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六十三章 秘书生涯
(二十九)
2001年6月下旬,S市委M书记陪同y副省长来双辽视察牧业园区建设,送走y副省长,M书记在T书记的陪同下,看了几个乡镇的苗情,苗情长势好,苗齐苗壮。M书记与正在玉米地里追肥的农民交谈,了解双辽沙坨地区的耕作方式,农民向M书记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指了指他的这块地说:这排地易风剥,我就是大犁扣的,看这长势,不是挺好吗,肥追上一垧地四十多石粮没问题。M书记听了农民的介绍,若有所思的说:“种地要因地制宜,绝不能搞一刀切,一种模式,形式主义害人啊。”不用问了,M书记是在为他春季的过激批评而自责。在返回的路上,我跟T书记说:“事实让M书记信服了,M书记也策略的挽回了上次的僵局,领导就是高明。”

一场担忧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转眼之间到了九月份,这一天T书记到S市参加会议,我一天没啥事情,聚了几位朋友喝酒,晚上六点多钟,接到T书记的电话,T书记告诉我通知经委、农办、财办、统计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晚八点到市委开会。我这一天喝了两顿酒,真的是头昏脑胀的。没办法回到办公室之后沏杯浓茶,靠在沙发上等候开会吧。还不到八点,各部门的领导到齐了,T书记也赶回来了。T书记坐下后跟我们说:“这么晚了把各位请来,就一件事情,请各位简要总结汇报前三个季度的工作,如何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第四季度有哪些好的措施办法。统计局要测算好各项统计数字,预测一下全年经济发展增速,把这些数据交给晓元,晓元要连夜给我写汇报材料,明天上午省里听各市县的工作汇报,文字要求控制在6000字以内。”各部门汇报工作,我硬撑着记录。会议结束了,T书记提出三条要求:“一是材料文字要精炼,不打官腔。二是主要工作措施要突出,概括出几条经验。三是经济指标要街接好,不能出漏洞,要有可比性。”T书记告诉我:你写完就交给,我就在办公室休息。

我回到我的办公室,拿出纸和笔,可是手中的笔却不听使唤。没办法来到机要室,告诉值班的小姜,把信息科的小夏找来。我躺在床上,他们俩人操作电脑,我口述他们打字,打完一部分,输出来给我,我看完之后,再口述第二部分,这样做便于材料前后衔接。一个多小时时间,汇报材料初稿完成,我的头脑也比之前清醒了一些,从头到尾认真进行了修改,再次打印之后,我逐字逐句的推敲,可有可无的词语删除,对文中所有数据逐一核对,确保无误后,我把汇报材料放在一边,与两位年轻同事喝茶聊天,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我再次对汇报材料进行修改,自己认为满意了,让同事修改打印出来,定稿的材料校对无误后,我把汇报材料给T书记送过去,跟他说:“T书记你先审阅,我在办公室等你,审阅完毕你电话通知我。”T书记说:“你们几位受累了,又要熬到后半夜。”我说:“早就习惯了。”我回去后告诉小夏回家休息,小姜值班一个人就可以了。小夏非要等我完成后一起回家,我们都在一个小区居住,那就等吧。紧张繁忙的工作最能锻炼人,当时的两位年轻同事,现在都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正在不懈的做出努力。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