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李兵役)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洪水泛滥,尧命鲧负责治水。鲧只懂得埋、填之法,采取得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治水策略。鲧治水失败后被舜所杀,舜让鲧的儿子禹担了治水大任。
禹接受任务后,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对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考察。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汛期洪水难以通过;他还发现黄河淤积严重,流水不畅。禹就和百姓们反复商量,决定改“堵”为“疏”,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
找到治水方法后,大禹带领百姓们,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
有一次,大禹经过自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了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因为怕耽误治水,他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直叫爸爸。大禹深情地望了母子二人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去了。
一转眼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自家门口,这时,他的儿子已经十来岁了。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他一定回家。说完又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大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和百姓们经过13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制服了洪水,人们从此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