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电视新闻报道里,间或曝光落马的高官,一般会有其在位时相关视频录相片段作为参考佐证。我们注意到,是其时某某书记或X长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召开会议时端坐在主席台作报告,是以洪亮的声音慷慨陈词,滔滔不绝,与会者是聚精会神,侧耳倾听;出外考察时潇洒地走在队伍的前头,是以指示决策的姿态指点江山,安排部署,陪同者是亦步亦趋,唯唯喏喏。镜头转换,站在审判席上或蹲在监牢里,昔日的某某书记或X长已是白发丛生,形容枯槁,精神萎靡,往日风光不再。因为前后反差太大,我们会禁不住生出疑问:他是谁?而正在悔过“落马高官”可能在心底也是问自己:我是谁?

这些都是身份发生了急剧转换的人,因为身份不同,前后的形象与作派形成了天壤之别。我们每个人都在现实社会中承担着一个特定的角色,而且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不同,会在一定范畴内发生角色转换。普通人在生活中的角色转换因为没有动摇根本,不会引起形象和行为上太大的反差,但如果支撑自己原有社会身份的地位、财富,甚至出身等外在东西发生了重大改变,绝大多数的人是不可能淡然处之,维持原来的形象和精神状态。地位提升、财富暴增,会让人踌躇满志,忘乎所以;丧失地位和财富,则会一蹶不振,心灰意冷。而其中极少数在身份发生巨大变动时仍能保持心态平和的人,则是真正内心丰盈,具有大智慧的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讲究身份地位的国家,每个人都会因出身、财富或地位在社会上获得对应的身份,并以此身份取得相应的经济收入与社会资源。不管承认与否,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现今的“官二代”、“富二代”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享有普通平民百姓难以企及和想象的资源、财富和机缘,他们的人生似乎注定要比普通人顺畅而又精彩,他们的身份也理所当然地比普通人尊贵和显赫。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草根出身的人,白手起家,历尽艰难或机缘巧合之下,从普通大众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成为叱咤商界的巨贾或身居高位的高官,取得了尊贵的身份。但这种身份转型成功案例是很难效仿和复制的,而且当下在各种条件制约下,“寒门出贵子”的现象越来越稀有。
身份是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才是有效的。富豪拥有的财富是可以计量的,高官拥有的权利也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得到别人对其身份的认可,采取了自报家门亮明身份或自曝炫富证明身价的做法,结果往往是可悲的。“我爸是李刚!”是“官二代”对人宣告自己特权身份的代表,主角李启明成功地让全国人民认识了他及他爸,但最后成为了“坑爹”的典范;“我是中央XX部下派来的!”是海南省某高官面对司法人员的嚣张,可最终仍没有逃脱“落马”入狱的结局。还有诸如郭美美之流向人们展示奢侈昂贵的财物,甘露露之流向人们展示性感肉欲的胴体,无不是通过搏取大众眼球得到“网红”身份的认可,但最终都成为了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很多人并不能够长久地拥有机缘之下得到的财富、地位,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来自身,是其自身没有足够的德行和福报来承受太多的财富、太高的地位。这就好比一个容量不大的容器装不下太多的东西一样,好的情形是装不下就都溢出来了,糟糕的情况是因盛不下而撑坏了容器,甚至会象气球一样撑爆,炸成碎片!曾经是中国的十大富豪的黄光裕、郭建新、杨武、仰融、周正毅、顾雏军、唐万新、牟其中、张海、周益明,当其时他们在商界呼风唤雨,气势如虹,可最后结局无不是锒铛入狱,留下难以言表的遗憾;近年来相继落马的高官无不曾经是政坛上耀眼的“明星”,政绩菲然,前途似锦,虽可一时蒙蔽道德良心的拷问,却最终经不起法令法规的检验,沦为阶下之囚,身败名裂,给我们带来了惊心的警示和深刻的思考。
世人对别人身份的认同,其实质是为了自己的需求。如果你是富豪,别人羡慕你,其实是羡慕你的财富,并不是你本人;如果你是高官,别人崇拜你,其实是崇拜你的权力,并不是你本人;如果你是美女,别人追捧你,其实是追捧你的美貌,并不是你本人。当财富消减、权力旁落、美貌衰老,你就会发现没有多少人再关注你,更没有人崇拜你,你已被世人无情地抛弃!当剔除官位的光环,脱下财富的外衣,缷下美貌的躯壳,那才是真正的“本我”。如果“本我”仍然能够得到世人的亲睐,那说明你拥有真正让人叹服的内在美德,那是你高尚的人品在持续发挥着吸引人、折服人的作用。
有一则寓言很好地说明了身份与“本我”之间的关系。有一天,寺庙的和尚带着一头磨房里磨面的驴下山驮运佛像。在回寺庙的途中,路上的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道路两旁,对它顶礼叩拜。刚开始,驴不解且惶恐,慌忙躲闪,可一路上所有人都是如此,驴便飘顠然起来,原来自己这么受人们的崇拜呀。于是,驴趾高气扬地站在路中间,坦然接受人们的跪拜。回到了庙里,这头驴死活不肯再拉磨了,认为自己身份高贵,只想着别人膜拜它。和尚无可奈何,只得放生,任由它下山而去。驴下山后,远远看到一伙人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这是人们欢迎我吧。于是它就大模大样地站在路中间,等着人们跪拜。可这是一队迎亲的队伍,却被一头驴拦住了去路,人们在愤怒之余,拿起棍棒抽打不已。驴仓皇逃回寺庙,奄奄一息,它愤愤不平地对和尚说:“人心真是险恶啊,第一次下山时,人们对我虔诚地叩拜,可今天他们翻脸无情,要将我置于死地!”和尚叹息一声:“真是一头蠢驴啊!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佛像,不是你啊!”

“我是谁?!”在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问这么一句;在我们穷愁潦倒的时候,也不妨振作起来问这么一句。也许通过这样的自我问询,能够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得意时不会目中无人,飞扬跋扈;在潦倒中不会妄自菲蔳,自我否定。更重要的是,这么一问或许能够直指本心,抖落身体在俗世中沾染的尘埃,让心灵警醒,精进,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