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河南.商丘


重阳畅想 第八届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九九重阳拜商祖) 文/孙安奎
重阳,源自上古,普及于西汉,至唐代糅合定型,成为国家认定的传统节日。 九九重阳,尊老祭祖,登高望远,敬天赏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诗句道尽了多少游子,背井思乡的刻骨柔情。
小时候的乡下,重阳大多是不过的。秋忙假已经结束,玩疯了的孩子又重新坐到了书桌旁,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来,很远就能听到。 你能看到的是一片空旷的原野,金黄落幕,稻谷入仓,地里的谷茬还立着,地头上几棵玉米秸在风中摇晃,水浇地里种下的麦子,已经露出嫩黄的尖牙,渐渐地透着一丝绿意。 雾气刚刚散尽,远处河边的芦苇忽明忽暗,大地一片肃穆。草枯了,叶落了,大雁南飞,秋水微凉。
整个秋假,大家都在忙碌。玉米掰下来,小架子车推进家,扒皮去英成辫,然后搭在事先做好的架子上。豆棵割完收好,放在压实的场院里,翻晒晾干,拉着碌碡压破豆夹,再把滚圆的黄豆装进袋子。

最累最麻烦的就是收红薯,爬沟过坎来到地里,拔掉秧子,用镢头一垄一垄地刨,手挎肩挑运回来,长的顺溜不破皮的,放在地窖里,小的根根毛毛就煮了喂猪,剩下的再用红薯刀切好,晾在沙丘高岗上,河岸边,平屋顶上,等晒干了再存进鏊子里,有时候下雨来不及收的,就会霉变发黑,即使这样也舍不得扔。

最后的那些豆秸棒子秸还有红薯秧子,都运回来堆在大门过道里,冬天下雪了再给羊吃。如果家里缺柴烧了,大人又顾不上,我和弟弟还要扛着镢头拿上镰刀,去沙丘树丛刨荆棵割黄草,每当看到房顶上升起了炊烟,我们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挖地窑烧红薯吃,还挺香更冲饥。
想想那时候,凡是在外当兵,或是出远门读书上班的,每当重阳到来之际,也只能是拍个电报写封书信来表达浓浓的乡思和挂怀。现在就不同了,微信视频,电话聊天,如果想回来,还可以乘高铁,坐飞机,就算在海外,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重阳节就要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火神庙会,想必又会是香雾缭绕,人山人海。开元禅寺的火文化商文化广场,也一定是层林尽染络绎不绝,钟鼓幽鸣,香火鼎盛。九月九拜商祖。拜火神的、赏景的,祈福的,搀扶着,拥挤着,一路向高大的庙顶涌去。
又是九月九,重阳日,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屈指算来,来到城市二十多年,爷爷奶奶姥姥都已相继离世,亲人没了,根也就断了。偶尔回一次老家,也是来去匆匆。
天那么高,有白云做伴,水那么长,鱼儿逆流归巢。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朝着故乡的方向,望着天上的月亮,心里有说不出的惆怅。

孙安奎,男,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河南商丘人。 商丘青少年作协副主席、商丘市作协成员。近几年来,发表诗歌、散文、格言、理论文章数百篇,建言献策服务国家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古韵 豫洁 思航
法律顾问:林效东
总编: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秀美山河
主编:翰墨凝香
认证编辑:秀美山河 翰墨凝香 德艺双馨 法律顾问
编辑: 风帆 好人好报 海纳百川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商丘头条专题栏目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Sqttxmsh20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