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雨荷塘
文/陈金凤(重庆)
寒潭夜雨声声寂,
魅魅残荷乱横陈。
柳岸桥头飞鹤影,
疏风送客浪频颦。

第一章 引导
许多作家不再写关于我和我们,说业界流行第三人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放在她,他,它那里,才不让人突兀。其实,不用说也知道,没有深刻的领悟也就是无病呻吟。故而,还是从我写起。
我们生在相同的世纪,不同的年代,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不尽相同。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零年代,甚至零零后的我们,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诗,是我们这群人生命里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生活给了多少教训,有多狼狈窘迫,抱着一颗正能量的诗心,往后的路不会难行;亦或你是富有的清闲的,洋房花园一应俱全,如若没有大海的容人之量,也仅是小格局的一隅。有的人利用他人的善良,窃取自己的利益和方便;有的人甘于奉献,不问得失,大家开心为宗旨……我们延续古体诗的格律,韵染现代诗的灵魂,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将每一阙词赋予生命的深刻。
每一片树叶从鲜活至落幕,细微绽放的春天,火热的夏天,归根于金黄的秋天,化作春泥为冬雪酝酿下一年春的勃发。每一滴水,蕴藏着无穷的魅力,时而温柔,时而狂野。既有滴水穿石的勇气又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微风拨动的心弦,揉皱眼眉泛起的轻轻涟漪……这些不经意给我们灵感,将所有感动写进字里行间。
大多情感问题,皆因拿得起,放不下,我是,我们亦是。心给了谁,要得到谁,人生若如初见,完美的结局定是步入婚姻殿堂;可又有多少深情被辜负,平行的线怎会有交集。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哪来的将心比心,感同身受。爱上一个人,没得选只爱好的一面,既然爱需要磨合,是折磨也是沉淀。我深信男人与女人之间真的还有爱情,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那是少数人的执着。可又有多少人仍在坚持同样的执着?我们有。古稀之年,回眸一眼,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金婚诺言;:历经磨难,始终如一守着心里那片净土的中年;徘徊于七年之痒,进退维谷的青年……。
我们是平凡的普通人,从事各种行业,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内心的骄傲,挤出有限的时间。五斗米不多,却可温饱,世界那么大,无处不飘着铜臭的味道。一首诗换不来一瓶醋,一阕词得不到黄酒的青睐。我们勒紧裤带只为一杯白开水,解解干涸已久的灵感之泉。没有经济支撑,哪里来的远方?不过躲进自己编织的梦里,幻想身体变成一只鸟,一艘船去那心心念念的地方,遨游停靠。天空广阔,展开理想的翅膀,飞吧;大海宽阔,无惧狂风暴雨,启航吧!
染墨成画,落笔成诗的豪情,在时间的洪流里涤荡,有的消失殆尽,有的郁郁寡欢,找不到出口。坚定我们这一群因诗结缘的忘年之交,一定不会放弃所爱。有才情,有诗心,有担当,有责任,四有的我们,推着前浪后浪的风潮,迎难而上。百年之后的千年,我们留下的风景,与后人共鸣。历史悠远,堂堂中华文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不能就此淡忘。秉承志向去其糟粕,吸收精华,使我们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轮回几个世纪
只为许下深情的一诺
遇见你
所有的等待并不孤独
总有一个人
任世事变迁
为初见的回眸
奋不顾身
青石板的尽头
刻下灯火阑珊的斑驳
那盏橘黄的微光
做旧了年轮的色彩
眼角的皱纹
不及眼底一汪纯粹
你种在窗前那株桂花
香进梦里

