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张涵自传[89]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89)》
[朗读版]
文/张涵(韵娘·吉妮)
89.致信北大力荐“神童”,人至招办被拒门外
小小的23中,从来没有一个毕业生考上过大学,而高考补习班刚办一年,我,这届补习班上一个来自郊外的专业运动员,一个差点被学校值班大爷拒之门外的半路插班生,居然就成了古人口中全省全市的什么状元什么榜眼,这在23中的历史上,那绝对是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甚至可能仅此一份空前绝后啊!
这样的学生,绝对上北大啊!老师们说。
不夸张地说,这简直就是位神童嘛!曹老师说。
是的,毫不夸张,绝对神童!周主任做出确认和决定。

于是,老师们群策群议,曹老师亲自主笔,写了一封推荐信。他充分发挥自己语文老师的专业特长,以无以复加的热情、无比坚定的信念、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无与伦比的文采,历数他曾教过和见过的学生,力证他所理解和认定的人才,又是排比,又是反问,将我这个工龄都已好几年、年龄已满20岁的社会青年与在职职工考生,硬生生地塑造成了有着“超越常人的天赋、异乎寻常的智商、令人震惊的能力和令人钦佩的毅力”的他几十年教育生涯中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神童”。事实已经证明,这个“神童”是我们23中的光荣和骄傲;事实还将证明,这个“神童”也将是您北京大学的光荣和骄傲……
我受宠若惊并暗自惊叹:跟上次让我来学校报名初试的那个留言比,曹老师这封推荐信写的,不但没有词不达意,简直论点大胆力透纸背、激情迸发脍炙人口……

那天午后,十几位老师簇拥着,从教导处将我和曹老师送至学校大门外,像护送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外交特使一样,把我和曹老师围着中间,千叮咛万嘱咐。
年届五十、眉清目秀、戴细边金丝眼镜且今天显然特意换上了雪白的衬衣和乌黑的长裤的曹老师,态度庄严神情庄重地与周主任和老师们一一握手逐一话别。而刚刚被曹老师那封谈天说地、借古论今、夹叙夹议、纵横捭阖的介绍信俨然定义为“神童”的我,也迅速被那个不很正式但十分庄严的场景和氛围所感染,也突然有了一种任重道远、要不辱使命的仪式感,甚至有了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振兴北大舍我其谁的责任心。
话别仪式之后,连连点头、频频挥手的曹老师一个健步跳上了他那辆半新不旧但今天特别干净整洁光亮精神的28式永久牌,我也随即一个素质全能运动员的矫健颠步稳健跳上他自行车的后座,在身后老师们热烈与克制并存、兴奋与期盼交织的目光中,向着省招办那个光辉神圣高大上的目的地,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飞驰而去。

车轮飞转,铃声叮当,连个草帽都没戴的曹老师,汗流浃背但气势昂扬,从市中区林祥南街的23中一口气骑到历下区杂草遮掩的解放桥。
八月午后,烈日当头,四面八方行人稀少。曹老师推车阔步在前,我手持介绍信紧跟在后,看到个行人就快步上前恭敬请教,最后终于得到一位好心人的模糊指点:东北角那个朝西的、金属的、灰色的、没有悬挂门牌也没有任何标识的大铁门好像就是省招办。
我有点吃惊,原来曹老师也不知道省招办的地址?!
一路小跑横过马路,我们来到那个紧紧关闭着的大门前。缓和一下急促的呼吸,平复一下激动的情绪,曹老师走上去,稳健郑重地敲响了那两扇西晒了半天、温度一看就烫人的可以的大铁门。
半晌,传出一个极不耐烦的男声:“谁啊?干么尼?”

“我是23中高考补习班的班主任老师,我姓曹,来向北京大学推荐一个天才神童!”
“办公还早呢!招生简章还没下来呢!”
我又是一惊。原来曹老师也不知道招办要等招生简章下来之后才办公?!哦,也是,以前没有学生考上大学,无需跟招办直接交道……
“我们这个考生是今年咱们外语类的全省第二全市……”曹老师显然希望这种这种量化的概念能让门里的人对我这个“神童”另眼相看并对他领导的23中补习班这个品牌留下印象。
但是,里面哐当一声重重的关门声,再没了任何反应。
在门口徘徊一阵,觉得再去敲门可能导致里面恼火对推荐神童不利,曹老师以我们运动员都很推崇的那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对我说:“我先送你回去,咱们改日再来。”

送我回到航校宿舍楼下,曹老师郑重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出门要格外小心!呃,没有什么特殊原因特殊事情,高考录取之前,哪里都别去!尽量不要出门!”
我明白他这话的婉转深意: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千万不能在入学之前出任何意外。等人真正进了大学,即使有个什么闪失或意外,那也终生无憾了。
“当了一辈子老师,能带出你这么个学生,我这一辈子的老师算没白干。”说完这句,曹老师毅然转身,放心矫健地跳上自行车,风驰电掣向北驶去。
看着他的背影,我非常感动。听老师们说,曹老师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而他的儿子还没上学,为了向北大推荐我,他那天硬是狠心将宝贝儿子独自放在了家里。

回到机场等了几天,招生简章终于寄来。我一看,自己这整整一年的麝香虎骨膏算是白贴了,自己手腕上那各种字体的“北大”和23中那封凝结了教务处所有老师深情和智慧的推荐信也都白写了,因为今年北大在山东只招四名外语类考生,而且,两名改学法语,两名改学德语。
我只想学英语,但北大不能报,外语类院校本又不多,选来选去,三类学校九个志愿,我只报了四个: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外贸学院、上海外贸学院,前面三个一类,最后一个二类,填在表里,很是整齐。
又专门一趟市里之行,志愿表交到23中教导处并留下航校的电话号码。各种自责遗憾和自我劝说调解之后情绪终于平和稳定下来的我,踏踏实实赶回航校,等候正式录取通知。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海 报
自传作者张涵女士出售同名百集网剧、40集电视、单集电影剧本《独木之桥》,协助售出,两成致谢!行业淡季才是事业良机,资源共享方能合作共赢!欢迎联络,共赋新篇![握手][握手][愉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