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黄兴洲
吉重阳是一九四六年重阳节那天出生的,本来上边还有个姐姐叫端午,因出生时母亲没有奶水喂,家里连山芋叶子也吃不饱,孩子饿死了。
重阳来到世上时,祖母提前喂了一只母羊,怕孙子(孙女)再重蹈复辄。
重阳生下来不久,天旱,一亩半薄地几乎颗粒无收,赶到年跟,爹娘抱着他去山东要饭,差点把他讨给山东一户没有男孩的人家。
重阳二十三岁那年,姨妈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叫巧菊,比重阳小两岁,农家姑娘,不识字,重阳这个高小生看巧菊高挑的身材,弯弯的眉毛,一双黑而亮的大眼睛,看人总是羞红着脸,很投缘。
第二年的腊月初八,巧菊过门。那天,从早上开始,天上就开始下雪,开头小盐粒子,继而是细雪花,慢慢地如鹅毛,如炊烟,风卷着棉绒般的雪团很快复盖了道路,房顶。
湖里麦苗渐渐地被埋上,枯树枝被压得格巴响往下垂落,浅沟很快被填平。
拉新娘子的马车被堵在路上,送嫁妆的一伙年轻人陪着新娘子,迈着艰难的步履进了重阳的院子。院子里拜天地的供桌上空盖着蓬布,供桌前的火盆里新鲜松枝被暗火煽动的薰烟一股股飘荡,融入弥漫的雪雾中。
供桌腿上拴着的大红公鸡(长命鸡)不安地咯咯叫着,落雪刚扫过,一会又落一层,夫妻拜天地只能走过场,草草结束,被迎轿的姑娘们接入洞房。

重阳忙里忙外招待新娘子家送轿的客人们,因大雪不止,送亲的姑娘小伙们草草坐了席离去,重阳拿出包好糖块香烟的花手绢,每人一份,客气地送他们出村。
回到家,带着新娘子挨桌给坐席的客人满酒,亲朋们在纷纷扬扬的飞雪中,坐在客棚和屋子里喝酒吃菜,享受着难得的八大碗。
突然送客人的立夏气喘吁吁跑来说:“重阳哥,不好了,新嫂子那庄上的人,回去找不到路眼,有两人掉咱庄西头的汪塘里去了,赶紧拿绳子,杆子去救人。”
重阳急了,立即和立夏,三孩,二狗几个人拿着东西向村外跑去。
新娘庄上的人和重阳等七手八脚救上了落水的人,重阳赶忙回家又找几件棉衣送去。跑来跑去一身汗水从里往外湿,冷风一吹,从外朝里凉,重阳病倒了。
新婚之夜,重阳高烧41度,村里诊所陈医生给打罢针,叫重阳母亲赶紧烧姜汤加红糖喂他。
重阳烧了两夜一天,从此落下病根,阴茎不举,根本不能过夫妇生活。
巧菊不知哭了多少回,到处问医求药,重阳苦药水不吃喝了多少桶,无用。村里有个好事者劝重阳,给媳妇“放羊”,借种生子,留下后代,重阳把他骂的狗血喷头,巧菊也抵死不从,从此两夫妇相依为命,过得有滋有味。

一晃几十年过去,七十五岁的吉重阳老当益壮,老伴巧菊也是耳不聋眼不花,花白的头发显示着几十年的苍桑。
老夫妻承包了村头的十几亩原本坑坑洼洼的土地,盖了个大花棚,平整士地,因地制宜,里面一年四季如春,盆景,树桩,梅兰竹菊,各色兰花,时令花卉争相吐艳。四村八乡的花贩子常来推售,从中赚了不少钱。镇政府每逢开会都派车来拉去布置会场,重阳从不收钱,他认为能为社会作点贡献,这辈子没白活。
村里有个残疾姑娘叫柳姑,人长得柳眉凤眼,唇红齿白,就是从小得了小儿麻痺症,拄着双拐,不能下田劳动,她经人介绍,认了重阳夫妇做干爹干妈,学习养花。
重阳夫妇拿柳姑如亲生,指导她认花名,培育幼苗,掌握各种花卉的性能。柳姑的哥哥免费为花棚打了几眼水井,扯了电按了水泵和浇花的管子,减少老夫妇和妹妹的劳动量。
重阳夫妇和柳姑吃住在大棚外的简易花房里,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村里有个上过技术专业学校学花卉专科的小伙子东亮,在外东奔西跑三四年也没找到各适的工作。来到重阳花卉园,被满园的花卉所吸引,硬是磕头拜师。
重阳被他的诚心感动,收下东亮为徒。东亮拜见师姐柳姑,被柳姑的顽强生活信心征服,他悉心求教,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园地实践相结合,嫁接花卉新品种,使园地里花卉品种档次提高了不少。
花棚里添了东亮这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外卖花卉更有实力,每年收入比过去提高三成。
东亮天天和柳姑在一起,由崇拜到亲近,把重阳夫妇和柳姑照顾的十分周到。日久生情,两个年轻人再也离不开了。
一天,柳姑身上例假来了,不小心浇了冷水,身上一阵热一阵冷,脸红的像刚下过蛋的小母鸡一样。重阳担心柳姑的身体,干着急,东亮把培育的花苗浇好水,去看柳姑时,只见她眉头紧皺,嘴唇发青,双手捂着肚子,不断发出低低的呻吟声。
东亮立即把柳姑抱上车,向县医院跑去,掛了妇科号,双手抄住柳姑双腿,像怀抱婴儿一样送往珍室。
一天一夜,柳姑查彩超,做cT,打点滴,直到第二天上午,柳姑的脸色才变得红朴朴的,浑身热流奔涌,她泪流满腮,伏在东亮怀里轻声啜泣。
回到重阳花苑,重阳巧菊早以做好了饭菜等着他们,看见两个年轻人相亲相爱的样子,乐得眼泪直流。
重阳节这天,菊花大放价,半价推销二百盆怒放的懒妇梳妆黄菊,一百盆墨菊,以祝贺干女儿的康复。
重阳节里贺重阳,巧菊展艺再梳妆。夫妻二人开心笑,只盼义女入洞房。
2020.10.25于传奇书屋

作者简介:
黄兴洲, 1947年生,江苏邳州人,中共党员,退休中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喜欢写作,特喜创作精短小说,邳州市民间艺术协会会员,邳州市作协会员,邳州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今古传奇传媒集团速读杂志社江苏邳州联络站站长。《世界汉语文学.关东美文》顾问,《苏鄂皖编辑中心主编》,《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著有《黄兴洲小说选》(中国文史出版社),回忆录《情系桃李》《杏坛春秋》,《踏遍青山》和《邳州速读》多辑,作品在《今古传奇》,《军休风采》,《甘肃民主协商报》,巜速读》,《邳州日报》,《精短小说》,《关东美文》,《青年文学家》,《乡村季风》,《时代中国之风》,《中国作家文选》等书,报,刊上多次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