第二章 经历
上世纪七十年代,腊月的清晨。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吃力的行走在寒风中。肚子里的孩子迫不及待要降生,最终出生在路边。也许是这孩子命不该绝,也许是命硬。对!是我,我确信自己命硬。阎王爷点了几次名却被我成功逃脱。出生时没被妈妈憋死;一岁半突发绞肠痧,侥幸活过来;十三岁意外落水,让人湿漉漉的从水里捞出来。两次剖腹产生孩子,失去女儿养下儿子。结婚三年,离婚十五年。我叫彼岸,我喜欢单身快乐!冫迷、
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笔名,因为喜欢。见叶不见花,见花不见叶的情感,痛苦而美丽。死亡之美、绝望的爱情,代表着悲伤离合、悲伤的回忆,象征着灾难。经历了常人未曾经历过的生死考验,不再怕黑,不再怕鬼。时常夜深人静,翻看腾讯的恐怖片,可大多数是糊弄人的玩意儿。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让自己害怕。
很小就喜欢看书,时间久了,不太记得自己是否用买零食的钱买了书,还是卖了旧书换了糖,书柜里的老版书,没剩下多少。幸运的是早早把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藏进脑袋里囤积起来。随着年龄痴长,生字越来越少,故事越来越清晰。所见美丽的字眼刻在心里,信手拈来,不知道这算不算抄袭?
学习成绩一般般,却养成写诗的习惯。那时候不懂诗,只觉得自己在写日记。将朦胧的情感,悄悄写进日记本,那是属于我的秘密,藏进书包不给人看。忘了最先看的书名,只记得是爸爸拿来让我读给他听,依稀是和战争有关的。《红楼梦》是我主动找爸爸要的,起初他不同意我看,说小孩子不可以看。于是,我以再不给他读书要挟,最终得到线装的老红楼。书里全是繁体字,当时的我识字和文化水平有限。为了可以认识上面的字,用废的作业本依葫芦画瓢写下,天天往语文老师的家里跑。老师疑惑,问了很多次这些字从哪里看来的,我当然不敢说实话,也不愿说爸爸文化不高,只支支吾吾的回答别人让问的。就这样,短短两个月我成功读完整套《红楼梦》。但我还不懂书里所讲黛玉和宝玉的爱情,以及他们的木石前盟。小学六年级,班里转来一位学霸男生,学校很多女生花痴一般偷偷议论。不知怎的,后来他竟和我们班高个子女生喜欢上了。那个女生和他私下里写条子,书里夹些照片什么的,每一次都叫我送。我呢,傻乎乎不明就里的送来送去,直到有次不小心弄断女生的钢笔。她很生气的埋怨我,才明白他们的情况。当然,那次我真是无意的,事后他们没有让我赔。后来同学们考了不同的学校,当时大家没有手机。(要知道八十年代初,安装一部座机是有钱人任性的玩意儿,更别说手机了)班里四十多个同学,除了分到一所中学的还在一起玩,其他的没了联系。关于初恋,在我心里只是朦朦胧胧的感觉,并不真实。
中学时代女生的发育已经很明显,我除了看书就是参加田径项目,铅球和五十米短跑。写了厚厚几大本日记,有了一些文章的积累。课余体育老师总让我和几个相同项目的男同学提沙袋举重。忘记后来怎么去学的柔道,难以想像那时候的我有多彪悍。班里有个七年级上完退学的男同学,据他后来说是我喜欢他在先。我完全推翻当时的认知,若是事实,那时候真叫眼瞎。至于吗,至少二十多年后见面,他的衰老程度足以做我长辈。
班主任老师和我同姓,却不知道我的文采斐然。三十年校庆见面时,有同学告诉她我是诗人和作家。老师眼里的诧异,无异于八级地震,张大的嘴半天合不拢,完全不相信这是事实。尽管半信半疑,我分明看到她眼里的泪花。活动结束,拍照留念,被拉进同学群,收到刚才的照片。也没仔细看发了朋友圈,回家忙其他事,没关注回复。夜里放松下来,翻看我的朋友圈评论早已炸了锅。回复千篇一律:好好一个花季女郎怎么和大妈大爷混。那一张照片被同事哪来取笑了好久,我无语,其实我也是大妈级人物。
特定的时间,再遇年少时的同学,彼此的模样已经改变,不同的人生阅历,性情也很大程度的改变。一个人的出现,无意间掀起我这潭死水,让我顿悟,走出自己圈定的藩篱。做喜欢的事,写藏在心里的故事,人生才开始。
到了九年级,妈妈不再允许我做运动员,说女孩子要学斯文。那时候胖嘟嘟的我,完全没有其他女孩子那么孱弱,到哪里都觉得我是保护小姐妹的人。有了多余的时间,继续翻看我的书。我承认,看了数十遍的《红楼梦》,到了九年级才彻底看懂。
无意间瞄到某本杂志的评论,关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木石孽缘,我竟无力反驳,原本人生如南柯一梦。黛玉前世是一株绛珠仙草也就是木,宝玉前世是一颗顽石。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乛一.,使其得换人形,修成女体,名唤绛珠仙子。 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不知怎的一个与此事毫不相干的顽石插进来,错领绛珠之泪,以致于绛珠泪尽而逝。 红楼故事的开篇是由两个神话开头,渲染了佛道的因果关系,以及人生如梦的主旨。可宝玉口中的“木石前盟”竟是一厢情愿的孽缘,作者苦口婆心的劝诫,起到了当头棒喝的作用,旨在提醒陷入迷局的当事人,放下情迷,原本人生如梦。

