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江,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滔滔南来,汩汩北去,穿山越岭,奔腾不息。
湘江北去,直至洞庭,这一路更是江行千里,水润万山,无论是四季更替,天变冷暖,那碧水蓝天、轻舟白帆、枫红竹秀、猿啼莺唱的景致终会掠过眼前。
受世人敬仰的韶山,因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出生在这里而名扬四海。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山坳,群山怀抱,峰峦耸峙,松青竹翠,田园如画,山水成趣。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邵乐,引凤來仪,百鸟和鸣。又传“邵氏三女得道于此,有凤鸟衔天书到,女皆仙去。”韶山因此得名。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韶峰,云天相映,峰挺山秀,蔚为壮观。滴水洞、虎歇坪、八景屏等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既透着几分神秘,更显现着湘南景色不同凡响的绮丽秀美。每天从世界和全国各地前来韶山谒拜的游人不计其数,人们一方面敬慕于伟人的圣洁伟大,另一方面也被韶山冲那迷人的景色所倾倒。
作为湘水独秀的张家界,更是以谷显幽,以林见秀,以峰称奇,风光无限,韵致如诗的绝美之地。3000多座奇峰绝巅,如人如兽,如器如物,神形兼备,韵味无穷,素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美誉。
五岳之一的衡山,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佛、道两教并存的人文景观而名扬天下。登临衡山,满目皆景:修竹翠柏,终年碧绿;奇花异草,四季飘香。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月、冬赏雪,真是南岳独秀,不虚此名!
此外、凤凰古城、橘子洲头、岳麓书院……都是处处山水绮丽,如诗如画。倘若是春暖花开的四月,仅凭那长沙城外沿江一线,盛开着一朵朵白色小花的香樟古树和随风飘来的淡淡花香,就足以让人心醉的了。更不要说,那千里湘江,赤壁如霞,白沙如雪,垂柳如丝,樯帆如云的潇湘八景绝美景色。


湘水独韵,韵在山水!
“岳麓一樽酒,湘江万里秋”,湘江之水浩浩淼淼,每一滴,每一粟又都承载着千百年来湘江儿女的才情诗赋,千古绝唱!
纵观一部中华史,古往今来,多少才华横溢的湘江儿女从湖湘文脉中脱颖而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有多少贤者骚客在此挥毫泼墨,留下千古诗篇。
“摄提贞观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大诗人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由此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被誉为“楚辞之祖”。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屈原,一个虽身为贵族、士大夫的诗人,却能“出污泥而不染”,为了自己的国家、人民和自己的理想、信念,愤然高歌,将忧国忧民的抱负和爱国情怀尽情挥洒在江河之上,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完成了震古烁今的千古绝唱!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胶如皓月窥彤云。高丘寂寞悚中夜,方荃零落无余春。古玩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鲁迅先生赠给日本友人松元的这首《湘灵歌》,字里行间都依稀可见他所敬慕的诗人屈原的魂魄和风骨。作者诗写“秋象”,整首诗皆为一派肃杀的秋色氛围,这正是对当时中国政治氛围的暗喻。首句“昔闻湘水碧如染”,暗点一个“秋”字,但“昔”时的秋天是美丽诱人的。诗人在接下来的诗句中用了“今闻湘水”,便用一个“闻”字,将今昔湘水做了鲜明对比。富有诗情画意的“碧如染”,一变而为怵目惊心的“胭脂痕”。这一变化,就连正在梳妆打扮的女神湘灵也没想到。“胶如皓月窥彤云”,一个“窥”字写出了湘灵惊骇的神态,她简直不敢正视惨烈的景象。诗人除了写湘灵的神貌,还在于说明:阴云不能毁损皓月的皎洁,比喻革命者的精神是摧毁不了的。全诗借湘灵的形象,抒发了作者悲愤的心情,表达了一位爱国诗人爱憎分明,不惧黑暗,坚持正义,向往自由的崇高情怀。


