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诗三首
文ll东炎
古人将“九”等单数定为阳,“九”为阳之极,故阴历九月初九曰“重阳”,以节日称即为“重阳节”。按风俗讲则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老人节,不一而足。唐以后,重阳节渐成为文人雅士集会饮酒、登高吟唱的喜庆节日。今年阳历10月25日为重阳佳节,为应节庆,特涂几首小诗以寄怀。

(一)
西风重九菊花妍,畅意登高寸自宽。
秋影江涵雁飞去,烟霞云映月沾寒。
每逢佳节思相聚,休嗟繁华过往连。
再会明年谁尚健,无心昨日乐今天。

(二)
酹酒重阳臆万千,相思秋节是情缘。
胸中一片亲朋暖,世上几多新雨甜。
人老常怀桑梓记,心闲顿悟泰康安。
此时放眼云霄外,过往飞鸿岂忘还。

(三)
重九天清气象新,阳光普照露珠沉。
登山一览茱萸会,高处遍插寿考人。
金桂飘香香愈远,秋红招梦梦遗尘。
送还云外谁相守,爽意长留兄弟亲。
附注:此诗为藏头诗,聊戏耳!诗中“寿考人”为菊花别称,也称寿考客、延寿客、延龄翁等。

东炎教授 简介(百度下载,有可能不全)
东炎,196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自愿支边。宁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全国古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宁夏语言学会理事,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教授,宁夏教育科研所研究员等职。
主要研究语法学、训诂学、逻辑学。出版著作12部,《古代汉语专题讲座》、《古代汉语标准化试题库》、《形式逻辑教程》、《二十四史精华译注》等。其主编的几部教材在全国50多所高校使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谈训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正文训达例说》、《玉与中华文化》、《蝉文化探微》、《训诂与语法述略》等十余篇曾获国家级学会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次应邀前往日本、台湾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