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院四季有笑声
文/侯祺田(大同)
天道酬勤人兴旺,点点空间利用上。
夫妻携手持有业,小院四季有祥光。
农家肥料沤制好,每年开春动手早。
忙前忙后防虫害,满院香气贵客来。
庭院植树有绿荫,苹果甘甜品质新。
鲜美红枣真秀气,营养夫妻家喜庆。
晨起疏土夜浇水,定期施肥修剪接。
春光秋色群蜂舞,珍品让于众人偿。
枣树高高果树旺,相互搭配家业旺。
纵横交错好采摘,四邻八舍笑脸扬。
但凡深秋霜似刀,果树落叶亦风骚。
坚枝俏立真本色,紫燕明春喜归巢。
节令巡回华夏事,劲风吹落枯树枝。
岁月轮回有规律,晋北多情吉祥地。
( 大同云州冬日即兴)
时光飞逝又一春,岁月荏苒歌又新。
春花秋月冬始至,硕果残招雪雾隆。
四季轮回皆新貌,自古悲秋有缘由。
纵有豪情实力在,奈何苍天远人间。
云遮雾绕桑水浑,采凉积雪恣意横。
老树新枝无区别,恰恰严冬意识浓。
当日祝福农妇饺,历史演变礼仪纯。
会上会下谈脱贫,枯枝残叶识分明。
东方欲晓霞满天,独自起身上南山。
俯首北望云州城,路上行人炊烟中。
雾锁天朦晴空远,美景空前隐成仙。
清茶溢香与松品,性本散淡超然人。
昊天禅寺化烦恼,人生沉浮依常情。
胸有大千众生相,轻拂长袖心欢畅。
最是雁高赏绝唱,挥笔成文众妖忙。
何时静心封檄笔,云开雾散太阳出。
望向长空皆冷刀,樱枪何惧雪人高。
采凉山头百草枯,桑水岸边无新草。
舞罢山水抖彩霞,如椽兼毫大书作。
敢问苍天笑人间,雅士不食人间烟。

(云州见闻实录)
云海深深绿意浓,州治区划景不同。
无论山川沟壑口,德有伟业颂奇人。
大梦初醒生态美,道路尽是游客影。
有说有笑花丛醉,痕踪遍踏脱凡尘。
寒风正烈尘土飞,秋粮入仓难变现。
仰天长叹愁学费,脱贫攻坚谁理会。
醉卧南山品奇门,市开人家足难行。
苛严无据凭笔录,究竟纸上脱贫人。
村内扬柳早枯萎,街巷移栽油松来。
单株腕粗九百八,不知将来什么价。
初冬时节寒意来,云州街头人徘徊。
往返尽是素衣人,表情呆痴神态冲。
夜深人静灯昏暗,马路牙上送衣裳。
可怜西风摧残柳,御寒行人暖心肠。
扶贫济困莫清闲,精准良策多勤勉。
家居改善衣食丰,百姓富足日子甜。

(秋游地藏寺随笔)
题记:秋高气爽,景色怡情,正是郊游好时节。晋北大同地藏寺久历兴废,目前又重修。愚笔过去修县志时曾来此实地拍照,并逗留数日走访周围年岁老人及方圆智者。日前因事前往调研相关情况,复又留步几日。睹物思情,观之记之以慰自心。
( 一)
曲径迂回成历史,水泥路通寺前亭。
信步漫坡临地藏,道长云游去何方。
忘情山水远郊外,沟壑两边草药材。
人生得意须脱俗,清心静气自然来。
二
崇山峻岭夹缝中,采凉余脉觅踪程。
晋北文化显真容,魏碑石刻入人心。
光阴催老旧建筑,旅游发展生机存。
一泓清泉入寺中,夜伴蝉音对月鸣。
三
石刻砖雕映眼帘,个中故事传千年。
人文关怀孝慈悲,典范风骨今忧在。
天晴云碧心潮涌,秋高气爽寺前景。
先贤求真本色性,后辈放眼敬长空。
四
曲径通幽禅声起,珍稀草药锁山中。
清风拂面结伴寻,每临庙宇赏风景。
偶有香客惊飞鸟,不恋红尘自逍遥。
位卑如草心高傲,普渡众生赤诚心。
五
秋阳高照景致好,驻足山林赏妖娆。
心中有爱皆大美,渴盼世界大同来。
诸多往事倒口胃,宵小凡尘皆鼠类。
面对自然抿嘴笑,放眼天地乐逍遥。

