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文:世界诗人名人展总编辑老男孩
世界诗会常务主席郭丹(美国)
歌曲:屠洪刚《精忠报国》
制作: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总编辑部
闲话小鲜肉
文/龚如仲(美国)
近年来,“小鲜肉”这三个字时不时地在耳边响起,这令人感到,当下的中国似乎已经进入了“小鲜肉”爆红的时代。
为了弄清楚“小鲜肉”是何方神圣,我还专门查了一下有关资料。从所获信息中得知,原来“小鲜肉”是指年轻、帅气的男性,一般指年龄在十五到二十五之间长相英俊的男人,尤其是那些在演艺界扬名立万的男明星(当然啰,有些特别受广大追星族喜爱的“天王”或“巨星”,就是到了而立、甚至不惑之年,他们依然可以属于“小鲜肉”行列)。

您可别小看了这些个“小鲜肉”,他们一个个自命不凡、牛气冲天:出门则豪车,进餐则盛宴,出场则掌声,行走则簇拥。他们或演戏,或歌舞,或影视,或走穴,只要略施演技,小展歌喉,热热闹闹间便可斗金入袋、钵满盆满。由此我猜想:“小鲜肉”中富可敌国者,一定大有人在。
或许是出于好奇,也可能是本性使然,我还查到了“小鲜肉”排行榜”的前十名(恕我不一一列举他们的姓名了)。当然,对这些“小鲜肉”们不可一概而论,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确实是细皮嫩肉、体态婀娜、顾盼生姿,无愧“小鲜肉”之美名。
面对有些个“男儿身、女儿态”而又深得广大青年男女喜爱的鲜肉们,我突然心生惶然:难道他们代表着当下的时代精神?难道他们是中国年轻人应该学习的楷模?我的疑问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就在去年(2019年)春天某日,当我访问南方某地时,明明与老友约好一起共进晚餐,但到了约定时间,友人就是不到。我正“不知何故”间,友人来了电话,说是“要陪小儿子到城中心广场去参加一项‘重要’活动,实在无法如约了”。再一细打听,原来是一位资深“小鲜肉”、电影界的大明星大驾光临(为保护别人隐私起见,恕我不在这里提名道姓了),其目的是为当地一家房地产巨头作推销宣传而“露露小脸”。一听说这位电影“巨星”居然屈尊到了他们这个小城市,这对孩子们来讲无疑是一件爆炸性的大事件。所以,我朋友的孩子及其小伙伴们让父亲或母亲陪伴自己在人山人海间一睹“巨星”风采,自然是顺理成章了。我听后,只有苦笑。

第二天与朋友小聚时,我还有机会和这个孩子作了短暂交谈。据他说,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将来的发展方向绝不是当名教授,做科学家,最为吸引他们的是当“名扬天下、腰缠万贯”的大明星!
这个孩子的话是极具代表性的。在当前“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氛围中,还有多少年轻人得知“德智体三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再深一层设想:如果中国的年轻男儿们都去仿效或追求“小鲜肉”式的成功,那么中国男人的阳刚之气恐怕会消失殆尽。众所周知,国家的安全是极为重要的,一旦战争需要,中国的男子汉们当然应该义无反顾地血战沙场、保家卫国。但,我有时真的不敢设想:那些个舞台上风光无限的“小鲜肉”们会如何用他们的“芊芊玉手”挥刀杀敌?一句话,中国需要多多的铁血男儿,而不是小鲜肉。

也许有人会立马对我质疑:“照你这么一说,中国就没有铁血汉子了”?您问得好!其实,中国自古至今就从来不乏铮铮铁汉。
在久远的战国时代,两位惊世骇俗的刺客名流千古。
燕太子丹为保国抗秦,不惜花重金结交猛士荆轲,并对荆轲之老母敬重、馈赠有加。为报答太子丹之知遇之恩,荆轲最终以“士为知己者死”的献身精神,决心去秦都咸阳刺杀秦王。为了取得秦王信任,除了向秦王献出“地理图”(燕国督亢之地图)之外,还得搭上叛秦投燕大将樊於期的头颅。樊於期也是条汉子,他毫不犹豫,立刻自刎献头。尽管最后荆轲行刺未成、功亏一篑,但这位铁血男儿在易水河畔告别前来送行的太子丹时所吟哦的“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句足以表达荆轲慷慨赴死、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如果说荆轲从心底里所散发出来的是男子汉视死如归的冲天豪气,那么在另一位刺客身上所体现的则是超乎常人想象的神勇、刚烈、真情。这位刺客便是大名鼎鼎的韩国猛士聂政。同样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聂政答应韩大夫严仲子去刺杀韩相侠累。当时的刺杀情景应该是这样的:聂政闯至韩相侠累府邸,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相貌与己同之姐嫈,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
杀人,这在古时候的刺客行业中是最起码的条件,但敢于“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的刚烈行为,自古以来能有几个男人能做到?聂政不仅对别人狠,他对自己也狠到了极致。除了狠,这位刺客对自己姐姐的情义也展现无遗。
花费如此多的笔墨来描述战国时代的刺客,并不表示我对刺客的赞扬或欣赏。受时代所限制,象荆轲和聂政这样的猛士只能以愚忠和嗜血来报答他们的所谓知己或恩人。但,我所十分赞赏的是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男子汉的刚猛、忠直和无畏,而这种阳刚之气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和传扬的。

