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鸿雪诗词,关注更多精彩
合作加主编微信13566800111
投稿请发邮箱:
911392163@qq.com
鸿雪诗词
热烈祝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中华诗词之乡”并隆重授牌
桐庐处处是新诗,渔浦江山天下稀。
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
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写下的著名诗篇《渔浦》
这是诗人对渔浦的美景的高度赞叹
也让我们浙江的渔浦义桥成为了天下闻名的风景
今天在义桥的漫漫诗路上
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华诗词学会正式授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中华诗词之乡”称号!设立浙江省第一家“中华诗词学会渔浦创作基地”

10月15日,中华诗词学会正式授予义桥镇“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并成立“中华诗词学会渔浦创作基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主编高昌为义桥进行授牌,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刘庆霖,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长王骏,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文虎,萧山区政协副主席黄晓燕等有关领导出席授牌仪式。
中华诗词之乡授牌仪式
此次授牌,中华诗词学会高度重视,由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主编高昌亲自颁奖,这在全国乡镇级中还是第一次。
中华诗词学会渔浦创作基地授牌仪式

依发言顺序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刘庆霖宣读义桥实验学校、杭州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的文件。

义桥镇党委书记莫勤恒致辞
“义桥山水毓秀,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渔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是钱塘江诗词之路的重要结点,是浙西唐诗之路的重要纽带,千百年来,谢灵运、李白、孟浩然……许多诗人吟咏渔浦,使渔浦成为义桥的文化地标……”谈到义桥与诗词的文化羁绊,义桥镇党委书记莫勤恒向大家娓娓道来。

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王骏致辞
义桥渔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在10月12日的全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上,郑栅洁省长对打造浙东唐诗之路起点渔浦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肯定。正是因为义桥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源远流长的诗词之缘,更加坚定了义桥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信心和底气。
回顾创建历程,义桥镇深入实施“文化兴镇”战略,始终坚持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成立工作专班,搭建平台载体,开展系列活动,出版诗词专刊,实现了诗词品牌熠熠生辉、诗词创作攀高出新、诗词文化润物无声。“勃勃诗情岂可拦,江山自不负华年。”这是原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老先生对义桥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提出的殷切希望。我们一定加倍努力,以今天的授牌仪式为全新起点,纵深推进中华诗词的传承、创新和发扬工作,深化“六进”活动,拓展宣传阵地,培养优秀人才,健全长效机制,努力让诗词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义桥的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文虎讲话
赵文虎说,义桥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活动丰富、群众欢迎、成效显现,希望义桥以此次授牌为起点,不断擦亮这一“国字招牌”,继续弘扬中华诗词传统文化,把诗词文化融入到义桥的地方基因中,进一步丰厚义桥的人文底蕴,提升城市品位;把诗词文化融入到义桥的地方产业中,进一步壮大义桥的文化文创产业,做好渔浦文化的延伸;把诗词文化融入到义桥的群众生活中,进一步美化义桥的社会环境,提升百姓素养。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林峰讲话
林峰表示,义桥渔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独具优势的区位环境,令义桥成为文化名人纷至沓来的聚集之地。目前义桥政府在打造诗词之乡的道路上,始终思路明确,积极有为,在全镇上下推动诗词普及,营造诗词环境上,起到了模范作用。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提升义桥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并不断丰富义桥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义桥成为“中华诗词之乡”之际, 连日来,《中华诗词》名家走进义桥新坝村、杭州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等地采风创作,现场感受和捕捉义桥的诗意,在义桥撒播更多诗意种子。
诗词文化是义桥的“灵魂”,渔浦文化是义桥的特色。而今,义桥正“高水平建设诗画义桥,高水平打造三江明珠”,挖掘弘扬渔浦文化,成为义桥的一张文化“金名片”。接下来,义桥将以此为契机,把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当做事业来干,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不断优化义桥的诗词文化环境,使义桥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渔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是钱塘江诗词之路的重要结点,是大运河诗路文化带的有机组成部份。地处三江口的渔浦是义桥的文化金名片,渔浦相传是虞舜渔猎的地方,故名。初为江滨渔村,后为重要渡口。再是建寨、设巡检司、置镇,而后因自然环境的变迁,沉入江底,渔浦的地位被义桥所取代。近年来,义桥镇在挖掘渔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是确定了渔浦作为义桥历史上一个文化地标,并注重搜集历史上关于渔浦的诗歌赋咏等资料。
内容来源|萧山义桥公众号
鸿雪诗词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