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不喜欢吃糖,可能在那个缺油少盐更缺糖果的贫困年代,吃不到糖果的缘故吧。但是,我小时候喜欢收集糖果皮,把收集到的糖果皮用手展平,夹在书本里。有纸质的、塑料的、软质的、硬质的、方的、圆的各种各样的糖纸快夹满了刚学完的小学语文课本。每每翻出来看看,心情就可美。我虽然不喜欢吃糖果,但不影响我喜欢糖果。
今天去朋友那儿喝茶聊天,当然也抽烟。正好朋友的茶几上有一个半大的玻璃碗,里面盛了大半碗五颜六色的糖果,看着非常喜人。抽了两根烟后,朋友说:这烟有点苦,该戒烟了。就顺手抓起两颗糖,递给我一颗,他剥了一颗放进嘴里。我不能扫朋友的兴致,说我不喜欢吃糖去推辞,也就剥了皮放进嘴里。

糖果仁有一分钱硬币那么大,现在可能很多人没见过一分硬币了,那就和纽扣那么大小。厚度跟筷子一样厚薄,扁平、圆圆的中间有凹陷,乳白色,表面很是光滑。一入口舌头搅拌了两下子,一股浓郁的奶香味就充满了口腔,在舌齿之间游荡,瞬间就覆盖了茶烟味,味道很爽。也许朋友看出了我陶醉的表情,在我离开的时候,给我抓了一把,有六七颗。我本来想拒绝,想到我住的院子里几个可爱的小孩子,带回去给他们尝尝鲜。就收下了,朋友之间不用道谢,一点小事就张口谢谢,显得有些虚伪。
回到院子后,刚好遇见俩小孩子,一男一女,五六岁,很是喜欢,一个人发一颗糖果,和蔼的说:尝尝甜不甜。给孩子们发糖果要有讲究,一视同仁见者有份,不能厚此薄彼,不能这个孩子少那个孩子多。也不能多给,最多也就是两颗糖,否则多给了容易勾起孩子们的贪婪欲望......

我们不过万圣节,不点南瓜灯,更不要说挨家挨户去讨糖果。但是,我们有六一儿童节,我不知道节日里大人们会不会给孩子们发糖果,我想应该会。现在糖果又不稀缺,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大人们总是说:孩子们吃糖果多了会生蛀牙等等......
人们总喜欢拿莫须有的东西来吓唬自己,要么就是拿来安慰自己。像鬼怪,孔老夫子说:敬鬼怪而远之。像心灵鸡汤一样,不知道是否有养分,大部分人说是慢性毒药。这一点我也认可,人类最喜欢自己折磨自己,不是杞人忧天的吓唬自己,就是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反正就是不去实事求是的对待问题。
孩子们应该是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我很喜欢和孩子们玩耍。可是,我不大喜欢太聪明的小孩子,每每使我想起《伤仲永》来。我觉得玩耍才是孩子们的正事,健康快乐成长就好,至于学习和争强好胜那是成年以后的事情。过早的让孩子成熟只会让他们的人生不太健全。

作者简介:韦海民,笔名韦嘉豪,1979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旅居河南省会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