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世界教育重归理性 83
文/三木秉凤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字占据着诸类文化的中心,是各类文化本质的高度概括,这个字就是“道”,道与德联袂,就是道德,道与义联袂,就是道义,道与理联袂,就是道理,而道与魔相斗,则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魔之争就是道术之争,魔术再高也受大道法则的控制。道作为修行的目的, 昔日成为王公大臣文武志士及修仙做佛者共同的追求目标,佛家有佛道,儒家有中庸之道,道家则干脆以道设教。其它,在政治上有道布天下之王,也有失道无道之君。当然,在商言商道,在军言兵道,《易》有易道,医有医道,在世言人伦之道,在天言自然之道,道就这样无处不在。

“道”是什么?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都以修“道”、闻“道”甚至得“道”为先。故《劝学》篇对师之定位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人不过是大道运行中的一粒尘埃而已。

道在何处?大到天地宇宙,小到微尘量子,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无不依“道”而行。 古之有言,文以载道,大道之理其实已被先贤诸子蕴藏于文化之中。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实际就是“道学”教育。不管古代何种文化,政治、医学、军事、宗教艺术等,只要一门深入,专心致知,持之以恒,皆可入道,然一旦悟道,便会触类旁通,天下万事豁然开朗,因为大道的本质及其规律是一样的。所以,道性教育就是文化教育,也称之为旧文化教育。
百年前新文化运动后,东方出现了一种新式教育,这就是“知识”教育,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口号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什么是知识?如果说文以载道中的道是对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诠释,那么知识就是对事物结构及其应用的认识。对于事物而言,文化讲述的是灵魂,知识传输的是形体,这是“道”与“术”的区别关键!而知识通过信息来传递及库存。文化、知识、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而别样洞天!所以“道”体现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故而道是无形的,道以“理”的形式布施于“文字”之中,故称之为“文化”,故“道”为事物之灵魂,而对事物的认识及其应用就是“知识”,中国古代称“知识”为术数,术为事物之枝叶,故“知识”所言为事物之形体。

文化之道为根本,知识之术为末节。 古人将文化教育称之为大学,将知识教育称之为小学。故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什么是“善”,《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故,善为万物本性之源。这里的“善” 不是善恶之善,而是超越“人间善恶”的自然本善!而这自然本善就是道的本质。

文化教育让人在理性中安祥仁爱!知足常乐,知识教育让人在欲望中“跟着感觉走”,望眼欲穿。中华文明的核心基础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绵延基础是以道御术!而中华文化所承载的主要思想是大“道”之理。而今知识教育主宰世界, 当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处于隐退的时候,中国在全世界率先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曙光从东方照亮。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一个背负着人类的灵魂,一个背负着发展的形体,没有灵魂的形体即是“行尸走肉”,而失去形体的灵魂则是“游魂野鬼”。所以说文化教育与知识传输,人类期待着两者能在不偏不倚中同台共舞,共同谱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公司
作者/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份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荣获多家平台参赛拿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