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荼也是燕王,史说雄安之七
文/任敬虎

臧荼成为唯一的燕王之后,便两耳不闻国外事,别人在燕国国门之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和他燕王臧荼无关,他不去管,也不去问。

当时,燕国的老邻居赵国变化很大。大臣张耳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封地是原赵国最核心的地带,赵国另一股肱大臣陈余没有跟项羽一起入关,所以只被封了环南皮的三个县,赵国原国王赵王歇被封为代王,封地是原赵国的边远地带,待遇跟原燕王韩广一模一样,只不过赵歇没像韩广那么倔,赵歇选择到边远的代地去做代王了。

陈余对项羽的分封表示不满,于是到齐地找田荣借兵,夺了张耳的常山国,又请回被改封到代地的赵歇重新做赵王,赵歇为了感谢陈余,封为代王。陈余以保护赵王歇为名,没去代地赴任代王,而是留在了赵地。张耳失去常山国,便往西跑,投靠了刚刚才定三秦的汉王刘邦,刘邦派韩信打下了魏王豹的西魏国、陈余的代国和赵歇的赵国,而后封张耳为新的代王,封地依旧是项羽当年封张耳的那片。至此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臧荼的邻国风云变幻,臧荼名义上服从西楚,不过,因为擅自起兵攻灭韩广,也与项羽有了隔阂。楚汉相争中,臧荼统治下的燕国,远在北疆边地,基本方针是锁国自保。对于纷繁起伏的各国争斗,或者是置身事外作壁上观,或者是因应形势,不时从楚,不时依汉。汉三年十月,臧荼收到了韩信一封信,信中的意思大致是说“我主汉王英勇神武,当初项羽封的十八路诸侯,雍王、塞王、翟王、河南王、殷王、韩王、西魏王、代王、赵王等诸王的土地都已落入我主之手,汉王派我来取你燕国,韩信于心不忍,已经禀告汉王,只要你归顺汉王,你还可以做你的燕王,如果你不归顺我主,汉王必将取你燕国。”

臧荼很聪明,见刘邦和韩信已拿下那么多的地盘,当年共同灭秦的诸侯们,要么成了阶下囚,要么已成刀下鬼,臧荼既不想做阶下囚也不想做刀下鬼,那就卑躬屈膝一下,俯首称臣吧,奉谁为天下共主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奉项羽为天下共主,自己不也是臣吗?奉刘邦为天下共主,自己依旧是臣,这没什么分别吗?于是,臧荼宣布叛楚归汉。

当楚汉争霸激烈的时候,韩信快马送信要求臧荼出兵共同抗击西楚霸王项羽,但臧荼不想发兵,只想坐山观虎斗。但是燕国相国温疥和丞相昭涉掉尾则主张臧荼应当出兵支援刘邦。臧荼勉强同意让丞相昭涉掉尾领兵二万支援汉王。正是在燕相昭涉掉尾的统率下,又逢西楚全军败退的大局,所以才让燕军狂飙突进,如此便才有了衍侯翟盱以都尉连破西楚九城的记录。转眼,刘邦就在垓下击败项羽,至定陶被诸侯和大将军拥立为皇帝,刘邦迎来生命的高光时刻。刘邦做皇帝,得到七位诸侯王的推举,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和燕王臧荼。七国当中,楚、韩、淮南、梁、长沙、赵六国皆是刘邦所封建,唯有臧荼的燕国,本是项羽所封,成为唯一的异类。

刘邦成了汉高祖后,开始过河折桥,大肆屠杀功臣。就在刘邦通缉要犯,消除一切不安定因素时,燕王的臧荼居安思危,不等刘邦找上门来,就自己先造反了。他造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刘邦对项羽残余势力的追杀过于凶狠。他当年毕竟是项羽一手提拔为燕王的,后来他虽然无奈之下投靠了刘邦,但还是心怀内疚。如今韩信被抓后虽然没被处死,但一贬再贬,这让他这个项羽的老旧部大感不妙,强烈的危机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于是臧荼决定造反。他所做的第一步也是令人难以理解,他对刘邦毫无准备的领土——代地,发动了一次进攻,并且很容易便取得了胜利,然后他选择坚持下去,等待刘邦的反击。我们必须知道一点,在东北,割据政权,争霸天下,首先第一个拿下的应该是冀州(中原地区人口众多,粮食充足),然而代地只有南征北镇太原一路,还有险关隘口抵制游牧民族。说到这里,我相信有些人已经明白了,臧荼做了匈奴的内应,选择这样做的时间也证明了一点,当时秋季北方的游牧民族最为闲散,7月份的马匹也是最有活力的时候,臧荼拿下代地可以帮助匈奴人让他们长驱直入,臧荼出兵及其袭击地区的时间都是为匈奴人设计的。