抛开久远的故事不讲,近代和现代的中国人同样表现出惊人的男子汉气概。
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还是抗美援朝期间奋勇堵枪眼的黄继光,或是任凭烈火焚身,为了不暴露埋伏部队行踪硬是不吭一声的邱少云,他们那一个不是顶天立地的铁血男儿?即便是到了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中国军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勇猛精神,也永远值得后人们崇敬和宣扬。这正如作家李存葆在他那脍炙人口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所描述的,无论是英勇作战、舍身忘己的连长梁三喜,还是先想当逃兵、后来成英雄的指导员赵蒙生,或者是平时吊儿郎当、战时一马当先的排长荆开来,他们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英雄?
写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说了:“战争时期条件特殊,英雄辈出也是自然。但若在和平时期,安逸的生活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让硬汉横空出世了。”对不起,我对这种想法不敢苟同。翻一翻新中国的发展史,我们在各行各业上出现过数不尽的铮铮男儿。从被世界公认为“水稻之父”、被人们赞誉为“活着的圣人、功绩大过孔子”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一生都战斗在罗布泊、为中国核武发展呕心沥血的核能科学家林俊德,当年大庆油田上战天斗地的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人物王进喜,还有那被誉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他们都是具有铮铮铁骨的男子汉。但与招摇、奢迷的某些小鲜肉不同,这些令人可敬的男儿们为人民和国家创造财富、立下功勋,但他们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一心挂念的是他们的事业和国家的荣光。

写到这儿,读者诸君不难看出我写此文章的初衷。在当前中国继续崛起、改革开放层楼更上的大好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激发起中国人的“男儿雄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无可争辩的是:中国是一个飞快发展的泱泱大国,其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实力极为雄厚。但令人遗憾的是,过分安逸、相当富足的生活使许多年轻人变得追求时尚、好高骛远、胆小软弱。歌舞升平的花前月下固然让人陶醉,但娱乐第一、明星至上的靡靡之风却令人分外担忧。一旦战事爆发,有多少中国男儿能有荆轲之勇?聂政之狠?黄继光之视死如归?邱少云之超人定力?以我之愚见,若想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的是铁血男儿,而小鲜肉们的作用是有限的。
至于“中国的男儿们向何处去”这样的大课题就不是我这样的布衣之身可以随便议论的了。但,我至少可以这样来表达我的一孔之见:要想彻底告别小鲜肉现象,使中国男儿再次雄视天下,我们必须从娃娃们抓起。据我所知,无论是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加拿大,还是我们的近邻俄罗斯、日本国,他们的男孩子们从小就被大人们灌输着尚武精神、英雄情结和坚强意志。既然资本主义国家的男孩们都有如此男子汉敢于担当的铁血情怀,那么像中国这个很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更可以尽举国之力把男孩们培养成铮铮铁汉了。我想,这个时刻正在到来。


作者简介:
龚如仲(Ralph) 生于上海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一系毕业。曾任铁道部援建坦赞铁路工作组总部英语翻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英语播音员、记者,外贸部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驻美国公司总裁(处长),澳大利亚利富集团(中澳合资)驻美国公司总裁,外贸部中国基地总公司驻美国公司总裁,美国TA国际有限公司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
有关作品:
1992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翻译作品美国动画电影小说【忍者神龟】(Ninja Turtles)。
2012至2019年,台湾采薇出版社出版、发行【岁月如重---兼谈华国锋】(此书已被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纽约市市立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正式收藏)【东西南北中国人---细谈如何在大陆做生意】【悠然时光】【如仲诗语】【My Life--Family, Career & VIPs】。
2018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发行【悠然斋诗文选】【花儿在身边开放】。
作者现旅居美国,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经典文学网】特约作家、台湾采薇出版社资深顾问、【奥地利英文网Sinopress】特聘专栏作家、【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会员、【北美北斗星文学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世界诗会总会【北欧总社】、【好莱坞总社】常务总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