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l:namespace>
释题:“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季节已进入晚秋。作家要论说一番人生的况味,所以著此美文。“况味”也者,境况和情味。“人生况味”自然就是人生的境况和情味。人们常常会无端感喟“个中况味,难以言表”。“一阕”即“一曲”,另一义是“一任(官职)”。作者把人的一生,形容成一首曲子,其出处大约是《元史·礼乐志五》:“齐声舞前曲一阕”。又,欧阳修《晚泊岳阳》诗:“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是啊,这人生如听不尽的声长一阕,如轻舟短楫在如白驹过隙的生命长河中如飞而去!“弹指一挥间”即此意。在姹紫千红,人淡如菊的晚秋里,咂摸际遇,品味人生,自有一番情趣。

随着一个诗意的标题出现的就是诗意的开头。“自然因循着天道,季节关联着人事”,这是点题,设置文章主旨。然后以排比辞格“春拔节着青春的成长”、“夏葱茏着人生的芳华”、“冬蕴藏着岁月的厚重”,排比挤压出体现主旨的要句“秋的隽永与况味”。这“倒装”辞格的排比句是用一个“如果说……那么”的设问句来实现的。作家意犹未尽,又接着来一句“便晕染着人性的光辉”,提升了晚秋中的人生况味。倒装辞格的排比句中的三个动词,用得精准,耐人寻味。“拔节”是说稻、麦等禾木科植物到一定发育阶段时,主茎的各节长得很快。这用来形容青春成长期的有关发育阶段,形象、生动;“葱茏”是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引申为繁荣茂盛。典出晋·郭璞《江赋》:“涯灌芊萰(liàn根呈卵形块状,数个相聚)潜荟葱茏”。以“葱茏”形容夏繁盛着芳华的人生,最恰当不过;“蕴藏”指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农人们“治本于农,务兹稼穑”,有了收获,就要秋收冬藏。冬蓄积着有待显露和发掘的人的潜能和才干,岁月的厚重,就有赖于这种蓄积。换句话说:春拔节着成长的青春;夏葱茏着芳华的人生;冬蕴藏着厚重的岁月。这排比递进的三个主谓宾结构短语,道尽了天道因循,世事沧桑。那么秋的隽永与况味,就责无旁贷地“晕染着人性光辉”。

上文数百字的累牍连篇,无非是为了说明标题优美,是这篇美文的一大特色。
而本文的第二大特色则是通篇名人诗词引路,营造华彩氛围;诗意入心的作家,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含英咀华,井喷泉涌出大段美文,诗文并举,美美与共。这大有“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之势,大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之概。
“清清沧浪水,可以濯我缨”,源自先秦《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作者以改写过的诗句,陈述愿以濯缨的沧浪秋水,藻洁深邃的思想。
“掩映着桑榆的夕照”,“桑榆”一词源出《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东隅”指日出之处,“桑榆”指日落之地。“夕照”当然是桑榆晚景。
“诠释着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壮心不已。”句中“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句意源自《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文中是用来赞赏不已的壮心的。只是“穷且益坚”被改成了“老而弥坚”。
该段“叶陨岁深”,“陨”为“殒”之误,虽然皆读yǔn,但“陨”是“高空掉下”的意思,而“殒”是死亡的意思。“叶殒”是“树叶殒落”。树叶枯死,方能殒落。“如秋蝶般静美”,“蝶”为“叶”之误。这非作家之误,应是编辑之误。因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泰戈尔名句,是作家烂熟于心的,且文章结尾语用的就是“叶”字。
“息隐了稻菽的万重的金浪”,改版于毛主席的《七律·到韶山》:“喜看稻菽千重浪”。
“席卷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囊括着潇潇暮雨洒江天,包举着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个动宾短语排比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摘引自杜甫的《七律·登高》;“潇潇暮雨洒江天”摘自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中,柳永是在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情境中,倾诉“归思难收”的怅惘。而文中包括此句的排比句式,是作家用来为且坦且荡的如怀秋野,大唱“辉映日月,经天纬地,气吞山河”的赞歌的。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语出唐·司空曙《二十四诗品》还有两句是“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意思大约是:片片落花,默然无语,幽人恬淡,宛如菊花,胜境入诗,值得品读。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出自唐·元稹的《菊花》。“后”为“尽”之误。字误意亦误,“后”是方位词,“开后”是“开了以后”的意思;“尽”是副词,用在情态动词“开”的后面,表示“开完了”的意思。
“醉意中采菊东篱”,“采菊东篱”显然是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缩语。
“远眺南山眉峰聚,近看秋水眼波横,淡泊幽远的情怀,如暗香盈袖”短语群中,涉及数首诗词。“眉峰聚”、“眼波横”,出自宋·王观的《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眼波横”,喻美人流动的眼波;“眉峰聚”,喻美人蹙起的眉毛。“眉峰聚”“眼波横”两个主谓短语,作了“远眺南山”句和“近看秋水”句的补语。修饰了“南山”“秋水”的仪容。
“如暗香盈袖”源出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作家用“暗香盈袖”来描摹醉意采菊,远眺南山,近看秋水,喟叹红尘纷扰、世俗落寞、人情薄凉,“皆随秋风而逝,只留下菊花如霞,于烟火的明灭中洇漫缕缕浓香。”啊!“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人生如秋。作家最后以层递的排比句,“便有秋水的清秀,秋叶的静美,秋野的豁达,秋菊的淡然”作结。至此,人生况味的晚秋一阕完满收官。
吕君健笔凌霄汉,字字珠玑文绚烂。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芒须动斗牛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