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乡 荷
文/葛国顺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脍炙人口,我不知读过多少遍,上学、招干考试都用作范文精读,熟到出口成诵,几乎可以一口气背下来。我崇敬大文人笔下婀娜多姿的荷,跃然纸上,犹如一幅美丽壮观、栩栩如生的风情画,每每吟诵,便激起对家乡荷塘无尽的遐思......
我老家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腹部,那里地势低洼,农田与水面几乎相平,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家乡有成片成匡的荷田,每到夏季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一抹荷影,一捧清香,一汪荷塘,飘满星星点点嫩绿的荷叶,把家乡点缀得清香四溢。

六月荷醉人。进入盛夏,晨光熹微,静谧得让人觉得有些迷离,水清得滴出翠来,叶绿得涨出油来。无垠的荷塘里荷叶如盖,荷田荡起阵阵碧波,像一望碧绿的海洋。荷花在荷叶的呵护下,羞涩地绽放,一阵风飘过来,荷香缕缕,置身其中,怎不让人为之如痴如醉?荷有野生与种植的两种,随着沤田变旱田,农田林网化的变革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野荷相对少了,种植荷藕成了一种产业,将农田匡起来注水种植的有之,荡滩围垦种植居多。荷藕生长极其旺盛。春季将藕种栽植下去,就四个多月的时间,水助苗长,到盛夏六月间,“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般半人高,便亭亭玉立,微风中,似少女手中的一把临风的碧伞。那秀美,水一般灵动,水一般柔顺,真正的“回峰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时而下乡坐着小船荡漾在清悠悠的荷塘水面上,两边都簇拥着碧绿的荷叶和红白相间的莲花,仿佛融进一道无尽的画廊。最为感人的莫过于七月莲花了,正是赏荷的最佳时节。微风中带露的荷花正以她那超凡的仙美,出水芙蓉般地展现在蓝天白云下,粉红色的花瓣,金黄色的沁蕾,莲花儿开得那么冰清玉洁,那么纤尘不染,真有“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的意境。那是何等地富有诗意和光泽的景致啊!

雨中荷难忘。盛夏时节,老天如小孩的脸似的说变就变。轻柔的雨雾中,荷叶舞动绿水秀,似踏歌起舞,似仙女飘然下凡,高贵而美丽。扯不断的雨丝敲打着荷叶,发出了嘀嘀嗒嗒的声音,像千百年的琵琶曲,浪漫的犹仿弥漫了整个荷塘,仿佛能将人穿透似的;粒粒水珠,晶莹剔透地在荷叶上滚动、滑落......煞是好看。雨后的荷叶更添了一些妩媚,每一张荷叶都无一例外地捧着一团雨水,似荷叶的眼睛,活了这片辽阔的绿。诗人杨万里曾形容:“却是荷花跳雨,散落了珍珠还聚,聚着水银窝,泻清波。”我曾记得在乡间上学、工作时,无数次,在雨中路过荷塘边,也曾信手摘下一片荷叶顶在头上,用手摁住,赤着双脚,在乡间泥泞的小道上狂跑,躲过阵阵雨水的浇注。有时尽管风大雨急,一片荷叶难以遮掩,身上仍然湿漉漉的,看着茂盛的荷塘,可见荷农丰收在望,我的心里也充满着开心和快乐。

夜晚荷诗意。皓月当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的叶和花蕾上。荷塘朦胧,晚风吹拂着水晶般的荷,银色的水光洒满了整个荷叶,正是“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霎时,蛙声阵阵,可爱的蟋蟀、不知名的小虫,一起奏起了荷塘月色的交响曲,为宁静的夏夜平添了一丝清爽,一丝幽意。荷花的香气久久盘桓,眼中的香气渐渐逸去......
漫步在家乡荷塘边,虽然早已是物是人非了,美丽的荷塘好似依旧静静地卧躺在身旁,儿时的情趣摇曳在永远的记忆深处,浮想连翩......史上有许多文人雅士咏荷的诗句,然而,我独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认为这样的意境既辽阔深远,大气磅礴,又蕴涵着清风朗月般的清净与幽深,是我心仪的景色和感受。

著名画家张大千说得好:“赏荷、画荷,一辈子不会厌倦。”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有这样的描写:“人们喜欢荷,喜欢它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它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是的,不谙莲韵,难入高雅境界。人的一生,总免不了无数烦恼和迷局遭遇,红尘熙攘,世事纷扰,万物皆如梦一场,虚幻之间转眼幻灭,而诸多烦恼皆源自过于虔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能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精神境地吧。正如莲花瓣上的水珠,清澈、透明,不染一丝尘俗。

我一农民子弟,从文从政几十载,路漫漫兮,一路坎坷一路歌,像莲那样从不轻易自卑,面对烦恼挫折和迷局遭遇,始终坚守信念,一往无前,执著追求,从不轻言放弃。席慕容曾说过,莲的心事,无人能懂。人的生命是极其短暂的。正如世间万事万物中之荷,在她盛开的那个瞬间,生命的美丽已开始走向凋零,但她一刻也没有放弃绽放的光亮,因为在这浩淼的荷荡里,她是不孤独的,她的生命还可以通过莲蓬的形式得以延续,那是她孜孜以求的正果。我所认识的莲,并不完全得益于淤泥有机物的滋养,也依赖夏季高温和充足光照提供“光合作用”,荷莲的绽放是对空气、阳光拥抱与吸取淤泥养分的积淀。

莲花荷叶蓬勃上扬的姿态,不惟张扬精神的向度,是丰富生命的博取。莲“出淤泥而不染”,谦谦君子常以此喻己洁身自好,不问尘世繁杂仍可独善其身。我崇尚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更欣赏荷叶不肯腐败的气节,栉风沐雨,巍然屹立,那何尝不是执著唯美追求的诠释呢!

葛国顺,笔名草页,1954年7月生于高邮,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文艺创作研究会理事。擅长随笔、散文、言论、歌词和论文写作,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电台和网络媒体,多篇作品在省内外获奖。2016年4月结集安全文化作品集《安监之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个人散文集《生活如歌》(上海文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