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新韵)
何日清莹可见
(藏头步韵)
韩明华
信步西堤。玉带桥上远眺,风光如画。追忆铁窗岁月,恍如隔世。
人至未惊山鹊,
生平独爱鸣蝉。
如斯菡萏比华年,
梦里残荷一片。
无限风光桥上,
可怜万寿山前。
奈河依旧在身边,
何日清莹可见。
一九八〇年六月
(藏头的文字)
人生如梦 无可奈何
【注释】
(1)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步虚词》《江月令》和《壶天晓》等。双调五十个字。唐五代本为平仄韵,异部间歇,宋以后则上下阕各用两个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相传取自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
(2)西堤 在颐和园昆明湖的西部,清乾隆年间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建造。堤上有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合称西堤六桥。其中的玉带桥最为著名。
(3)玉带桥 颐和园西堤六桥中唯一拱券结构的石桥。建于清乾隆时,光绪时重修。拱高而薄,轮廓具有流畅挺拔的曲线。桥身和桥栏选用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洁白似玉,宛如玉带,故名。桥下为玉泉山泉水注入昆明湖入口处。
(4)鉄窗 安有铁栅栏的窗户,借指监牢。
(5)恍如隔世 好像隔了一世,多形容对时间的变迁、事物的巨大变化的感觉。
(6)菡萏 荷花的别称。
(7)万寿山 在颐和园内。燕山的余脉。传说曾有老人在山上凿得一石瓮,因名瓮山,山前的湖水称瓮山泊,又名西湖。1750年,乾隆为庆祝母亲的六十诞辰,在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瓮山改为万寿山。
(8)奈河 宗教、迷信所传地狱中的河名,其水皆血,腥秽不可近。
(辛弃疾原韵)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韩明华简介:1944年生于山东荣成,曾任《中国航空工业史丛书》《医药养生保健报》和《保健时报》编辑、记者。
《西窗夜话》《景山放歌》《韩明华诗词》和《掩卷心语》是其先后问世的四部著作。
《韩明华诗词》是其60年的诗词创作,共遴选了251首。题材广泛,情感真挚。有其跋涉奋斗的足迹和漂泊流浪的惆怅;有共和国历经的凄风苦雨和振兴腾飞的豪迈。
《韩明华诗词》采用现代汉语音韵,格律严谨。《七律.长城感怀》《水调歌头.游西堤》等8首诗词,在“中国梦之歌---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华鼎奖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诗词精英奖。
一九八〇年,韩明华开启了中国诗词创作“藏头步韵”的先河。
二〇〇六年,韩明华将《岳阳楼记》谱曲,演唱,史无前例。
韩明华
电话13661091253

网名:梨花春带雨。中共党员,曾在企业担任副总经济师、工会副主席等职务。本人性格开朗,大方直率,自幼喜欢京剧、舞蹈;酷爱旅游、读书、朗诵、话剧等;退休后 曾经在朝阳区教育学院系统学习主持人和朗诵。参加过《北平的黎明》话剧演出。现任 晨星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并担任多家平台的主播 。
“芃芸国风”主播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