送你初开的紫薇
别让落下的忧伤铺满
夏季的风
灼热角落的微凉
谁说花红无百日
一路繁花荼靡
滋润眼底的干涸
给自己添一抹笑意
轻轻拾起
浅淡褪色的芳华
微微悸动的情绪
撩开心事的轻纱,慢舞
长尾巴的雀儿桠间跳跃
百年的黄桷树
才发了新叶
尖角上裹着蝉衣
记得那种酸甜的味道
儿时摘来尝过
那时的我们
拥有美好的童年记忆

第三章 网络事
当今社会,网络是多么可怕的存在,坐在家里,知晓天下各种事。隔着手机屏幕,相交的朋友天南海北,至于素质,当然良莠不齐。我喜欢安静,时常被动的被人拉进各种群。我拒绝过,退出过,目前为止仍然还在二十多个聊天群里活跃。不过,大多是关于诗词投稿的。
2015年我的处女作小说《白藏房之恋》,在创世中文网发布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的连续发表了十一部中篇和短篇小说。那时候写作热情空前绝后的高涨,最多的码字成果日均万字以上。总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够,每天的睡眠时间少得可怜,只想一口气将后续情节写完。短短四个月,完成了这本近三十七万字的长篇小说。不舍得写结局,小说里有我的影子。可是因过度疲劳,我的血压高得离谱,医生命令我必须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要不然可能香消玉殒,倒在码字台上的光荣路上。不是贪生怕死,而是理想还没实现。对自己定下要求,我一定用写作所得,带着家人去旅行,这也是坚持的动力。渐渐的发现我太天真,这条路走得异常艰辛。
我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属于被动型。同学曾拉着缺乏自信的我,在他的人脉关系圈里游弋。可对于不善言辞,又不会饮酒的我来说,应酬简直是酷刑。里面的人际关系复杂到无所适从,热情被再次打败在酒桌上,仓惶狼狈的关上了通往所谓成功的门。无论如何,同学以他的方式帮助过,我却不敢苟同,从此淡出异于我的他们的圈子。
回到正轨,坚持我的写作习惯,除了一本又一本的更新小说,就是学习诗词。自己建了好友兼诗词爱好群,人不多十来个。平日里有的没的闲聊一阵,后来突发奇想,竟把他们通通写进《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把自己定义为女主格格,从此无心爱良夜,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故事里。阿玛,石头,晋鹏,刘薇成了我的全部,每天晚上和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完成更新。大脑同时分成几部分,一心几用,用得很称手。至那时起,我们谈诗,谈文化大革命,谈大队,谈知青,也谈人生。称呼换成故事里的模样,我让他们走进了我的生活。感谢这几年有他们的鼓励,成就我这个“写作达人”。翻开中诗网和各大平台发布的诗歌,散文硕果飘香。
一个美女姐姐,也是我的摄影麻豆,将我拉进春天诗人的群里,感谢她的引荐,在那里我又认识了一些有分量的诗人,诗词作品质量得到提升,数量也大幅度的增加。结下一些缘分,让我更加看清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用关系。
有那么一位陌生朋友主动加我微信好友,我个性不喜欢加陌生人,一度拒绝。可他,一次又一次言辞凿凿的肯定自己是好人,旨在交流诗词的言论所打动。好吧,动机单纯加上也没关系,我是这么劝慰自己的。始料未及,往后发生的事,让我后悔当初加他的决定。
那人带着目的,一步步将我拉进设置好的陷阱,竟谈到与我做男女朋友。要知道我是个外貌主义,长得不好看入不了我的法眼,朋友如是,恋人如是。毕竟网络不是现实,当我见到真实的那人,心里一百个后悔。实话实说,他的形象猥琐,言谈举止离我的标准太远。虽然差点当着他面吐了,但忍住了,万一人家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呢。可骗人总不对吧!当面吹嘘自己是酒庄老板,又有多少身家产业。就在他口沫翻飞,天花乱坠,舌灿如花的时候,他的形象在心里大大打了折扣。以我观察入微的性格,他的不足之处暴露在眼前,决定与我没有未来可期。最终将他变成一条疯狗,在共同的群里泼脏水,可并没人信他。总结一句话送他,夜郎自大,贱人就是矫情。
更奇葩的事发生了,这一次真的让人伤心难过。为了诗词平台的制作,我和同伴付出多少努力和精力。可是,真心被践踏,回报的是无情的打击。
对于古诗词不太擅长的我,一直在努力的学习中。因为天天编辑美篇,头条和公众号,制作技能得到一定提高。每天除了工作之外,还得负责几个群的日常事务。将不合规定在群里大放厥词,乱发广告的人,一一被踢出群去。我们的宗旨是建立良好的诗词平台,拒绝不良宣传与另有目的闲扯。编辑日刊的轮编们各施其责,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虽没有一分钱酬劳,大家却没有怨言。那段时间的我真的非常开心!古体诗创作群里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有的固执己见,不怎么配合我们的执法。我只有耐心的劝导,希望他们放下成见。毕竟天南地北的人走到一起不容易,谁都有自己的个性,既然来了就不能太任性,得受一定的管制。

