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法民

人各有志,天各一方。邳州市王杰精神研究会会长汪春恩,是一个只讲奉献的人,拥军三十余载无怨无悔,以实际行动践行王杰精神。
汪春恩生长在大运河畔,原是一名木匠,1985年,他凭着一技之长从农村滩上乡只身到县城闯荡,干起了家具行业。历经艰辛和拼搏,生意日升月恒,繁荣兴旺,与日俱增。自己富了他没有忘记国防事业,心系长城。1989年,他的大儿子应征入伍。在欢送新兵时,他认识了全国拥军模范庄印芳,随后就加入了庄印芳的拥军小组,1993年汪春恩担任了拥军组组长,从此和拥军结缘,走上了拥军这条光荣道路。 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3O多年来,每逢新兵入伍,汪春恩都要购买大量书籍、钢笔、笔记本及宣传资料等物品送给新兵;夏季民兵训练期间,他买来毛巾、肥皂、汗衫等送给王杰民兵班的战士们;2OO5年,他自费42OO多元为民兵班配备了电脑等学习用品;还订阅了《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杂志等;在扶贫帮困助夏期间,他和王杰民兵班为军属、伤残军人和特困户送去化肥、面粉等物资;先后从北京《中国雷锋》杂志社购买了《雷锋日记》、《雷锋好事百例选》等大量书籍和杂志,送给中小学生;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他都为灾区捐了款;每逢"八一"、国庆节、中秋节和春节等重大节日,汪春恩将爱的阳光和雨露无私地播洒在共和国军营的遍遍角落,相继到北京、南京、山东、连运港、新沂、徐州及全国各地驻军去慰问。3O多年的拥军路,汪春恩洒下了太多的汗水,但这一路,他走得是那样坚定而执着。据不完全统计,汪春恩先后投入1OO多万元用于拥军和社会公益事业,他的拥军足迹从家乡遍布到大江南北绿色军营,还经常深入到大中院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和国防知识教育,带领小学生搞学雷锋、学王杰活动,被原中顾委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将军称为"新时期拥军的一面旗帜"。
1965年7月14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在邳县张楼训练民兵实施地雷实爆训练时,在炸药即将爆炸的危机时刻,他奋不顾身毅然扑向炸点,保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献出了年仅23岁的宝贵生命。他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壮举,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成为亿万人民心目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岁月无痕,精神永存。王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王杰精神是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的典范。英雄王杰用生命谱写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一代代华夏儿女中传承,5O多年来,"两不怕"精神穿越时空,薪火相传,历经弥新,始终散发着夺目的光辉。邳州,是英雄王杰战斗和牺牲的地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邳州大地孕育并发扬光大。它像号角、像灯塔、像旗帜,激励着邳州195万儿女,以大无畏的精神彰显"见笫一就争,见台阶就上,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新时期拼搏精神,汪春恩15年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和传承王杰精神,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凭着他对党永远的忠诚,凭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凭着长时间的磨练,不忘初心,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王杰精神,践行了对王杰"两不怕”精神的研究和弘扬。
时过境迁,王杰纪念馆已建成了4O多个春秋。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2O13年,邳州市对王杰精神纪念馆进行了扩建改造,提升后的纪念馆面积扩大,需要更多的内容充实,汪春恩就带着新闻工作者自费行程25OO多公里,到一线去寻找和挖掘王杰精神,走访了王杰家乡、王杰生前所在部队、王杰生前的战友、同学,收集王杰遗物和了解王杰生前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作为文献资料收藏,同时又到王杰的亲属和王杰掩护下来的民兵家里,进一步了解和落实王杰生前的事迹及牺牲时的情景。先后到徐州、常熟、北京、金乡等地,收集有关王杰的资料5OO多件。 汪春恩践行王杰精神体现在他的行动上,2OO5年7月,汪春恩和王杰民兵班第一任班长李彦清及其他几位同志商量,成立"邳州市王杰精神研究会″。2OO7年,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时,汪春恩自筹资金3万元,举办了全国有奖征文《王杰精神伴我行》活动。2O12年7月,汪春恩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王杰精神研究会网站"。2O18年,在汪春恩的提议下,邳州市委成立"王杰干部学院",设立了王杰精神大讲堂,汪春恩担任了"王杰精神大讲堂"的义务宣讲员。近年来,他组织王杰精神研究会宣讲团,义务为邳州、徐州及外省市有关单位、学校、部队等作宣讲报告3OO余场次。在今年疫情期间,汪春恩先后到抗疫一线慰问防疫人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汪春恩把拥军优属和宣传王杰精神作为终身事业,默默无闻地献出自己的爱心,从此也获得了一个个桂冠,先后被评为"模范军属"、"拥军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首届"感动邳州十大年度人物"、"最美邳州人"、"邳州市优秀人大代表"、徐州市"拥军优属先进工作者"、徐州市"关心国防十佳公民"、"江苏好人"、"中国公益慈善形象大使"、"中国公益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2O11年,中国公益总会在北京钓鱼国宾馆召开中国公益与经济发展论坛会,汪春恩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弘扬王杰精神演讲,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人的高度赞扬。2OO8年,中国公益总会授予王杰精神研究会为"中国公益慈善名星单位"。2O17年,王杰精神研究会被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设立为“王杰精神研究会践行基地",汪春恩被任命为“践行基地主任”。

作者简介:
简介:张法民,男,笔名星火。江苏省邳州市人。1980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北京晚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彭城晚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徐州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播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言论等2000余篇。有的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现为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理事,《邳州文化研究》常务理事,《大运河》杂志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