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贤文】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926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男女授受不亲
是最好的养生
铁 裕
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一句充满哲理、智慧的话语。它言简、意骇、深邃。千百年来,时时启迪着善良、正直的人们的心灵。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流传着程朱理学,它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要在人世间体现出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它认为,过度的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因而当有效的节制,以维持人的名声与生命。
而儒家的“男女授受不亲”,在维护宗族、家庭的和睦与稳定,以及对社会的治安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拯救了一些因涉嫌通奸、强奸的人的生命。
而到了宋朝时期,各种礼法、礼节的束缚则达到了鼎盛。因此,“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也就随之蔓延开了,它像一泓春水,洗濯着一些行为不检点的人的灵魂。
“男女授受不亲”这句俗语告诉我们:男女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随意同行、同坐、同语,更不能随便发生肢体的接触,和一些伤风败俗的行为。它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一些品德高尚的人。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猥琐男、风骚女,有着天生的淫骨、淫荡、淫性,故而放纵淫乱。相互之间一见面,就迫及待的厮混在一起,干着让人难以启齿的勾当。他们的行为造成了双方家庭的不和、解体、争吵,甚至因此而丢了性命。只因其不检点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给个人和家庭、孩子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男女授受不亲”就像一根法律的准绳,在善意的束缚着人们。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人性泯灭,更应当提倡“男女授受不亲”。
男女授受不亲,既可以立德、立名,也可以安身、立命;既可以养性、养心,也可以养神、养气;既可以好好的做人,还能更好的养生。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禁欲主义,是胡扯,是牵强附会。“男女授受不亲”,如何养生?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的养生之道,就在于养心调神。
如果你心生淫欲,怎能调神,如何洁身?
如果你见到女人,顿生邪念,怎样养性?
如果你不能自律,见色就乱,怎能养心?
如果你天生淫荡,浸淫遍身,如何长命?
因此,少淫荡、少乱性、少邪念、少贪嗔,便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如果能做到不贪色、不浮荡,便可以做到“男女授受不亲”。事贵预防,医治未病。

养生,并非是求得仙丹妙药,而是要先养德。如果缺德,心生邪念,致使肝受损,肾阴虚,你如何养生?
养生,须能做到见色而不乱于心,见利而不忘于义;见好而不失于仁,遇烦事而能平心静气;遭凶险而能淡定从容,逢险境而能宁静致远,则能于纷攘之中养生。
养生,须以寡欲清心,以心善而安神,以清口而净性。淡淫欲、淡世绘、淡功名、淡利禄,饮食清淡,五味调和,放弃邪念,使得阴阳调和,邪气荡除,正气充盈,则能于淡泊之中养生。
养生,任凭它沧海桑田,我自身不染尘。于心不乱,既能扶正气,也不纵欲而耗精,则能在清静之中养生。
养生,任凭世间美女如云,我细推物理而独自行乐,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也能去邪扶正,则能在繁复之中养生。
养生,要能在闹市中求安,乐中求恬;不近女色,不贪财富;不问红杏是禁雨,不管青松是否耐寒;善言天者,必验其灵,则能于无为之中养生。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气血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心灵纯洁者,可顺天之时,测气之偏;灵魂高尚者,可体物之理,适人之情;立德修道者,必知藏精乃是养气,保守方为坚贞;修身齐家者,最晓气是无道,精乃是人之真神。
人生苦短,何须因女色而身背骂名?
丈夫处世,何必因淫乱而葬送前程?
世事纷攘,何因贪婪而被千夫所指?
岁月无情,何必因奸淫而被人憎恨?
世无灵丹妙药,百医必须先治其本,而治本则先净其心;
养生当有德性,淫乱而会背弃人道,背道而必然伤其生;
行为若不检点,如何能延长其寿命,奢侈过多而会伤神;
饮而不会择食,欲盛则会伤其元气,心损烦乱而必怒嗔。
不近女色,则心清而神静;
不思淫欲,则一体皆阳春;
不困于情,则气血能长顺;
不乱于心,则体内百病退。

故而人生当有多节制,方为人中之真人。
节食,能有个健康之身;
节淫,能有个好的名声;
节哀,能有个好的心境;
节制,能有个好的人生。
不思淫欲而能息精息气,长年累月养精神;
不乱于情则能够养丹心,一生一世有英名;
不困惑而能够气血疏通,善择言则无祸病;
不淫乱而能心境长愉悦,悲哀则会伤肝肾。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皇帝因淫欲过度而丢了性命。如汉朝皇帝刘骜,战国时的信陵君;南北朝时期的开国皇帝高洋,宋朝时的宋高宗赵禥;明武宗朱厚照、汉朝皇帝刘贺等等,都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皇帝。他们虽然身为皇帝,却不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皇帝如此,那么草民百姓呢?也不例外。因此,在淫欲方面学会节制,不贪嗔、不淫乱;不生邪、不阴损。为国、为家;为己、为人;为儿、为女,皆有好处。好好做人,学会养生。

养生者须知: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
养生者须懂:盛怒伤肝淫伤肾,悲忧恐会损命根;
养生者须晓:治人必须先治心,心邪而将失魂魄;
养生者须明:日常见素将抱朴,少私寡欲静养神。
人这一生,无非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荣华富贵,如花间露;功名利禄,如草上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愁肠千万结,将其挂在心?美色、权势、地位、浮名,是那天宇白云,地上流水。谁能抓得住,永恒占有?因此,不必劳心。
人生在世,当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善待自己,无愧于心;生当为养,元气不亏;心当为净,淫当为忍;德当为立,神当为静。
有柔有刚,天地之妙境;有张有弛,文武之神韵;有动有静,养身之奥妙,;有修有练,智慧之人生。
静能生慧,慧能生神;
不以害人,当以养生;
治气养生,修身养性;
为得长寿,节制邪淫。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理,没有淫欲之长寿;
须懂得男女授受不亲,就是最好的养生。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