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联集题字:李盛华老师
今天隆重向大家推荐李盛华老师的诗联专集《七溪樵佬》。诗联集收录李老师近三年的楹联六十幅;律诗274首;诗友唱和17首。
李老师这本联集还收录珍贵照片六幅;书法作品照片14幅。我有幸拜读李老师的诗联作品,甚为荣幸之至,在此我很高兴的把李老师的诗作楹联陆续推荐给大家!诗、联讴歌新生活,记写家乡风土人情,诗词语言清新隽永,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生活的启迪!
诗联集由张献锋作序,周业锋题跋。
李盛华老师多才多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全能,给家乡的人民带来精神的愉悦。带来欢声笑语!
序言
文/张献锋
吾师李公盛华者,湖湘宁乡人也。而立之年始徙居浏阳,迄今卌五春秋。年登古稀矣,遂自谓樵佬也。樵佬者,樵采于山之翁也。其澹泊荣利之心,皎然不染之意于斯可见也。师年登古稀,操履霜严。未肯降志以求合,弗愿枉尺以直寻。然即之蔼然,古道热肠。复颇识书,尤擅吟诗联对,非寻常之野叟也,乃怀瑾之耆英。
师五岁失怙,寡母鞠育劳瘁,弗遑安居。师仰承父志,检敛端直,恭受慈闱之训,孜孜矻矻,以求进益。然时乖命蹇,以先考曾为设帐之儒而斥逐黉宫之外。师纵天姿俊迈,学优同侪,然无青云之望也。遂安居乡野,隐忍蒿莱。明珠投暗,其辉难掩;秀木处莽,何妨参天?师于耕耘暇日,未肯自弃,尚涉猎经史典奥,俾书香攸续。师具长者之风,乐以其所学以资里闾。凡诸婚嫁丧葬诸仪规,柬帖信札,邻人有求皆慨然诺之。濡毫染楮,一无所取。故而休誉日彰,令闻鹊起。数十年来,沉酣翰墨,潜通诗词妙旨。耳目闻见,感于心而寓之文。然由无意于垂示后昆故,而其作散佚者殆不少矣。或劝曰当缉录之以嘉惠后人,始稍留意焉。今将夙所积之诗与联共四百余则以示不佞,嘱余作序。受命之日欣恐交至。此诚玉成之意,然自揣浅隘,绠短不可汲深,悚惶莫名。转念师命难违,铅刀权作一割之用。遂不复辞,恭阅诸卷而谨为之序。
师之诗因事而兴,有感而作。少风月之咏,多桑麻之歌。怀古者,岂贤人化世之意乎?论今者,岂仁者忧国之怀乎?言诸卉木者,田园之遗风乎?言诸山水者,达人之高致乎?或吊昔之宿将,觉千里之志犹在;或乐亲戚之情话,知孝友之义未泯。观之可广闻见而励志节,悦耳目而涤心魂。辞质而气盛,格高而意深。乃励士之鞞鼓,实化俗之雅音。其文平易,童妪可解;其事浅近,览卷可谕。其凛凛浩气,霁月胸襟氤氲于字里行间。如江河济物,虽不自矜,然诸近者,咸沾惠泽。能立懦而廉顽,去鄙吝而涤邪思也。所憾者吾师未濡庠序之教,乏钩索典谟之机,鲜能负笈名师以深造道业,否则直可追五柳而齐石湖也。
师曾数夺锦于文场,扬声誉于遐裔。入室弟子及私淑者亦复不少矣,吾何幸而厕身乎其间也!今为吾师作序也,殆将附骥尾向致身千里,攀龙鳞而声布四方乎?师之惠赐亦深也。是为序。
私淑弟子张献锋恭序
己亥仲冬于南都萧然斋

重阳纪实
文/七溪樵佬
天高云淡日当中,
整合邻家喝几盅。
政府虽倡移旧俗,
乡间难以树新风。
上边起屋成功酒,
下向生儿搭喜篷。
升学结婚人撒手,
开张店铺总无穷!
2820年10月25日(重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