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诗歌的阅读体验而言,一首诗的第一印象已经决定了你会不会继续往下读,而什么样的诗歌才会让人产生读一遍两遍三遍甚而无数遍的阅读冲动?抛开诗人的写作技巧,创作激情外,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诗的思想,一首诗歌思想的深度决定了诗歌的高度,所以,历史上的诗评家才会一致认为杜甫的诗歌优于李白的诗歌,堪当诗圣也。
原因就在于杜甫诗歌中深深饱含的沧桑不退、忧国忧民之家国情怀,而这,正是是中国人特别是有着血性与骨气的中国文人历来所崇尚与景仰的。

秦风的诗歌之所以在当今众多诗歌中让人眼前一亮,除了天马行空的文字运用外,最重要的还在诗歌饱满的思想。秦风曾说“语言是工具,诗是形式,思想才是内核,是审美层次与生命维度”所以他的诗歌践行着这一点。《逆风的投影》不是一时兴起而爆发出的诗歌作品,而是他近年来对人生的思考与领悟,所以并非抒情诗,而是知性写作,即现代主义风格。不同于抒情诗浪漫主义风格中灵魂的自由肆意,现代主义更加严谨,注重思考与反思,灵魂于苦痛中分娩出思想,正如诗中所言“像苦难大地再度分娩自己”。
“人类总是丢弃身后的东西”
季节轮回,像苦难大地再度分娩自己
看见众多诞生,却看不到存在
每条道路,最终都会长成歧路
时间不断地丢下它的主人
艾略特说,一个优秀诗人最好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让这些知识在自己的头脑里发酵,当这些知识被诗人以经验转化、催化,就会产生猛烈的化学效果“考虑一下当一小块拉成细线的白金放入一个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硫的箱内时所起的作用”。换句话来说,一个读过万卷书并行过万里路的诗人基本可以创作任何类型的诗歌,而且已经具备了思想输出的条件,创造出 “理式”的哲理诗歌。这是与抒情诗与智性诗都不一样的一种诗歌。《逆风的投影》是一首典型的理性哲理诗。
在人类与自然之间
我是自己的一座巨大的空房子
没有退路,才是唯一的出路
像一棵冬天的树
向着头顶与天空突围
思想如带钴的合金钻头,揭开馄饨的地表,探射地心重重的迷雾、障碍与遮掩“人类总是丢弃身后的东西” 、“你吞食的东西将你吞噬”、“看见众多诞生,却看不到存在/每条道路,最终都会长成歧路/时间不断地丢下它的主人”“没有退路,才是唯一的出路/像一棵冬天的树/向着头顶与天空突围”最不平凡的诗歌表达出最平凡的哲学思想。像冬天的雪花,带着冰冷的温度,理智的思考,想象之外,情理之中,所以理性哲理诗属于冷抒情的范畴。
“在冬天,我只追求一无所有的东西”
秋风落下,砸在枯叶的白发上
枯叶落下,砸在谎言的舌根上
落叶对于树来说
不是无情,而是无义
树对于冬天来说
不是不离,而是不弃
荒芜的冬天坚挺着向上的姿态
一棵捧雪的树,一块策风的碑
思想的卓越往往是因为才智的奇高,方能出奇制胜的将不同的意象有机的结合起来。严羽沧浪诗话曰“诗有大道,必关理也,想象之外需情理之中也。然既便多读书、多穷理,亦不能极其至,尚需行进万里路,阅尽人间甘苦,方抵达上善若水之境界也。”说明一个诗人,即便读了很多的书,要想达到可以自由运用意象,创诗境于无形与自如之间,还需要看世界看得多,经历世间事经历得多,也就是行过万里路,像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这样的产物。王国维更是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秋风落下,砸在枯叶的白发上/枯叶落下,砸在谎言的舌根上/落叶对于树来说/不是无情,而是无义”一层一层推进,一层一层解剥,一层一层落下,一层一层堆积。“荒芜的冬天坚挺着向上的姿态/一棵捧雪的树,一块策风的碑”对事物的理解力如此惊人,矛盾的逆向思维架构出现实世界的冷漠与荒谬。
“在人间,我只爱非人间的东西”
这世界,有太多下跌的事物
向下的引力,失重的自我
在黑暗的中间有人站立
像高悬的上弦月,俯看人间与深渊
梦是赤裸的,道德是透明的
碎了一地的是霜降,与露水的慈悲
诗人敏锐的洞察力给了诗歌有着韧度的深度。“在人间,我只爱非人间的东西”引用的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极具个性与宗教敏感的女诗人吉皮乌斯的诗句,猛然看去,仓促,突兀,像半空中被野鸽子围绕着的十字架。“这世界,有太多下跌的事物/向下的引力,失重的自我/在黑暗的中间有人站立/像高悬的上弦月,俯看人间与深渊”向外打围,止住下滑的思维抛物线,自度也度人,救人也救己,正如诗中言“碎了一地的是霜降,与露水的慈悲”霜降与露水的慈悲也正是诗人自己的慈悲,悲悯人性,感伤,也自伤。
“人在苦难之中,才更像一个人”
风吹进天地无脸的面孔
它从不言语,只说出
花朵的火焰,与云朵的岩浆
在空洞的蜘蛛网上梦到秋千与爱
爱是固执的猎手
在无边的天际捕捉
时时坠落的人类与自己
既有建构亦有解构,建构中包含着解构是哲理诗的命门。首先引出了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名言 “人在苦难之中,才更像一个人”,“风吹进天地无脸的面孔/它从不言语,只说出/花朵的火焰,与云朵的岩浆”建构了一位像风一样的诗人,可以洞悉世间苦难的真相,但他无法向众人一一说出,只能描绘花朵的火焰与云朵的岩浆,同时解构了一个“时时堕落的人类与自己”,“在空洞的蜘蛛网上梦到秋千与爱”,“我”有时是我,有时并不是我,不在诗歌中求证诗人给出的意象是常识,但,要了解一个诗人,不在他的诗歌中追寻线索,则是愚蠢,也可以说,离开诗人诗歌中隐藏的线索,你永远不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成为自己的人,最初都抛弃了自己
撞破的南墙,砸碎的天窗,失去结局
撞墙的背影,宛若破开自己的闪电
撕开的雷声、雨滴、道路与奔跑
用自己的头向前狂奔
逆行。都是迷失自己的人
终将成为所有人的陌生人
被遗忘悲伤与铭记
北冥之鱼。飞鸟与鱼的距离
张开双臂,做逆风的翅膀
苍茫人间,是风的遗忘,与想像
隐喻可以把人带到精神世界的秘境。“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是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经典台词,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成为自己的人,最初都抛弃了自己/撞破的南墙,砸碎的天窗,失去结局/撞墙的背影,宛若破开自己的闪电/撕开的雷声、雨滴、道路与奔跑/用自己的头向前狂奔”强烈的意象让人能够触摸并感应到诗人创作过程中感受的强烈,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诗人的头脑不断地调动不同的意象组合出不同的感受,强烈的,突兀的,剧烈的意象撕裂而疼痛。“逆行。都是迷失自己的人/终将成为所有人的陌生人/被遗忘悲伤与铭记/北冥之鱼。飞鸟与鱼的距离/张开双臂,做逆风的翅膀/苍茫人间,是风的遗忘,与想像”继续建构与解构,一个对人生抱有独到见解的诗人,用字为刀,剖心泣血。
“语言是工具,诗是形式,思想才是内核,是审美层次与生命维度”,而审美层次与生命维度恰与诗人自身的文化素养、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秦风的诗歌,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些不可或缺的元素,方能成就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