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园遐思
文/吴志跃
隆冬的陆河梅景,其规模是壮观的,山上山下,山里山外,视线所到之处都是梅花!用园作标题是很不合适的。但远眺梅山如积雪,近赏梅花香怡人。那就让远山为背景,独赏这身边梅园里的一剪一蕊一瓣一清香够了。

陆河梅花的特色在规模大,东坑共光的万亩梅园,水唇螺洞的世外梅园,河口剑门坑生态梅园等等,连成一片,规模壮阔,各具特色,漫山雪海,飘香四溢。车一进入山区,就如同在香雪海中畅游,两侧是梅花、头上是梅花,大路的尽头,大山的深处同样是梅花。让你真正欣赏到中国青梅之乡的风采。

陆河赏梅的特色在山川秀、天际蓝。花在枝梢如画在蓝天布幕中,红的花蕊白的花瓣如玉如翠镶嵌于天际;久雨初晴,陆河山外的天如洗过一样一尘不染,蓝、蔚蓝都不是,是湛蓝,蓝得深邃高远,蓝得游客心旷神怡。涓涓山泉哼着小曲,在山石的缝隙中欢快流淌,沁人心脾的梅香弥漫于旷野,赏梅品花香,虽不是名胜景区,却令人流连忘返。
陆河赏梅在意境新颖。咏梅历来是文人骚客钟爱的话题,赏梅的傲,赏梅的骨,赏梅的幽香,赏梅的冰清玉洁,但都离不开寒,多是寒士托物吟志。“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清代本邑雅儒黄运东的《拱手观梅》诗:“柴米油盐糖醋茶,七物俱在他人家。然得自然然不得,窗前拱手看梅花。”更是写出了赏梅雅客的贫寒;另历来赏梅只赏花,很少言及果,除了曹阿满望梅止渴的梅是果之外,其它诗赋言梅都是指梅花,名曲《踏雪寻梅》的意境也是寻梅花。

今日陆河赏梅,还是风骚雅客,还是沐霜踏雪,但已没有往昔的酸和寒,赏出的是暖暖春意,赏出的是蜜蜜果香。
青山依旧在,今日景象新。来赏梅的已不是昔日的寒士,而是驾车而来,脸如桃花灿烂,手提单反相机的快乐驴友;快乐的游客带旺了古朴山村的商机,客家小食、油茶、蜂蜜最抢手,还有那在梅林下放养的草鸡,免用称,一只一百元,多实惠!只要农户乐意卖,多买几只也无妨。落山兰更是无价之宝,识货的知道一株兰花比一只鸡还值钱。山里人好客,诚信,山里野货实在,便宜。因此卖的开心,买的满意。梅花盛开的季节山里总是商机勃勃。

梅花打造了陆河的旅游品牌,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在梅园,我赏的不仅是今日的梅花,还有昨日勤劳耕山的梅农和明天挂满枝头的硕果。
先人赞梅名篇多若繁星,唯我草根秉性,更赞梅农的勤劳艰辛。陆河的前身是陆丰县北片的八个山区乡镇,1988年析出建县,原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山区,建县30年来,陆河人励精图治,勤奋创业,已连接上潮惠高速和兴汕高速,仰首阔步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万亩梅林都是建县后人工种植的,好山好水还要勤于耕耘,是陆河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耕出闻名全国的青梅之乡。梅花的坚韧、纯洁、芬芳不正是勤劳俭朴的陆河人的象征!

今日梅花美,明春梅子香。满山遍野的梅林、梅花,明春将是硕果压弯枝,今日看到的梅山将是金山银山!
山含情、水含笑,来年梅子飘香君再来。
**作者简介**
吴志跃,汕尾市作家协会会员,陆丰市东海镇综治办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