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山之磅礴 造铸大山之神魂
一一李著豪作品赏析
文/兰玲

李著豪的山水画,“以线立骨”的大象大势,以点线交错,层层积染,得大山之苍茫,或以水墨为主,突出空间意境。以浩气和精魂,展现宽广视域,让人感受精神意蕴,追求幽深重晦,是对祖国山河情感相凝结的产物。
《溪山深处》以笔墨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气势恢宏的灵活运用,拓宽了大山意象,结合实境感受融入自己的创作,以完善的笔墨语言和成熟的表现技巧,充分体现了他的个性风格。

《苍山叠翠》突破符号化,程式化的框架。深刻领悟和笔墨语言的娴熟驾驭后,产生的笔从心生,墨随意转。在构造丘壑时,发挥个人对山川自然的理解,始终和山川神魂互为表里。
《南山云起》关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给大自然留下的不朽印记。以及宇宙自然生成变化的奥秘。让人们去寻找在自然面前失落的敬畏,震撼,神秘与崇高。体现无尽生机和沉厚雄大的境界,即可淋漓痛快地直抒胸臆,又可使笔情墨意得山川之形,传山川之神。

《岭表风华》笔法苍劲浑厚。既有刚劲有露,又有刚劲趋于含蓄。山石方硬奇峭而又苍润浑融的质感。豪放典雅,深远渺茫,意蕴悠长的境界。
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山高密林寂然无声,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端,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墨气清丽,神清气爽,宁寂安祥。能给人以祥和,让人有超乎尘世之感。这也是李著豪心境空明的写照。

《春山初霁》重山叠嶂,草木苍翠丰茂,远山腰际春霭缭绕,溪上泊櫂连樯。全幅布景错落有致,用笔秀劲凝重,墨色敷彩浓浓有致,苍厚明润,足证李著豪写景之功力。

李著豪先生的创作严谨和内在疯狂,是这个创新的时代,给了他无限的激情和创作力。浓郁的生活气息,自然情怀和“大音希声”的内在意绪,构成了作品的精神力量和美感魄力,引领你走进一个由画家想象与创作的深远,坚质而宏阔的大自然。
无论如何,李著豪的审美价值,思维方式,绘画状态,创作精神乃至画家的人格,都值得认真总结。

【画家李著豪与作者照】
【画家李著豪简介】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书协会员,岭南诗社书画院副院长,中华诗词书画交流协会副会长,岭南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艺研院特聘研究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经济学家企业家联会文化艺术顾问。
著有《以陈家祠的雕刻说中国吉祥文化》,《李著豪诗书画印选》,《李著豪诗文集》,《李著豪书法作品集》,《李著豪国画作品集》,《李著豪篆刻作品集》等多部著作。27岁应邀为中国红一方面军战址——老山界革命烈士陵园题写“红军长证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文。为全国多个名胜留题刻石。作品常作国礼交流于中外……。

【本文作者简介】刘兰玲简介: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山里的村庄》,《9月里的荷塘》,《光阴怎能老去》入选南方优秀诗选。歌诗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岭南微文学传媒《当代诗报》,《岭南作家.诗刊》,《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当代美文杂志》等多家传统媒体,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