清晨
阳光投进
桑披岭寺的金色
白塔下袅袅炊烟的禅意
我舒展着翅膀
乘着风飞过
白色的藏房,绿油油的田野
硕曲河的清雾
巍峨的雪山
耀眼的光芒
跳跃的色彩
热情似火的经典
我站在山巅
鸟瞰夏日的斑驳
收获秋的多情
凝结冬的晶莹
汇集四季的美景
写满人生的记忆
所经之处
满眼温暖的祝福
村寨小镇的慵懒
慢节奏的生活
晃着耳朵的牛儿
悠闲的草地里饱腹
一身黑缎子的猫
越上土夯的碉楼
黑白分明的眼睛
震慑魔鬼的阴谋
这个季节
收获松茸的时间
密林里的小不点
丰富人们的味蕾
爱上这片土地
边陲小镇的风光
别致的疯装,酥油茶的美味
那是阿妈的味道

七个多月的时间了解一些事,一些人不算短。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制作出来的刊物受到各界好评,深感欣慰。可是,好景不长,人与人之间总有那么多不如意。心思单纯的我,一心扑在创作和制作专辑里,忘记了人心隔肚皮。
因为这段时间工作上和私事上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受伤。看了医生用了药,总不见好。目前手头上的工作必须用眼,在身和心双重焦虑下,没办法继续工作,决定休息几天。也就在这几天,让我看到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真心被践踏,失去利用价值,无情的被赶出“高端”官网制作组。
之前虽有耳闻某位大人物见利忘义,过河拆桥的本事一流。可那些事毕竟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难以将这些不堪标签贴在他头上。我这一病,真的见到了现实版的无情无义之徒。后悔也没用,碎了的心疼得厉害,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不是这样讲的。
罢了,还是回到原点,做一个默默的写手。而后也有很多平台再次邀请帮忙制作刊物,我拒绝了。沾满铜臭味的刊物,对我来说是一种侮辱。用心良苦,只做有良心单纯的文字,这一生足矣。

困住自己
在四面墙的井里
安心做方寸间的
那只蛙
外面的天空
早已不是纯色的蓝
演员们拼尽全力
诠释角色的多疑
拙劣的表演
搞砸人生的初衷
有人在无边的黑夜里烂醉
有人托着红酒杯装高雅
做自己很久了
要不要跳出藩篱
去看一看
别人的世界

作者简介:陈金凤,女 ,网名彼岸相遇(彼岸之北),重庆人。贵州作家网签约作家,笔若诗歌网签约诗人,古体诗及其他题材编辑。新春大赛全国大排名全球作家诗人荣誉榜·国际实力作家诗人文豪榜第四名。创世中文网上发表11部小说,诗歌发布于多个平台。

《多瑙江南诗絮文化中心编辑部》
顾问 夏风
顾 问 维港泊人
顾问 新
江南诗絮文化中心一分社
社长 老孙
执行社长 兼主编 万海峰
多瑙江南诗絮文化中心二分社
社长 岳利平
副主编 花香满楼
多瑙江南诗絮文化中心三分社
社长 向日葵
执行社长 兼主编伊人溪部
副主编 和风细雨

多瑙江南诗絮头条编輯 尘缘
总督导 虚怀若竹
朗诵部主任 荆棘
秘书长 云惔风清(英汉语翻译)
总编 金建民
副总社长 管玲玲
总社长 王佐臣
(多瑙江南诗絮文化中心)作者须知:
一:插图和音频来自网络。
二: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烦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谢谢!
★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江南诗絮发布。(不同意者,请勿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有违党纪国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江南诗絮无关,应由作者夲人,自行承担一切法律与经济上的责任与后果。特此告知!
《多瑙江南诗絮文化中心》投诉电话:
02166272798
02166269946
投稿热线:13386246069
都市头条编輯 尘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