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诵读在继续
感情在加深
——春姗如笑诵读任学路老师的诗作200首后有感
作者、诵者:春姗如笑
我从2020年5月22日开始,坚持每天诵读任学路老师的诗作,至10月20日,5个月(151天)已经诵读了200首了。在这期间,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日长假都没停歇。

前100首的《每日读诗》,后100首的《好诗品读》,任学路老师在每天早晨,都会将标注着当天日期的诵读作品转发到朋友圈和数十个朗诵群,得到了专业朗诵艺术家及众多朗诵爱好者的点赞与好评。

我与任学路老师相识、相知,是以他的诗品为媒介,以他的人品作基础的。越读他的作品越了解他,越读他的作品越清楚他的境界。就拿任学路老师9月7日因患癌住院需手术这事来说吧,从发现病情,到住院手术、再到术后回家恢复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他一如既往地为我挑选、发送诗稿;一如既往地审听每一篇诵读笔记;一如既往地每天将诵读笔记转发到朋友圈和近百个群里。让朋友、诵友、群友很难看出他是一位正在住院做大手术的人。

我为了减少他的压力,曾表示“不想再读了”,任老师立马就否决了:“不行!必须坚持读!”这种坚定的态度,与平日里我们交流时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反差。我心里明白,他是希望我一直读下去。是啊,在五个月100多天的每日交流中,我慢慢在靠近他、读懂他。自强不息是他的魂魄,自学高考获得法律文凭;靠自己的能力闯进报社的大门;凭才干从记者、编辑到副总编;让自己在文化宣传领域小有名气。退休后又喜欢上了诗歌,一发而不可收,有一次借着酒劲灵感迸发,一天竟写了21首作品。在任老师的作品中,既有大气磅礴的长诗,也有短小精悍的短诗,无论篇幅长短,文字多少,篇篇有内涵,让人有所启迪。我在读完任老师的100首诗作后,写了一篇读后感《看似平白简单,细读实则不然》,表达的就是我的感悟。

任学路老师在术后住院恢复期间,仍笔耕不辍,撰写了《这房、这窗、这床》和《给身体装修》两篇诗作,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癌症,提醒朋友们要注重健康,珍爱生命!让我深受感动。他的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坚持每天读下去。日久天长,有的朋友把这件事看在眼里,心疼地劝我不要每天用数小时的时间放在制作笔记、读诗上,要爱惜自己的眼睛,劝我把诵读当作生活中的调剂,不要那么认真。我明白这些朋友是关心我,是好意。但是,既然上了这条船,下也不容易。为此,我还写了一首小诗《执着》,经任老师修改后成为以下这样:
“写作者坚持不辍,
诵读者热情似火,
一百多天的磨合,
一百多天的切磋。

作者勤于思索,
诵者二度创作。
两个人感触颇多,
真可谓珠联璧合。
是朋友?胜过朋友,
是姐弟?恰似姐弟,
是知己?互为知己,
是知音?真是知音。

或许是作者
绑架了诵者?
抑或是诵者
绑架了作者?
从初相识到两相知,
这份情结缘于诗歌。
不去管别人怎么样评说,
只追求精神愉悦的结果。

是的,我不去想我们的合作能坚持多久,我只要求自己,合作一天就要认真对待一天,珍惜苍天赐予的缘份。任老师睿智地写作,我倾情地诵读,我们争取达到珠联璧合的程度,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用这种方式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2020.10.21)

作者诵者:顾黎明,网名春姗如笑,热爱诵读 , 以声音诠释灵魂的律动与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