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张涵自传[81]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81)》
[张涵自传朗读版]
文/张涵(韵娘·吉妮)
81.中国女排改写历史,郭店机场重见光明
想必小吴是泰安师专的高材生,所以才被分到名头很大的省航校来的,且她也跟我们一样,到来之前对航校充满浪漫想象和高端期待,到来之后很快陷入难掩的失望和巨大的失落。
郭店机场可不是电影里那种灯光旖旎、鲜花绽放的航校,核心任务就是跳伞训练和保障跳伞训练,自古既无办学念头也无培训计划,既没教室也没学生,以至于当年初来乍到的我不禁惊问“他们都不看书,怎么建设四化?”,而刘队长的回答跟他在我家劝我入队时说的水份一样:“体工大队也有学校,运动员们每天上课。”

没有直接对口的工作,小吴被放到政工科,跟我分管打字和阅览。科里坐不下六个人,她坐办公室,我坐阅览室。
程科长一看,两个小姑娘,一个外语初试状元,一个中文大专毕业,眉开眼笑:“好叻,你们俩搬到一个宿舍、以后一起教课怎么样啊?”
就是说,我再也不用为躲避噪音摸黑上楼了?!
就是说,以后我的复习就不再是复习,而是备课?!而且,我知道,教人知识、被人提问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
于是,小吴踌躇满志地备课,我豪情满怀地复习。
每晚饭后,我们挎着胳膊机场散步,然后宿舍背对背秉烛夜读。偶尔,一直对我凭借自学考上大学半信半疑的她会趁吃饭刷碗的闲暇谈天说地吟诗诵词,对航校人传说的我那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进行不露声色的验证核实。

她说“春蚕到死丝方尽”,我接“蜡炬成灰泪始干”。
她说“大腹便便”,我接“含情脉脉”。
几番如此,嘴巴金贵、很少夸人的小吴感叹:“别说,你这自学的中文,一点不比我大学同学差!”
我们于是成为朋友,准备共创航校文化教育新纪元。
“语言这东西,真的有意思。我们实习的时候哈,有个小女孩起来朗读鲁迅的《祝福》,情绪饱满抑扬顿挫,一口一个‘我真俊,真的!’笑的全班前仰后合,我也满眼是泪。”她跟我介绍教学经验。
我跟她讲,我以前的队友告诉我,她们同学,师专体育系毕业,第一次上课紧张,往操场上的学生面前一站就是一句“同学们再见!”整堂课一直念叨下课时千万不能再次口误,结果铃声一响又来了有一句“同学们好!”

我们乐得不行,一起大笑。笑完了,继续备课和复习。
人生机遇,叵测多舛。如果那年没有大阪女排世界杯,我无法知道自己的高考之路最后已经通向了哪里,但它很可能不会遭遇后来那个千钧一发惊心动魄的意外。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人生之路,没有如果。
十一月,正儿八经认真备课的两人还没走马上任,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已在日本拉开战幕。渐渐地但也是迅速地,报纸广播铺天盖地,中国女排全面霸屏。随着女排捷报频传凯歌高奏,全国人民的爱国之心和爱国热情陡然倍增猛然释放,一直没电不能看球的航校人也才终于忍无可忍,“赶快恢复供电、我们要看女排”的抗议电话终于打进省体委,体委的要电电话直拨供电局,电老虎闸门一推,持续一年每晚停电的郭店机场当天晚上重见光明!

于是,立刻,收发室那个已经蓬头垢面的电视柜又被前呼后拥地推到了后窗前,那台被深锁其中的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又在热烈的掌声中被隆重打开。于是,白天上班,大家对女排阵容之整齐、队员之靓丽、二传之稳定到位、主攻之无敌神威、主教练的大将风度以及昨天之战况如数家珍;每天下班,大家对当晚赛事、胜负预测、出线情况、最后结果分析预测满怀期待;晚饭之后,大家棉帽皮靴全副武装早早候在机务门前,并很快进入疯喊各种口号狠敲锅碗瓢勺的癫狂状态,以至我和小吴的宿舍已经搬到水房对面了,复习的思路还是常常被营房里那潮水般时起时落的鼓乐人声所干扰或打断。
这样令人紧张、激动和疯狂的赛事带给一个前专业运动员的吸引和感动,远超那些不曾体会运动生涯之残酷和赛场获胜之情怀的同事。所以,常常,不知不觉,往事重现:那个不会跳高的一年级小女孩,那个不会弹跳所以跑到篮下就抱球站住的小姑娘,张翠的中线高手,徐娟的后场远传,我和李杰那快速流畅名闻遐迩的“二龙出须”,华子那无敌的篮下强起,尤其金花那惊艳全场的旱地拔葱式断球以及中和街小学女子篮球队全体队员那熟练的前后左右、正手反手、上手下手、快速运球、单手传球、掩护补篮、拨球盖帽,还有因命运不公而精神恍惚生疏不辨但唯一能够认出的就是我这个“被他带着练了体育所以被他害了”的学生的孙宪寅老师……

但我不能去看,也没有去看。高考结束之前我不能缠绵旧事,承诺兑现之前我不能多愁善感。前路漫漫,激流险滩,就像当年长跑,就像曹刿论战,气可鼓,但再而衰三而竭,我不能东张西望,更不能优哉游哉,我必须克制自己,抵御诱惑,放弃所有能放弃的,一口气坚持到最后胜利。
女排话题一直持续到次年春节,上课之事也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全民陶醉和庆祝中他不知我不觉地不了了之。
本来工作就不忙,后来又一个人的工作两个人做,现在课也不用背了,更显出几分无所事事,而整天坐在阅览室看书,不但让我感觉羞愧,时间长了也难免不会有人再到体委对程科长和政工科,反映告状提意见。

我想起程科长那句“有困难,可以提出来啊”,我想到了脱产学习。
“你报个班,我好有个理由帮你申请。”程科长说。
当即翻遍所有报纸,我选定了23中。它的高考辅导班已经开课,还可报名,脱产最快。
程科长将我的脱产申请层层上报。一个多月,体委的批复终于下来:可以脱产,但工资减半,每月二十。
这个,节约着吃,我应该不至饿死,但我之前想的,可是全工资脱产!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自传作者张涵女士出售同名百集网剧、40集电视、单集电影剧本《独木之桥》,协助售出,两成致谢!行业淡季才是事业良机,资源共享方能合作共赢!欢迎联络,共赋新篇![握手][握手][愉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