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看夕阳情更浓
文/郑天虎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每当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夕阳红歌词,总能想起一个人,一个年过古稀仍笔耕不辍的老人,他的名字叫段俊庆。
段俊庆先生出生于稷山县蔡村乡杨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四十多年。周国平先生曾言: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因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环境。”即便岁寒时艰,食不果腹,贫瘠的土地上,仍可以开出稚趣又顽强、纯洁又欢乐的童年之花来。段俊庆从小经历了苦难的童年,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人生,在困苦中成长/人生,在艰难中爬行/困苦,给人无穷的力量/艰难,是磨练意志的秘方/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永无成功/人生,就是要坚强。”从他的这些诗中不难看出,总给人一种拼搏奋斗、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感觉。

段俊庆先生与我相识多年,是个勤奋的老教师、乡土作家。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几十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从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干起,后来赶上了好时候,转了正,评上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如今,每月退休工资好几千,丰衣足食,家庭生活赛蜜甜,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他却闲不下来,把夕阳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我爱夕阳,用有限的生命,奉献无限的能量,笑迎明天的太阳升起/我爱夕阳,奉献正能量,给西边天际,布满了熊熊火焰。”(夕阳颂)。
因书结友,友情就像潺潺的小溪,隽永而久长;因书说事,故事就像醇香的美酒,况味绵长;因书阅世,人生就像四季的花朵,芬芳悠长。段俊庆几十年与书打交道,学书,用书,阅书,如今个人又出书,真的是老骥伏枥。记得在县上每次举办的征文大赛中,段俊庆总是不甘落后,积极参与,写出了多篇文章并获奖,在这一点上,我真的佩服他。有的老年人岁数大了之后,每天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跳舞,而段俊庆却把这些时间用到读书看书学习上,笔耕不止。他常常把自己的文章投寄到省市级报纸,在我担任《枣花》报主编的这些年里,他给我的印象颇为深刻,特别是有了手机微信后,他每写完一篇文章,总是先发送给我让修改,并择优刊登于《枣花》报上。

段俊庆出书也在情理之中,这本《枣乡轶事》已是他的第三本作品集了。记得三四十年前,许多人都是读书的,无论是忙于案牍、处理政务的行政干部,还是汗流浃背、谨慎操作的工厂工人,或是头顶烈日、耕作田间的农村农民,抑或是茁壮成长、努力向上的青年学生,闲暇之余都是读书的。那个时候人们大多思想单纯,没有太多的物欲渴求,生活比较单调,而书籍可以滋养心性,陶冶情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省报、省台、山西教育、运城地区报经常刊登我的通讯稿及论文稿件,本人多次被评为县模范通讯员和省台模范通讯员……”。从段俊庆的这段话中,不难看出,他很早就从事创作了。所以说,出书是他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是他的真情付出,我真的替他感到高兴。
回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当走过一定的人生历程,回首往事,那其中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都是人生积淀的财富。段俊庆先生用文字将这些过往经历、内心情感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衷心祝愿段俊庆先生越活越年轻,期待他更多的作品问世。
是为序

作者简介
郑天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枣花》报主编。个人出版有《摘下满天星》《乡音乡情》,主编出版了《行走稷山》《沧桑稷山》《枣乡枣香》《创业故事》等十多本书籍。

主播简介
赵素琴:网名,心如止水。原同煤集团企业电视台新闻主播、喜欢音乐、热爱诵读,读书之于精神、运动之于身体。朗诵恰恰又丰盈了生活,惬意之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