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铁多捻几个钉
宋今声

过去,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话,叫“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捻钉”。后来,我们在开展国防教育、号召广大适龄青年应征入伍时,将其改为“好男要当兵,好铁要捻钉”。好男当兵,保家卫国,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好铁捻钉,摧坚固牢,制造器具,业就功成。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人把能人之功成业就、施惠于人,称之为“好铁能捻几个钉?”说的是,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对亲友、对故旧、对家人“照顾不过来”,难以满足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心愿与需求。其实,既然已经被社会公众称之为是块“好铁”了,就应当力所能及地为急等“钉”用的人们多“捻”几个“钉”。比如,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依靠国家好政策,借助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各方面关系,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之后,就应当多为社会做一些贡献,而不可以把“钉”全部“钉”在自己家的“墙上”或者“储存”起来“潮湿生锈”,最后成为“一堆废品”。
为富能仁,回报社会,帮亲助邻,让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鼎力帮助而改变生活困境,是一个事业成功者应当具有的优良品质与宽广情怀,也是乡土担当、社会责任。“一个好汉三个帮”。置身一村、奔波一地,互相帮扶,事好办、路好走,从社会公德和人生哲理角度讲,任何岁月成功和时光辉煌,都不是一个人的辛勤投入换来的。兄弟姊妹中,假如你生活得比大家强,你是块“好铁”;邻里故旧中,你有一技之长,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你是块“好铁”;战友同学中,你的腰包最鼓溜,你有周济他人、抚恤冻馁的能力,你是块“好铁”。一个人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能够成为“一块好铁”而经常以周济他人为乐事,应当说,是一地之幸事、一地之荣耀,值得大家广泛称道和历史铭记的。
坚持不断地周济贫困、帮助他人,是有钱人的高尚风格,要发扬光大,继续坚持;拒绝施舍,“不食嗟来之食”,也应当是贫穷者应当具备的独立的刚强血性、志气与骨气。需“钉”用“铁”之人,不能希望值过高,给你一袋麦,希望磨成面;给你一盆米,希望做成饭;给你一块布,希望做成衣;给你一根木,希望破成板;给你一车砖,希望砌城院。要懂得“得意不宜再往”的深刻道理。争做一块“好铁”,并且拥有“自捻”“自钉”能力,自立自强、自力更生,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艰苦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窘迫境况,来确立自己的立世人格价值与社会形象,永远是一个人需要恪守的人格尊严和人生想往。须知,“天上不能掉馅饼”,蒙人施舍,“供一饥不能供百饱”,欲壑难填、得寸进尺,那是极为消极可耻的人生理念。
深识于2020年10月22日敬足斎
作者简介

宋今声,现为双辽市书友协会秘书长,四平日报特约评论员,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多次在《四平日报》《红色社员报》《延边晨报》《吉林日报·东北风》《吉林银行业》《东北金融》《春风》《今天》《浪淘沙》《金融博览》《中国征信》《中国信合》《中国火炬》《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法院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新农村》《中华辞赋》《中华诗词》《中国现代诗歌》《速读》《新文学》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已经完成中篇小说三部,出版个人文集四种。创作经历和收获,2014年以乡土作家身份被收录《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吉林·双辽卷》。散文《那年冬雪乍化时》被收入吉林省作家协会编辑出版的《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2018年卷。现代辞赋研究创作有新突破,辞赋作品先后被国内多家报刊媒体采用,部分获奖。2018年现代辞赋《陶然赋》被选入中华辞赋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
工作单位:双辽市玻璃山镇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