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张涵自传[88]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88)》
[朗诵版]
文/张涵(韶娘·吉妮)
88.突然增加“口语考试”,一句没懂“顺利通过”
“最简单的地理就考了七十五、最关键的英语又刚上八十”,让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于是,白天我赎罪般虔诚地打水扫地和收菜,傍晚我初恋般投入地聊天散步看电视,在机场上看牛羊吃草,在夕阳里放松身心。
然后,出乎意料当头一棒,一个更大、更坏、更可怕的消息突然传来:上级领导突发奇想加果断决定:外语类增加口语考试,口试不过不能录取,今年开始,马上通知!
统考的心痛,突然再也不是事了!
我要求自己,忘掉笔试的沮丧,努力振作,重整旗鼓,勇敢迎战,拿下口试,闯过这从天而降的最后一关。

通知下的这么突然,考试安排这么紧迫,英语口语会怎么考?让我们背个课文、做个论述或讲个故事什么的?我一直自学,既没听人说过英语也没跟谁说过一句,好在我自学过《广播英语》而且一直“边抄边念”自说自话;虽然我没舍得买过一盘磁带,但高考口语应该离不开高中课本,所以,只要我把课本里的《太阳和月亮》、《猴子和鳄鱼》以及《骆驼和他的主人》等故事都背过,倒是不能全文照搬,至少可以部分套用,也说不定,这就够了。
考场设在山师,我一路紧赶慢赶,一路忐忑不安,终于表面沉着冷静、内心战战兢兢地推门走进那个宽敞空旷的教室,在两位女教师的对面拘谨不安地坐下。我想跟老师打个招呼,但嗓子干哑,发不出声。
“……?”不等我稳住呼吸,三十多岁、留着短发的女老师就轻轻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这句话我闻所未闻。
“……?”我还在苦苦回忆思考她刚才的第一句,女老师就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而且说的非常之快。

我如听天书。
脸上发烧,手心冒汗,我强忍内心的绝望,战战兢兢地问:“您说什么?您是问……?”
“……?”她又微笑着说出了第三个问题。
我脑子完全懵了,精神就要崩溃,我甚至感觉她的微笑都有点像是嘲笑了。但我还抱着一线希望,等着她考我讲故事、做论述的大题。毕竟,小题分少,大题分多。如果大题再听不懂,我就豁出去,请她用中文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然后长篇大论地讲上一通。总之我要争取机会,弥补过失。我一路过关斩将,坎坷颠簸地过来,我输不起这场命运攸关的口试,我如论如何绝对不能交白卷!
她真的改成中文了,说的却是:“好了,你可以走了。”

什么?!可以走了?!这就完了?!从头到尾,两、三分钟,我的呼吸还没调匀,她的笑容还没收起,我的英语口试就结束了?!而且,她考的我一句不会,我会的她一句没考?!
“是,你可以走了。”她旁边的年轻女老师重复一句,意思是你快走,别影响后面考生,口气不容置疑、商榷。
我很不甘心,很想辩解,却一边在心里想着理由,一边就不由自主地站起,懵懵懂懂、木木讷讷地往外走了。
一出那个屋子,我就顺势趴在走廊右侧那个高大的窗台上,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了。
一个身影突然出现,是艾华。他问这说那,都被我烦躁、直接、毫不留情甚至气急败坏地制止了。我口语考试失败,就要上不成学了,他还东拉西扯……

他没辙了,只好实话实说:“考你的是我的老师。我早就找过她了,请她关照你,她同意了。”
原来,聪明又刻苦的HA是这位女老师的得意门生!
我抬起头,连泪带汗地抹着:“你老师都问的什么?”
“你叫什么名字?你多大了?你是干什么的?”
“啊?就这些?!是这些吗?”我不能相信。我一直“手抄口念”训练自己的口语和听力,而且一直自认效率极高,效果奇好。她问的要真是这三句,我能听不懂吗?!
“就这些。”他说,笑嘻嘻的。

为了让我放松心情,他邀我下楼散步。但我哪有心思散步聊天。人家老师就是想要对我关照,我也得考个差不多啊!可整个口试,我竟真的一句不句像个傻瓜……
在校园里转了两圈,来到一片绿藤之下,他让我等着,自己跑去帮我打听情况。
再次从楼里出来,晚霞中的他一脸灿烂——我顺利地“通过”了口试!
我本就没有擦干的泪水再次呼啦一下流了满脸。

也许,仅仅一听我的工作单位,一看我的高考成绩,那位和蔼的女老师早就已经明白了一切。HA和我,一个文艺兵,一个运动员,先是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以连续不断的学工、学农、学军、交白卷、反潮流、公审大会和游行示威,完完整整、严丝合缝地荒废了我们的中小学时光,接着分别进入了文艺和体育这两个万里挑一且竞争激烈的残酷职场,然后又奋不顾身地杀入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中国高考,而且是的第一人口大省的1981和1982这两场筛选最残酷、竞争最惨烈的高考。我们曾经渴望成才但也曾经梦想受阻,我们除此一路别无选择,我们孤注一掷破釜沉舟,浴血奋战生死拼杀。为了这样一个总分,这个口语被她考的胆战心惊失魂落魄的小姑娘在那个偏僻荒凉的郭店机场做出了她所能做出的一切努力,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一切牺牲……
在回机场的车上,脸冲窗外,我哭了整整一路,为了416那个来之不易的总分,更为了这惊心动魄的口语考试。冠军之梦早已破灭、浑身伤痛袭扰不止、五百多个日日夜夜,过关斩将,奋勇拼杀,拿下笔试又突遇口试,且这最后一搏又如此短暂如此惊险,甚至不给我一点思考的时间。如果我历尽千辛万苦却栽倒在这最后一道门槛之外,我不知道那天的我会怎样,今后的我又会怎样。我甚至不能确定,我还有没有所谓的今后……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海 报
自传作者张涵女士出售同名百集网剧、40集电视、单集电影剧本《独木之桥》,协助售出,两成致谢!行业淡季才是事业良机,资源共享方能合作共赢!欢迎联络,共赋新篇![握手][握手][愉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