六
季节轮回风忧在,文人骚客诗成泪。
魑魅魍魉皆逃偱,唯有锋芒敢登台。
秋风横扫残枝坠,多情跃动旋律美。
铆足信心迎十月,宾朋相邀展未来。
七
岁月沧桑风雨多,相携山林沐晨阳。
风经云淡千秋美,何惧功名心忧伤。
苍松养眼挺且壮,扎根岩缝深处藏。
缤纷思绪抛脑后,微风爽快心舒畅。
八
己亥秋容初显露,嵯峨岁月风雨凑。
往事如烟云里飘,参悟人生稀客少。
功德原在手勤劳,贪念一起心浮燥。
百年真身纵寂寞,清修后世少烦恼。
九
采凉山脉有奇珍,灵芝百药相互生。
趋吉避凶治顽症,专注健康医道精。
可怜凡夫心态污,不识真容敬泥塑。
奉劝观音明智慧,普济世上勤勉人。
十
慈航太乙唇齿见,两殿和谐共一院。
周而复始灵气显,晨迎旭日乐无限。
感叹光阴且从容,躬耕福田修禅心。
曲高和寡立意远,唯有天籁寄豪情。

十一
太乙深处太乙宫,救苦天尊至高神。
心性慈悲济魂魄,赦免罪人渡超升。
可怜今人贪心重,只认金钱不勤奋。
敢叫苍穹驱恶念,唤醒凡尘开悟人。
十二
太乙观内春常在,清风拂面无尘埃。
岁月静好心不孤,浅笑世人斗心角。
追寻上贤徒步行,足迹无间万人颂。
青枝绿叶常相伴,时邀丽日明月好。
十三
世事迷茫多自找,凡心未脱心浮躁。
柴门青苔虽茂盛,心澄明镜万虑消。
最喜雅趣高朋来,清茶待客景致美。
曲径通幽寻百草,涤净残梦俗味俏。
十四
彩蝶纷飞金蝉鸣,酷热与我不关情。
祥云仙境锁幽谷,大山深处传笛音。
笔墨无痕留踪迹,铁画银钩树威风。
挥毫重彩意传神,丹青绘出世人心。
十五
历史文化古建传,白云下边太乙观。
铜铃宝顶琉璃脊,重书匾额在上边。
左右二神履职忙,相知相守无短长。
时光匆匆路漫漫,关注信众无早晚。

十六
三五知己相邀,风景十分美好。
一声长叹高歌,二句诗词成行。
四周回声嘹亮,恐惊仙人行脚。
六六大顺相随,百草助兴欢畅。
七上八下云绕,千山万水流光。
九洲民众同心,祖国繁荣盛昌。

作者简介:侯祺田【1963~】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务农从教企管经营修志立史著述留有清晰印记。1981年始发文学作品,己有350多万字诗词、楹联、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小说、评论、剧本及多领域论文见诸报刊与网络平台。受诗书画熏陶,谈笑有鸿儒;爱禅酒茶文化,往来无白丁。勤勉耕读文史哲,以文化人身力行。现山西大同某党媒工作。

《多瑙江南诗絮文化中心编辑部》
特邀顾问 夏风
特邀顾 问 维港泊人
诗歌编辑顾问 新
一分社社长 老孙
执行社长 兼主编 万海峰
二分社社长 岳利平
副主编 花香满楼
三分社社长 向日葵
执行社长 兼主编伊人溪部
副主编 和风细雨

总督导 虚怀若竹
朗诵部主任 荆棘
秘书长 云惔风清兼(英汉语翻译)
诗歌总监 彼岸之北
总编 金建民
副总社长 管玲玲
总社长 王佐臣
(多瑙江南诗絮文化中心)作者须知:
一:插图和音频来自网络。
二: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烦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谢谢!
★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江南诗絮发布。(不同意者,请勿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有违党纪国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江南诗絮无关,应由作者夲人,自行承担一切法律与经济上的责任与后果。特此告知!
投诉电话:
02166272798
02166269946
投稿热线:13386246069
联系人 尘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