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霜降四章
文/夕阳(鲁国元)

【其一】
长空雲卷雁音茫,气肃蒹葭即为霜。
物是人非思禹越,星移斗转嘆潇湘。
寒風阵阵巴山瘦,冷雨萧萧蜀水凉。
寥落银河秋月老,柳魂寂寞菊魂殇。

【其二】
十二峰頭染夕晖,蟾宫深锁笛音微。
露浓菊艳萧郎去,霜降星明谢女归。
岭上秋雲凝翠鬓,江边冷雾湿乌衣。
西風欲搅罗浮梦,塞雁无声恐是非。

【其三】
江塘柳景近如何,白露成霜几折磨。
桂色沉沉雲杳渺,楓音飒飒岁蹉跎。
野山瘦影吟情少,秋水寒声感慨多。
陶令门前風月静,一枝墨菊傲残荷。

【其四】
芦苇霜凝已近寒,千山叶瘦鸟孤单。
一枝熟柿伸篱外,半岭红枫入笔端。
欲逐时光秋渐老,犹思岁月梦还酸。
雁声过后风声紧,谁立高台独倚栏。

【注:霜降(Frost's Descent)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即太阳黄经为210度时为霜降。
“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霜降,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民间各地的霜降风俗各有千秋。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两到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是不一样的。每年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分云:“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节气温已经很低,白露变成寒露,寒露又要变成霜降了,所以叫“霜降”。】
(公元二0二0年十月二十三日【农历九月初七日】〖霜降〗于江苏苏州)

https://m.booea.com/news/s_16558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