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歌周刊》诗歌+短评 +朗诵||第340期【总第850期】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短评:@上海木铎投资一冉志 】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它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生命经验被放大为宇宙意识,张若虚的创作格局之所以大,是因为他不仅仅是在纯粹的艺术环节上做文章。他把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在优美的文字中。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提出了一个哲学的所谓本体论问题,即意识和宇宙谁先谁后。而诗的最后一句:不知几人乘月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则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难怪闻一多先生说它孤篇盖全唐。
【短评:@中华诗坛.蓝棠】
《将进酒》和《春江花月夜》被外国学者对中国诗歌全面研究后确认为是汉语诗歌最具美学价值的两首诗,这两首诗都不是七律,因为七律的诗量有限。王维的诗也很美,但是文量不足,量不足难以承载美的质。国际诗歌论坛最后又经过几年的争论,还是一致认为《春江花月夜》美学价值比《将进酒》更高一层。其实,中国诗学早已经有了“孤篇盖全唐”的定论。外国诗歌学者不得不感慨而佩服,中国真是诗歌大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众多民族中唯一把诗敬奉为“经”的民族,《诗经》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群经中最瑰丽的遗产,引领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走到今天而百却不灭,死而复生。如果说《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智慧,那么,诗是中华文化的灵魂。谁说文章不值钱?李白的诗可以换汪伦的酒,曹植七步成诗可以艺压皇权而救命。诗太伟大了!诗是使我大块以文章,唯独诗与我同伴一生而唯美无碍!热爱诗!赞美诗!【中华诗坛诗话】

【诗评委】
麦进通,男人,属马,知命之年。原藉中国广东茂名市。笔名蓝棠,88届中文系学历。1991年任《青年文学报》主编,主张诗歌是主体的抒情艺术而诗歌的终极是创造美。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散见中外报刊,2010年参加写电影剧本《宗师》并拍摄出品在中国央视6台播放,微电影《裁缝》获全国首届微电影大赛铜杯奖。现为《中华诗坛》社长,【中国诗歌周刊】社长。主要从事古体诗词创作和诗评。
麦进通:字:大通,号:散木,道号:蓝布衣道人,中国著名风水大师,三宝持戒金刚法师。

【金牌主播】
燕随云翔:北京人,一位爱文字、爱声音的教师。全民“相亲相爱一家人”诵读群创始人,北京延庆朗诵协会会长。愿驾声音小舟,徜徉文字海洋,把所见、所思、所感传递给你,共同感受文字魅力!


《中国诗歌周刊》
诗社机构简介
顾问:桑恒昌 非马 恒虹
诗评委:今音 蓝棠 西风
美术、书法顾问:
柯林胶 许广纪 一现飞鸿
社长:蓝棠
副社长:兰馨月儿 柯羽 羽君
主编:兰馨月儿
副主编:今生无悔 谭绿松
执行主编:羽君 思雅 江南
梁兵 高凉之子
美术总监: 曾志强(诗刊封面设计)
钟沛任
编委:
思雅 素宏 江帆
羽君 时光 一禅
吉祥 你若安好
大江 苏凌 娇君
景谦 黄山 阿郎
宣传部长:强弓
主播团长:江帆
主播副团长:紫菱菱 曹钧 京鸽
主播总监:兰馨月儿
金牌主播:
远方的家 徒步 岁月如歌
蓝调 宝泉 思雨 问道
阿郎恋曲 宽厚的微笑
光沐
一、古诗词选稿中心
二、现代诗选稿中心
三、精品系列创作中心
(国风雅韵、新诗美韵)
四、专题创作中心
五、诗评工作室
六、“华之韵”朗诵团
七、审稿中心
八、音频工作坊
九、编辑工作室
十、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