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鸿雪诗词,关注更多精彩
合作加主编微信13566800111
投稿请发邮箱:
911392163@qq.com
鸿雪诗词
【前言】鸿雪诗词今起连载山西作家徐建宏的现代文言文《文朋列传》,这里每个人物都是独立成篇,文笔有趣生动,娓娓道来,流畅自然,读文如见其人,非常值得一读。

鸿雪之当代文言文系列 | 《文朋列传》之五十六
百炼成钢 张卫平
夫人生而无可依恃者,谓曰寒微;寒微则犹如月之已亏,欲奋志而力图圆满也。俗语喻之曰:有志者事竟成。观夫后来之功名已就、风光旖旎之辈,必有先前之艰苦磨砺、百转千回也。至于以文立身之一族,俗称作家者,则其寒微之痛,多不在于物质,而在乎内心也。初有甘苦之履历者,后必诉诸文字,以求自解解人矣。吾晋省文界有青壮雄起之小说家张卫平者,即此类甘苦备尝,百炼成钢之士也。
其人雁门关下代州人氏,塞上精髓薪火传人。少学优异,毕业于忻州师范;青壮入世,辗转于县域各部。从教,进修,转型,越界,累积甘苦,体察炎凉;上下求索,往来奔突。乙酉年入职省作家协会任文学院办公室主任,癸巳年任副院长,至今而百川入海,汇为一流;波深浪静,学富名显,诚此域足堪称道之奋发有为者也。
作协者,文坛众目聚集之重镇也。汇通信息,勾连作家;培植才俊,引领文化,非有才德者不能左右其局,导引众意也。甲申前后,作协新老交替频繁,新任主格局者一改昔日颓风,着意培养新秀;时任文学院长张锐锋者,即此风倡导者之一也。推陈而出新,实施作家签约制,省内瞩目。当其时也,院内事务山积,举措缭乱,亟需坐镇筹划之方家充其实职也。时有省城才俊若干,闻风而跃然,试言于锐锋者非止数人;而院长恒无定论,一再拖延。期一年,再赴院内笔会,辄见一满面虬髯、眉宇紧锁之黑汉,端坐主席台侧,言辞铿锵,主持会议。目测座签,曰张卫平。细考之,方知乃新任办公室主任;来自代州,以小说为主打,此前概无风传与背景也。因未知修为若何,遂不敢妄加猜度。嗣后风闻影视中心制作电影《浴血雁门关》,方知此人乃小说原作者;亦有文化散文专著及长篇小说若干印行于世。
壬辰春,余签约山西文学院,自兹与卫平兄过从甚密,相知益深。举凡会务研讨,专题采风,卫平莫不亲临现场,把持细节,左右周旋,不急不躁,颇显大将风度。余亦略施援手,以为助理。闲坐深谈,知其谋生创作之点滴,有感于心焉。当其入世之初,先后从教于小学初中者二三年;然后赴忻州教育学院进修,毕业后改行入县教育局任干事。又若干年,晋身县委办历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期间痴迷文学,先作诗,后写小说,竟而至于挥洒鸿篇,连绵不绝,声闻内外,全省知名。戊寅年,得识散文名家张锐锋,见引为相知者也。当其借调至作协之年,已然完成长篇小说若干,并受命撰写《走马雁门》等文化专著;后尝试电视编剧,渐获业界认可。辛卯年,担纲大型连续剧《忽必烈》主创,身价飚升,累积益丰。常受命讲授影视创作专题,好评如潮。壬辰岁末,佛学题材《大宗师》剧本杀青,入市而待沽,前景趋好。忽一日,赠余新版长篇《萨都拉》,此著乃萦思于代州、今方成型之宿构也;余读之而有感,为评曰《士子情怀》,以喻其志,卫平亦深以为然。概此书之本意,虽为元代文雄立传,实有卫平自况之隐衷。且夫人生于世,有才情而壮志难酬者,古今诚为一理也。考其出身与来历,于至关紧要处,艰难转折,果断取舍,弃仕途而趋文道,脱琐碎而入清雅,非萨都拉再现于当代而何也?余因喻之:百炼成钢。此为同行之人侧身鼓呼,励人而自励之意也。
2013年1月27日
(待续)

作者简介
徐建宏,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西文学院第三批签约作家。著有诗集、散文集若干,文言人物传记《文朋列传》及文言辞赋作品《地质赋》《文博赋》《太山赋》《亲贤赋》等。

《文朋列传》微信签售
由作家徐建宏历时五年、前后跨度十七年精心打造的文言人物传记作品《文朋列传》,自2016年11月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相关人士的关注与好评。该书出版后,虽然已经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签售活动,但是仍然有许多未能获得此书的读者,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打听此书的求购途径。
欲购书请通过微信搜索手机号18635111945添加好友,有惊喜哦!
《文朋列传》相关评价——
〇《文朋列传》此一体例,确乎当代文苑奇葩一朵。不独山右一隅,放眼九州,堪称独树一帜。徐君以一人之力、一己之见,传略人物,或可以当代三晋“儒林外史”视之。(张石山先生序《人文荟萃》)
〇作为三晋文坛的佼佼者,他在文学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停地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文言文写人、述史上贡献尤深。《文朋列传》的问世,让人们对三晋文人或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文学晋军”群体塑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郭新民《传承三晋文脉,抒写文坛史书》)
〇徐建宏虽然写的是自己的“朋友圈”,却是塑造了山西文坛群像,写作了一部山西文学史。(李遇《徐建宏:写出独特山西文坛朋友圈》)
〇总体而言,在当代中国文坛,尤其是山西文坛,以文言行文,辞采华茂的徐建宏《文朋列传》不啻一股清风,荡漾在百千读者之间,芳气盈颊,沁人心脾,它可能会唤醒一些人,它必将会唤醒一些人!(张德恒《笔状风雅,因文寄心》)
〇一部作品的诞生,背后是无数自己和自己独处的时光。你要想给大家呈现出一部好的作品,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自己要耐得住寂寞。我写这本书没有别的目的,这本书肯定不会畅销,也不是为了稿费收入,我还得自费印刷,自费出版后还要送人。所以写作这本书的动机,就是没有功利性,所以就能够入静。因为我就是文字本身,我就喜欢写这样的文字,我要用文字来写我的朋友们,我要用文字表达我的理想,记录我对人生的体验,追寻那个似乎虚无飘渺的大道——这就更没有任何功利性可言了。除了寂寞,还要承受物质的挑战,还得舍弃其他许多东西。
为了这一切,我觉得,十分值得。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品味书香》栏目访谈,徐建宏语)

本刊顾问:蔡世平
栏目主持 徐建宏
总编:徐吉鸿
编辑: 飞 雪 习 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