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园丁的慈母情怀
下岗女工 付真情笑迎满园春色
文/刘文和
伊通河畔、东大桥边,坐落着美丽的滨河小区,它隶属于南关区桃源街道办事处。小区103栋的201、202户室内,设有一所滨河幼儿园。这所幼儿园默默记述了一位下岗女工、36岁的园长刘淑贤的自主创业的艰辛历程,至今,她做园长工作已经有8个年头了。
“六、一”儿童节前夕的一个上午,当我们叩响201房间的大门后,主人热情地把我们迎到了安装1米多高护栏的二层平台上,30几名儿童,正围坐在矮桌后的小椅子上,观看着其他小朋友一个接一个的精彩的文艺节目。台下的小朋友,边看边随和着手舞足蹈、跃跃欲试,可爱极了! 动物造形的滑梯旁,赫然挂着“滨河幼儿园庆六·一联欢会”的横幅。往右侧一看,巨大的玻璃房内,荡椅、木马、秋千…… 这普通的居民楼的二层平台,经主人这么一装扮,真如同步入了吉尼斯乐园。刘淑贤告诉我们,仅阳台的面积就足有300来平方米。密集的高楼群中,与伊通河相距几十米,呼吸着岸边草木的芳香气息,看着这么一大片属于孩子的户外乐土, 令人发出别有洞天的感慨 。
刘淑贤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其貌不扬、腼腆,然而,显得诚实、质朴;岁月沧桑,给她流下了满面深沉。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很多幼儿园纷纷关闭 ,有的园内孩子们寥寥无几,而这里却“满园春色关不住”,究其原因,刘淑贤告诉我们,为了安全起见,她逐个动员家长暂时把孩子领回家中,80多个孩子还是流下了近一半儿。这些家长一方面实在忙得脱不开身子,另一方面,他(她)们也是太信任刘淑贤了。这下子可给刘淑贤出了个大难题 。刘淑贤不断地从电视节目中了解预防、鉴别非典方法,并且每天多次消毒、倍加关注孩子的饮食、观察他们体温变化情况。 一个不靠政府救济、自主创业的年轻下岗女工,重新认识了自我。她把人生理想、情感寄托甚至把亲生女儿一生的追求都一股脑地铺在了幼儿教育事业上。
大胆创业 用诚信赢得家长信任
事情还得从1993年说起,一个街道所属的制本厂下马了,年仅26岁的刘淑贤顿时感到茫然若失。因为此刻,只能靠老公公每月120元和丈夫每月80元的微薄收入来勉强维持这个4口之家的开支了。孩子上学要花钱、老人治病要花钱、全家人的柴米油盐、房租水电都要花钱!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一时间,刘淑贤急得团团转,却一筹莫展,有时竟以泪洗面。桃源街道办事处妇联李玉珍主任及委主任了解情况后,多次热情、主动地到她家家访 ,鼓励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她终于暗自打起了“小九九”:这片社区有许多双职工和做买卖的夫妻,如果他们把孩子送到较远的幼儿园,接送必然很不方便,莫不如开办一所幼儿园,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也能为自己开辟一条创收渠道。她的设想立刻得到了李主任的首肯。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和精心准备,1995年春天,一个小小的幼儿园悄然在 刘淑贤的家中——103栋201室试开业了。
开业初期,大家怕她没有经验,都不敢把孩子送来,生意萧条、内心焦虑 ,她几度打起了退堂鼓。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实迫切需要就近送孩子的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孩子送来了。结果,由于刘淑贤精心照料,加之收费低廉,家长十分满意。就这样,一传俩儿,俩儿传仨。孩子从1个到了7个,慢慢地, 她的幼儿园火了起来,入园的孩子竟达到了34个。1996年,她正式办理了办园许可证。在这其间,街道妇联李主任不厌其烦地帮她跑卫生防疫站,跑工商、税务部门,办理了减免税费手续,这些都在刘淑贤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刘淑贤从内心感谢政府、部门及街道领导对她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下定决心,办好幼儿园。
在滨河小区居住的孩子家长,有很多是经商者,他们早起晚归,往往下班也没有个准点儿,天不亮,就有人把孩子送来;晚上,很晚顾不上接孩子。但刘淑贤不论多累,只要接到孩子家长的一个电话,刘淑贤就会满口应承下来,有的孩子晚止8、9点钟才能取走,有的孩子还要在刘淑贤家里寄宿,对此,她从不讲价钱 ,也决不增加分文费用。她视每个孩子如同亲生,精心呵护。8年来,她的幼儿园从未出现过食物中毒、大的磕磕碰碰及其它任何责任事故。
在办园的8年中,刘淑贤的事业并不一帆风顺,她经历过波折,思想上也动摇过。创业伊始,刘淑贤用自家仅有的3室1厅住房办园,桌椅及玩具都是亲友帮她免费租来的。虽然条件有限,但她毕竟靠诚信赢得了家长的信任。
不怕挫折 凭勇气扩大发展规模
2000年,附近又成立了几所幼儿园,这对她的小园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市场竞争中,园里的孩子一下子由30多个锐减到7个。这段时间,她夜夜失眠,眼里流泪,心里也在流泪……就这么关门了?可是,不干了,全家人吃什么、穿什么?在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她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找到了坚持下去的办法和理由。她勇敢地选择了前进而不是倒退。在精神上,她鼓励自已:“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在经营上,她对照市场寻找自已的弱点。权衡利弊,她决定,重新走出去,多学学别人的长处!这次她参观了许多幼儿园。