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此,民间老百姓在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这一天,都会在自家门上贴上谷雨贴,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10月24日,第三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全省总决赛在浙江省非遗文献馆顺利举行。来自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的40位小选手在舞台上生动地演绎了二十四节气的新传说故事,至此,历时6个月的第三届“少年非遗说”完美收官。

第三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非遗文献馆、浙江《山海经》杂志社有限公司、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绍兴市上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如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已经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而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也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的“少年非遗说”故事文本立足于二十四节气,以新传说的形式向新时代少年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自5月份初启动报名以来,全省各地非遗中心、文化馆及学校、语言培训机构的的积极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各地选拔报名人数达10159人。各地通过递交线上视频的方式参与选拔,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有效参赛视频2829个。大赛根据诗路文化带建设内容,分为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四组进行,选手所递交视频经过新一轮复赛专家评审后,每条诗路诞生了前30强。7月中下旬,各条诗路涉及地区分别在缙云、宁波、海宁、上虞举行了半决赛。

7月份的四场半决赛,每一场比赛都开设了网络同步直播,未在现场的人也能第一时间观看到比赛。四场半决赛中,每场比赛的观看人数逐步递增,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半决赛的网络直播观看人数已突破30万人,四场比赛直播累计观看达119万人次。

经过半决赛的角逐,每条诗路得分最高的10位选手,共40位小选手顺利晋级总决赛。8月6-7日,晋级决赛的小选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奔赴衢州采风,参与第三届“少年非遗说”亲子夏令营,体验非遗产品制作,非遗基地实地游等。
10月24日上午10点,第三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全省总决赛在浙江省非遗文献馆二楼如期举行,四条诗路的小选手按抽签顺序上台讲述。小故事员的讲述精彩纷呈,观众们不时响起的掌声更是将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经过紧张的评审,每条诗路评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4名,特等奖选手的指导老师授予“优秀辅导奖”。最后,各位嘉宾以及评委与各位选手合影留念,精彩瞬间在这一刻定格,颁奖为啥,40名选手共同唱响赵梧攸创作的《24节气恋歌》将活动圆满的画上句号。
二十四节气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也为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古人的超然智慧。随着文化大融合加快,我们更应该重视原有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积淀,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也正是“少年非遗说”活动的魅力所在。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遥 通讯员 潘晓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