,在快要到巷子尽头的时候,拐进了另一条巷子。这条巷子和镇里的其他巷子不一样,这里的小路是石子铺成的,没有其他巷子那样厚重,但却显出几分清秀,几分轻盈。
在这条巷子的最里面的一家,门前搭起了凉棚。凉棚的横梁上写着:寒门学子,走出大山。这八个字笔锋苍劲有力,一看就知道写字的人功力不浅。看了这八个字我多少明白了点,原来是镇上的这户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了,镇上的人都来庆祝。凉棚里,放了几张大桌子,但并没有酒席。这时候药商开口说话了,他告诉我,如果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没什么太了不起的,可是这家就不一样了。我问他有什么不一样,他告诉我,一会看看就知道了。
等乡亲们差不多都到了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小镇隐没在群山之间,似乎和这山凝固成了一个整体。有人打开了拉到凉棚里的电灯,一下子,人们的面孔又清晰起来。虽然小镇上的人差不多都来了,但没有人大声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开席的一刻。
这时候镇上主事的人站到了前面,他用洪亮的嗓音开始了他的主持。他宣布请考上大学的孩子和他的家长来到大家面前,向乡亲们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说完,就看见三个人从院子里走出来。不,是挪!在前面的清瘦的孩子想必就是那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孩子了,他拉着一个面容枯黄的盲女人,后面一瘸一拐的矮小黑瘦的男人紧张地跟着,生怕和他们走散了一样。看到这里,我的心不仅揪起来。原来,就是这样的家庭供出了一个大学生啊!
这一家三口,站到前面的时候,景象不免有些凄凉:瘦小的孩子、盲母亲和他瘸脚的丈夫,三个人站在那里,孤零零的,像是一阵风就能随时把他们吹走。主事的人没有让这一家人给来到的乡亲们鞠躬。而是让他们坐下来,然后就告诉乡亲们说,大家开始吧!我不知道他说的开始是什么意思,以为是告诉大家可以开始喝酒了呢。可是我理解错了。乡亲们没有喝酒的意思,而是有秩序地走到主事人面前的箱子前,一个一个地开始往里面扔钱,多的看起来有三五百,少的也有几十元。和我同行的药商也拿了自己厚厚的一沓百元钞票放进了箱子里。约莫过了二十分钟后,大家又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是他们仍然是安安静静的。
就在我陷入沉思的功夫,和我同行的药商又凑到我跟前说,这回你全明白了吧。我说是。他说,这家人很不容易,几乎没什么劳动能力,就靠为这些上山采药的人家看家护院,然后大家给些工钱以维持生计。实际上就是镇上的乡亲们养活这一家人,供孩子念书,但又不能让他们感觉是在施舍,所以就想出了这么个主意。这家人老实厚道,从不偷懒,一到采药的人都上山了,瘸脚的丈夫就领着盲女人挨个巷子走,直到人们都从山上回来了,他们才回到自己的房子里生火做饭。
我问药商为什么拿那么多钱,他点燃了一颗烟,抽了两口告诉我,他的命是这两对夫妇救回来的。有一次他刚刚收好的一车药材放在镇子口的药王亭附近,他到山下联系车的时候,被几个外边的贼给盯上了。他们开着三轮农用车想把这些药材偷走,可是却被这一对残疾夫妇发现了。这对弱不禁风的夫妇站在成堆的药材前,对着这些贼说,你们要敢动一棵药材,就先杀了我们两口子。这两个人就这样与六七个贼对峙起来。相持了好久,这几个小偷实在没办法,就在瘸脚的男人的屁股上捅了两刀,然后开着车扬长而去了。等药商领着找回的车回到小镇的时候,男人已经昏迷了。药商告诉我,那一车药材是他全部的家当,倒药材的钱都是他借来的,如果丢了,他是没有脸面回到山外去的,只能死在这山里。
听药商说完,我没说什么,只是把目光朝向遥远的星空。是啊,这山里的夜空确实和城市里的不一样,它纯粹,湛蓝,像宁静的蓝色的大海,点缀着无数干干净静的宝石。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等我醒过神儿来,这一家三口已经由主事的人领着回到他们简陋的屋子里去了。乡亲们也已经开始散去,他们依旧是轻轻地,轻轻地往各自的家中走去。
只剩下我和药商了,在这个简易的凉棚里,我们谁也没说话。和我们一样沉默的还有这苍茫深邃的山峦。该找个地方休息了,药商说。我沉默了一会,和药商商量道,我就住在这对夫妇家行吗?明天我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下山,去上大学,他的生活费我全包了。药商听我这么一说,笑了,我也笑了。
药王镇短暂的一夜,是我一次逃避人世的宝贵的一段路程。
在这里我的灵魂算是一次逃亡,因而得到了暂时的栖息。

作者简介:刘继祥,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写作背诵,创作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乌云深处的灯火》巜心泣》巜蕙兰》《水彩画》《山远人远》等。追求“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坚信“读而有作,作而出新”就是创造就是贡献。长篇小说《山野人生》获“武警文艺奖”,长篇小说《穷人》获第九届“天鹅文艺大奖”,巜心泣》被中国当代文学馆收藏。演讲多次获奖。

朗诵 王晓莺:原武警部队少校警官,荣获2次三等功;武警总部优秀青年;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金桥奖 ;第三届朗诵之王大赛成人组优秀奖。个签:用心吐字、用爱归音、静心领悟、用情架桥,用声音诠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