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散文)
文/唐盛明
大上海有条南京路,儿时看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连环画,方才知道。长大后,乃至在市直机关工作,曾先后三次到上海考察学习,皆因时间或行程安排,往往只游览外滩和东方明珠,几乎每一次都与南京路失之交臂。好在这个暑假,小女儿刚刚小学毕业,我带她来到杭州看望大儿子和小孙子,也顺便开阔一下她的眼界。恰逢周末,儿子说陪我们坐高铁到上海看看。好呀,我正想去逛一下南京路步行街呢。
蓝天白云,阳光渲染。中午之前,我和儿子、儿媳、小女儿等,从河南路口走进了南京路步行街,在街口看到一堵赭红色的大理石,雕刻了“南京路步行街”六个金色大字。两边高楼大厦构成了莽莽的森林,街道俨然是一条宽敞的河流,行人则像潮水一样不断地汹涌。据资料介绍,南京路步行街东起河南中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033米,以4.2米宽的“金带”为主线,采用抛光印度红花岗岩,来提高商业街整体光照效果,除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设施,如坐椅、问讯亭、广告牌、路灯、电话亭等,并矗立一些颇具上海生活气息的铜制雕塑,还设有许多个造型各异的花坛。
我们一行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却很少进出商场,一个目标就是想看一看南京路的大致模样,感受一下这里的热闹氛围。忽然,小女儿抬头指向高处:“爸爸你看!”我和儿子也跟着仰望,哇,五星红旗!是呀,在“金带”中间那一排灯光柱上面,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地耀目!这时抱在儿媳怀里的小孙子似乎也看见了,整个身子乐得蹦了几下,一双小手竟然拍了起来。再看街道两边的高楼大厦,全都挂满五星红旗,于黄浦江吹过来的微风里高高飘扬!呵呵,我顿时联想到大上海解放时,南京路升起的第一面红旗,还有各个历史时期张挂的那一面面五星红旗……
这飘扬的五星红旗,为南京路带来了光明。1949年5月,大上海宣布解放。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内卫一团二营八连随大部队进驻上海,将第一面红旗插上了南京路口的高楼,并承担起南京路、外滩等巡逻执勤任务。曾记否?在100多年以前,南京路还是一条小巷,后来殖民者为了扩大租界范围,修建成了内是花园、外是跑马场的娱乐场所。1865年,殖民者正式命名该路为南京路,且由东向西不断延伸扩展,商业街也随之兴建。南京路曾经为殖民者的租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赶走了殖民者,让它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看,那一座醒目的大理石群雕,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的“南京路上好八连”,早已成为南京路乃至全国的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
这飘扬的五星红旗,为南京路带来了希望。南京路过去作为上海最早最著名的商业街,将百货公司与其他餐饮、影院、赌场、杂耍场等业态融为一体,两侧商厦鳞次栉比,繁华异常,交织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南京路还是早期的跑马场和著名的娱乐场所,更是观看“宝马香车”和欣赏“笙歌夜谱霓裳曲”的最佳去处,虽然是万商云集,却也充溢着某种消极与阴暗之气。新中国成立后,南京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介福商厦、华联商厦、广电大厦、轻工大厦、上海商城、锦沧文华大酒店等,现代化的大型、高层建筑,使南京路更加绮丽繁华。曾经在南京路工作或者到过南京路的人们,每当清晨目睹着五星红旗从商厦冉冉升起,心中一定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这飘扬的五星红旗,为南京路带来了繁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市政府决定兴建南京路步行街,至1999年9月20日,建成了第一流的现代化南京路步行街,不仅集“购物、旅游、休闲、商务、展示”等五大功能于一体,还具有“万国商品博览会、繁荣繁华不夜城、购物天堂欢乐游、两个文明大窗口”的四大特点,并集聚了数十个中华老字号旗舰店,享有“中华第一街”的美誉。而南京路步行街管理机构,对各大商厦升挂国旗作出了具体规定,通过这一举措,使南京路步行街充满勃勃生机,展现出它百余年不落的繁华。
这飘扬的五星红旗,为南京路带来了自豪。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给南京路步行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矗立在街道两旁的欧式建筑、俄式建筑和中西合璧的建筑构成了海纳百川的建筑风格,百年老字号门店与现代时尚的商铺比比皆是,五光十色,奇特别致,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若悠闲散步其间,即可领略各种风情之美。据悉,平时每天接待海内外游客约100万人次,节假日可达200万人次,最高的一天有300万人次。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各大商厦除继续升挂国旗外,“金带”中心位置的灯柱上方并排悬挂五星红旗,不但令上海市民感到自豪,而且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纷纷驻足观看。
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在各种霓虹灯的映衬下,步行街各具特色的建筑显得美轮美奂。我和儿子、儿媳、小女儿等,就近于南京路步行街一家特色餐馆吃了晚饭,准备赶往外滩去观赏夜景。当我们回过头再看步行街,那一排飘扬在霓虹灯下的五星红旗,更加妩媚动人。这时,从步行街那边传来了高昂激越的《红旗飘飘》歌声:“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
嗬,飘扬在南京路步行街的五星红旗,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唐盛明,湖南永州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学会、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省诗词协会理事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闲暇间,喜寄情山水,涂鸦文字,于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首),多次获全国性奖项,作品亦入选多种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