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啥都得有原则,做企业自不例外,这不是道德训语,而是长久生存的法则。
做企业要原则,说来容易,实施起来就难了。行业协会站出来约定“俗”成,所以,即使很差劲的也会拿它来标榜自己。
细细想来,人活着确实是有原则的,这原则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处处存在。做企业,是人在运作,所以做企业的原则,实际就是做人的原则。
笔者前不久看到一则消息: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大桥村六组村民曾孝勇的头上。2019年3月27日,曾孝勇首付七十万、贷款分期从长沙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河智能)购买了一台型号SWDM220的旋挖钻,总金额三百二十万元。3月31日运回湖北省咸宁市一工地安装试用,第二天就出现液压系统和减速部位漏油现象,随即联系山河智能派人处理。当时,山河智能只远程给出维修意见,但故障没有排除。接下来,又运到竹溪县某工地施工,上述故障加重,只有停机请山河智能派技术人员到县场维修。从2019年4月14日到同年6月13日,山河智能共八次派人到现场对该机进行检修维护。可每次维修后,一投入使用就老毛病重犯,后来不但没改善已出现的机器毛病,还造成阀块四个安装螺栓断裂,漏油由开始的三处发展到十几处,最终导致该机停用。用半生心血买来的旋挖钻,本付诸全部希望靠它创造财富,却被现实彻底熄灭,还因此违反了与工地之间的合约而赔付违约金和工人的误工费,真是应了两句“赔了夫人又折兵”“屋漏又逢连阴雨”的的俗语。寒了心的曾孝勇,多次与山河智能协商更换新机或退货退款,却都遭山河智能推诿或拒绝。
祸总是不单行。因为该旋挖钻质量问题而不能使用,便直接导致无钱还上后期贷款,山河智能不但锁死了该机,还恶人先告状,一纸诉状将曾孝勇告上长沙县法院,长沙银行又因此将该机运回长沙封存,使曾孝勇欲哭无泪。
都说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曾孝勇在律师的鼓励下,又从绝望中燃起了一点希望。然而,现实又一巴掌扇灭了曾孝勇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起诉过程中,为了确定该旋挖钻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经长沙县人民法院批准,曾孝勇又花费十万巨资请浙江省机电设备检验所,对该旋挖钻进行全面鉴定 ,结果显示该旋挖钻存在多处质量问题,不符合国家相关行列质量标准,山河智能理应退货回款。可是,长沙县法院却以该旋挖钻达到山河智能装备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和该公司出具的产品合格证为由,于2020年7月28日一审驳回曾孝勇要求山河智能退款和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判决山河智能无质量问题,使曾孝勇雪上加霜。原本购机过程中因不能使用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又背负起一笔不小的诉讼费、律师费和差旅费。一年多的交涉和往来奔波,曾孝勇已身心疲惫,三百多万买了台不能使用的旋挖钻不说,又为讨回公道付出几十万的费用。可是,公道在哪里呢?长沙县人民法院的偏袒,再次寒透了曾孝勇的心。
……
看了这则消息,回头再说做人的原则。杨开慧被抓的时候,敌人开始要她写一个申明,她不写。要求逐渐放低,只要她点点头,承认与丈夫脱离关系,她决不点头,于是被枪毙了。

“聪明人”也许会说:你傻呀,你就点点头,出来再说呗。
是的,“聪明人”是怎么也不会理解“傻子”的做法的。
抗日战争中,那些持和平论调的,那些投降当汉奸的,都是“聪明人”。
“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是我小时候接受的一条做人的原则,闻之心中肃然起敬。这样的例子我不想例举,否则有人可能以为我拿了卢布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了。
在已经深入世俗化的今天,谈这些貌似高远的原则,有人也许会说我不知今夕何夕。
“苟非己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做人的原则。做企业,首先要做好质量,然后做好善后,这样才能达到一个企业的原则。如以上消息中的山河智能,就缺了做企业的原则:一是质量没把好关,二是善后踢皮球。放眼业界,为何企业都短寿,就是因为走着走着,就把原则弄丢了,消费者自然不买它的账了。没了消费者的企业还能生存吗?答案不言而喻。
做人的原则是一条看不到的红线,只能自觉遵守,如若“聪明”地自作“色”盲,自欺其人,愚妄地去触碰红线,最或终身死家灭,或沦为笑柄,或沦为“必有可恶之处”的可怜人,则一切皆是咎由自取。那么,做企业没了原则,便只有倒闭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