“虚心使人进步”这话一点儿不假,她终于明白了:规模和质量是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主要指标,要想把事业坚持下去,就要提高办园的挡次。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分班制大势所趋,而自己的房子面积有限,满足不了培养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之需;此时,众亲友也纷纷前来献计献策。为了办好幼儿教育、为了事业的成功,扩大面积、增置设施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刘淑贤鼓足勇气找到了对面屋的邻居,愿以较高的价格租用对方的房子。邻居对她早有同情心,加之理想的租房价格,就欣然同意了她的要求。这样,两家阳台合起来面积达到了300平方米;3个上下铺的寝室、1个30多平方米设有把杠、墙镜的舞蹈厅,1个宽敞、整洁的厨房、2个卫生间及珠脑速算室、英语教室、小学一年级基础课程教室,应有尽有!成为长春市 教委批准的社区内最大的二类一级幼儿园。 2000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这天,是她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刘淑贤又失眠了,然而,这次却是因为太激动了。这天,一下子来了8位孩子,不但几位退园的家长又纷纷领着孩子重新归来,而且又介绍来身边亲友的孩子。有位退园的家长说,这里的服务是一流的;这次面积的扩大和按不同年龄段安排幼儿课程及设施的齐备算得上锦上添花呀!
奉献爱心 以女性情怀感召别人
自主创业的8年中,刘淑贤没有一个夜晚能踏踏实实地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她的心里始终装着每一个孩子,逐一琢磨着他们的个性、表现、相互关系的微妙变化……再说,住长托的孩子也得由她亲自照理,好让年轻的幼师多休息休息。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心理、各自表现行为,刘淑贤摸透了他们的脾气后,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多少个雪夜霜晨、多少次骄阳、风雨,她背着病儿就医、彻夜护理。她,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妈妈!怪不得有些孩子回家后,半夜里还喊着要“刘妈妈”、已经上了学的孩子一有空就闹着要回去看看“刘妈妈”呢!
这位普普通通的“刘妈妈”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是,她却自学了婴幼儿护理、教学的一应教材,在实践中,深深地掌握着儿童心理,熟悉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刘妈妈”,是这些祖国花朵们对她多么朴素、真情的称谓啊!
由于刘淑贤兢兢业业、辛勤劳作,所以,在她的带动下,她的部下,各个奋勇当先。滨河幼儿园的名声大振,入园的孩子很快就发展到了84名。刘淑贤先后吸纳了7人,除了幼师外,其他的人全部是下岗女工。
在采访时,恰逢一个小朋友过生日,阳台上,在众多小朋友齐唱“Happy birthday to you!”声乐中,老师热情地为这个小朋友献上了一份精美的小礼品。我们进而了解到,刘淑贤每年春节前还给每位小朋友赠送一套线衣线裤,同时,也给每位工作人员发放纪念品,今年发的是每人一个名牌皮包;对邻居各家各户也有所表示,因为,孩子们时而喧哗“扰民”的事儿让她心里过意不去…… 聘用的下岗女工中有一位刘大姐,夫妻双双下岗,4口之家还得租房子居住,生活十分拮据,刘淑贤首先为刘大姐提前交纳了一笔房屋租金,每月又给她开700元钱工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大姐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以此回报刘淑贤的一片真情!而回到郑州开办自己幼儿事业的一位幼师,每逢节日,都打来电话向刘淑贤问候几句,感谢刘淑贤初时给予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她以无私救助。……
坚定信念 靠恒心毅然迎接明天
刘淑贤说:“我不能等天上掉馅饼;也不能靠国家救济过日子。”她凭着真情、凭着诚信、靠着坚定的信念,一步步走过了漫漫的8年自主创业历程。 这所幼儿园——团结、融洽、充满勃勃生机的大家庭如今已名震遐迩。附近一家幼儿园的园长主动要求刘淑贤承包她的幼儿园,甘当她的“连锁店”,慕名而来的家长甚至于托人、找关系,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入进滨河幼儿园。刘淑贤决定:开办一连串的“连锁店”,把幼儿园这块蛋糕做大!她的唯一女儿如今已于交通职业学校毕业了,她没去任何一个单位上班,因为妈妈要求她深造幼儿园企业管理课程,兼学电脑专业,为做大幼儿园蛋糕准备好后备人才!刘淑贤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用母亲的情怀、用瞻前的意识,在平凡岗位上,带出不平凡的接班人;她将用毕生的精力,滋润、浇灌祖国的花朵,为幼儿教育这一神圣的朝阳事业,化做一抹阳光、一滴雨露……

作者
刘文和 长春人。68年高中毕业下乡,78年考入大学。曾任厂长、总工;高级工程师。《长春劳动保障》报记者。获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征文二、三、优秀奖;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市报、市电视台等联合征文三等奖!在《人民日报》、《吉林日报》、《浪淘沙》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上百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