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就家风建设,洛宁县纪委工作人员到底张乡中高村与基层干群座谈,了解基层家风建设现状。
面对面交谈,了解农村家风
中高村是先烈李翔梧的故乡,为传承红色基因,2017年底张乡党委、政府在此建设了洛宁县底张革命老区纪念馆,经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我市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倍受社会关注。据了解,李翔梧出生于一个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正是受家风熏陶,李翔梧从一个山村的小男孩成长为一名坚定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1907年出生的李翔梧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其父李书显重视教育在村创办三余学校,免费传授贫困子弟认字读书,1922年在送侄儿到洛阳读书时病故,其母雷聪是位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家庭妇女,在村中很受人尊敬。可以说是父亲给予了李翔梧启蒙教育,母亲教给了其做人的道理,才使他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正是在其家风的影响下,中高村李姓家族在抗战期间就有八位共产党员,李翔梧本人和妻子刘志敏、弟弟李翔云为了革命奉献了年轻的生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唯一不变的是良好家风的传承。由烈士母亲抚养成人的李宗明一生节俭,为党操劳,待人和善,先烈的孙子一一李宗明的儿子李智民虽处高位,但平易近人,艰苦朴素,这都是家风传承的结晶,中高村党支部书记李超林这样说。
在纪念馆了解李翔梧的成长
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着村风,中高村也正是在先烈家风的影响下,民风纯朴村庄祥和,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全村群众一心向上邻里友好,互爱互帮跟党走已成为村庄的村规。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部署,建设好中高村家风家训馆和村史馆,不断弘扬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先烈精神,中高村村委主任郭书平这样说。
展出的实物体现了…
作为我县重要的老区乡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目前已建成并开放的家风家训馆两家,中高村家风馆已完成资料的收集和馆舍的确定,即将开工建设。
位于礼村的家风家训馆
侯峪村家风家训馆
(底张乡/刘丰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