湘水滔滔,诗情悠悠。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传承下来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优良传统,除了鲁迅先生之外,还有一个现代诗人,忠实地继承和发扬广大了这一优良传统。这个诗人就是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沁园春.长沙》是1925年晚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头时所作。此时的毛泽东,面对湘江之上绚丽多彩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不觉豪情油然于胸,慨然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韵致绵长的诗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似乎那给予了古人以博大情怀和非凡才情的湘江之水,也赋予了伟人毛泽东志存高远情感热烈的胸襟和才思,竟如此驾轻就熟地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诗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一腔豪情。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曰:“模山范水,诗人常事”。伟人毛泽东文盖古今,笔惊鬼神,他写诗作赋,大气磅礴,直抒胸臆,又不像古人那样,一味地寄情于山水,而总是超乎于山水之外,借山水来呈现一个伟人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想,寄托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深情眷恋,抒发自己跋山涉水的壮怀雅趣,进而表达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崇高理想,展现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不惧艰险攻坚克难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其意境之深远,气势之磅礴,诗韵之隽永又恰似那湘江之水,风光无限,气象万千。
湘水独韵,韵在诗文!


作者简介:


李杰,中国中铁一局集团(已退休)。


《三湘文学杂志》关于举办首届“三湘文学奖”的通告
为繁荣诗文创作,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和扶植文学的新生力量,三湘文学杂志决定举办首届“三湘文学奖”,现将具体事项通告如下:
一、参赛形式及对象
“三湘文学奖”,以“三湘文化”为主题。三湘四水,物华天宝,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喻;热土潇湘,人杰 地灵、英雄辈出,不负“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盛名。
“三湘四水”一词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无论是媒体还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都爱用“三湘四水”来代指湖南。不过对“三湘四水”一词也有很多种提法与解释,“三湘四水”中的“四水”一般是指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条河流。从三湘文化中发掘向善向美向上的精神,题目自拟。
面向喜欢文学的所有作者,不限年龄,不分民族,不分学历,以文为本。
二、参赛方式
以原创作品首投,一旦发现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现象,即取消参赛资格。
三、联系方式
参赛作品注明通联,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和作者简历,以裸诗(一至五首,总行数不超过三百行)、文章(一至三篇,每篇两千字以下)或电子文档的方式按文体的种类发送至:
散文邮箱:
1130493187@qq.com(雷响玲)
小说邮箱:
389770404@QQcom(周丹)
诗歌邮箱:
2047744654@qq.com(岳小宏)
四、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传奇故事》杂志社
《三湘文学》杂志社
2.媒体支持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湖南经济报新媒体中心
3.承办单位
《三湘文学》编辑部
4.评委
李发模,著名诗人,原贵州省作协副主席
王大煜,《传奇故事.校园文学》总编
刘川,《诗潮》主编
文翊,《粮食科技与经济》执行总编
刘占龙:部编版《伴阅读》语文素养教材72本副总编
袁理鹏,部编版《伴阅读》语文素养教材小学分册主编
廖小祥,《邵阳晚报》总编
刘华,《遵义晚报》总编
冬箫,中诗老总,徐志摩诗歌奖评委
梁尔源,湖南作家协会专委,湖南诗歌学会会长
王晓波,中山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席
总策划人,邹中海
执行策划人:释圣静
秘书长:彭振起
五、奖项、奖励办法及其它
一等奖两名
二等奖三名
三等奖五名
优秀奖十名
入围奖二十名
1.所有参赛作品都放到三湘文学杂志公众号上展示。
2.获奖作品在三湘文学杂志上或合作的杂志媒体上重点推荐。
3.成为三湘文学或校园文学杂志的签约作家。
4.颁发获奖证书。
5.作品质量、浏览量、点击量等都将作为评奖的辅助依据,举办方有最终解释权。
六、征稿日期
自2020年10月8日至2020年11月8日止。
本次赛事经费,由三湘诗人王建军先生独家赞助。
一一三湘文学奖大赛组委会
2020年10月6日


编辑:雷响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