刘邦得到臧荼反叛的消息心里这个气啊!你还有两万士兵在我这呢,你臧荼居然敢造反。于是把燕国丞相昭涉掉尾找过来问怎么办?昭涉掉尾说道“臧荼忤逆,臣愿做先锋讨之。”面对燕王臧荼兵发代地的事实,无论如何,不管臧荼谋反真假,他都已经是个反贼了。由此,昭涉掉尾便很自然的站到了刘邦这边,刘邦于是决定御驾亲征统领部下诸将有卢绾、樊哙、周勃、郦商、灌婴、陈豨等人,以昭涉掉尾为先锋经赵国境内北上,在易县(今雄安新区雄县)展开决战。昭涉掉尾跃马至城门前大声说:“臧荼忤逆谋反是死路一条,你们此时归顺我主,我保你们平安无事。”城内守城的将士平素都得到过昭涉掉尾的恩惠,听到昭涉掉尾喊话纷纷倒戈,臧荼被俘,儿子臧衍逃亡到匈奴。

臧荼之乱平定,被俘后的臧荼命运如何,史书上没有交代。不过,根据臧荼的孙女臧儿的事情来看,汉政府似乎并没有严厉惩罚,诛灭臧荼家族,而是做了宽大处理。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臧荼的孙女叫做臧儿,平静地在关中过着平民的生活。文帝时,臧儿嫁给长安槐里人王仲为妻,生有一男两女。长男叫王信,长女王娡,次女叫王兒(mao)姁(xu)。王仲死后,臧儿再婚,嫁给长陵田氏,又生有两个儿子,大的叫田蚡,小的叫田胜。臧儿的长女王娡,先嫁给平民金王孙为妻,生下一女。臧儿其人,心高气盛,对儿女期待甚高,不满意女儿的这段婚姻。她去算命,得到两位女儿都将大贵的卦语,当即动了心思,硬要将女儿从金家夺回,引来金家的愤怒和抗拒。这位臧老太太,不但信命运有决断,而且手眼通天,她想法将长女王娡送进太子刘启宫中,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金家得知王娡嫁入皇宫,也不敢再有什么念想。为了应验两女皆贵的卦言,她一不做二不休,将二女儿王皃姁也送进了太子宫中。

长女王娡入宫以后,得到太子的宠幸,成为王夫人。王夫人命贵,为太子生有三女一男。这一位男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刘彻被立为太子时,王夫人也母以子贵,被立为皇后。她的三位女儿,后来都被封为公主,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皆是权倾一时,富可敌国的贵人。

与王夫人一道入太子宫的的妹妹王兒姁,也与姐姐一样命贵,得太子宠幸,先后生下四位男子,都被封为国王,一位是广川惠王刘越,一位是胶东康王刘寄,一位是清河哀王刘乘,还有一位是常山宪王刘舜。臧老太太的大儿子王信,沾了妹妹们的光,以皇后兄的关系,被封为盖侯,震动朝野,为天下所瞩目。

眼见儿女们如此大富大贵,臧老太太真是笑得合不上嘴,乐得闭不了眼。老太太不但命贵,而且命长,到了外孙汉武帝即位以后,她为田氏所生的两位儿子也都封了侯,田蚡被封为武安侯,田胜被封为周阳侯。连那位留在金家的外孙女,也就是入宫前的王夫人为金王孙家生下的女儿,也被汉武帝从民间找了回来,赏钱千万、奴婢三百、公田百顷、甲邸一座,赐号修成君。修成君有一男一女,男子赐号修成子仲,女儿嫁与诸侯王,也都鸡犬升了天。

撰稿人简介:
任敬虎,网名清河道主,雄安礼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历史文化学者。

主播简介:
王金波,曾用名金波,1971年10月30日出生于白洋淀畔现雄安新区鄚州镇杨临河村(原任丘市辖区),毕业于河北师大英语系,本科学历,中国北漂春晚爱心形象大使,北漂春晚朗诵诗人,雄安任丘艺术联合会会长,雄安之声朗诵艺术团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