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浪漫——丽江游记(二)
作者:雅风
主播:波宝儿
出品:小城散文诗
丽江古镇
在丽江只有一天多的时间,幸好可以住两晚。到丽江后,我们一行人就分散活动了。有的去茶马古道,有的去索河古镇,还有的到大理会朋友。来丽江之前我就打定主意,就呆在丽江哪儿也不去。在丽江好好地住上几天,是我此行的最大心愿。但可惜意见不统一,没住在古镇的客栈。还好,那宾馆就在古镇旁边。

在宾馆安顿好走出来时,天已近黄昏。刚走出宾馆,马上在街边买了张丽江古城地图。我一个人手持地图开始逛起来。古城内到处都摆放着鲜花,迎面是个大广场,门口有个大水车,水车旁是挂满了祈祷挂件的走廊。往右是新华古街,往左是新义街,居中的叫东大街,也不知哪条街好玩,干脆就从右至左吧。
丽江售卖饰物的商铺一家接着一家,成行成市,一般女士很快就会被吸引,还以为自己就是来购物的呢。估计最好卖的要算五颜六色的头巾、围巾、披风和花裙了,街上行走的女子基本上都披挂上了,五彩缤纷的,很好看,披红挂绿的女人成了丽江古城的一道风景线。我也忍不住买了条披上。
丽江土著人是纳西族,大部分当地人已从古城迁到新城区,现居住在古城里的几乎都是外地人,他们向丽江人承租店铺、客栈、酒吧和餐饮店,丽江人认为外地人才懂得经营之道,也自称小富即安,不愿太累。古城里极少见到穿民族服装的纳西族年青人,穿民族服装的都是当了年岁的人,衣服是白色配蓝边,不分男女都戴顶男式蓝色圆口单帽,看上去极其简朴。

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玉龙雪山下一块高原台地上,海拨2416米,丽江古城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在古城的石巷穿行,不时就会看到孱孱河水,河水在古城里相通相连,这河水称为玉泉水,源于黑龙潭,从象山山麓流出,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然后再经多次匀水分流,流布全城。
那河水一路清洌,穿街走巷,走在道上的角砾石上,水声不绝于耳。水非常清澈,水里不时有悠游自在地成群游弋的红色的鱼儿。路非常洁净,角砾岩石被路人踏踩得光溜溜的,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滑倒了。
转到四方街时,已是华灯初上,家家店铺前都挂起了一串古城特有的红灯笼。四方街是古城的小吃一条街,街道两侧有数十家小餐馆,每家餐馆都有云南特有的米线,且种类繁多,因此这条街也叫"丽江米线街"。感觉有点饿了,于是选了家装修的很有创意很文艺的餐馆。这家主营云南米线的餐馆是我喜欢的风格,布置得很有情调,小桥流水的。坐了不少的外国客人。卡座桌上的花瓶里都插了支红玫瑰,烛台上点上了红蜡烛。卡座上的外国女子也都披有披肩,好象不这样装扮就同古城不协调似的。
古城里有一个特色,淘碟吧特别多,尤其是满大街播放着小倩的"一瞬间" 配合着打手鼓时,感觉心都自由了。
晚餐后,在淘碟吧待了许久,也学着配合"丽江小倩"拍了会手鼓,然后来到酒吧小条街。
听说丽江被称作浪漫之都、邂逅之城,到丽江如果没泡吧就算白来了,既然来了还是去浪漫一下吧。一进街口,就传来好听的纳西古乐,每家酒吧门前都站着一排穿着民族盛装的年轻姑娘,在热情地招呼客人。从她们的肤色上一眼就能看出不是本地人。
分店最多、规模最大的要数"一米阳光"和“千里走单骑”了。进去看了下,装修得很豪华,店堂也很大,有专门的乐队。问了下价格,一打啤酒或一瓶红酒的最低价都在400元以上,爆米花一份60元。问服务生可否只要半打,回说,行,但只能侧座。感觉不爽,又走了几家,最后选了家叫“古城火鸟”的落座了。这家酒吧规模中等,很会经营,客人不论消费多少,遵循先来后到的规矩。于是点了半打啤酒、一份爆米花,看起节目来。几个演员唱了几支原生态歌曲后,就开始演唱纳西三部曲了,有“打跳歌”、“幸福颂”、“敬酒歌”,节奏很强,很好听。伴舞的都是那些穿着简朴纳西民族服装的老人。高潮时,客人们都走进舞池跟着一起跳起来。

休场时,老板过来敬酒了。那是个风情万种、风姿绰约的女子。老板很热情,也很健谈,从攀谈中得知她姓吴,外地人,经营这家酒吧有几年了,生意还不错,收入也颇丰,还热情地留下了电话,说在丽江有啥需要一定要找她。离开时还让服务生给我们上了两杯茶,当然是免费的。十一点时,所有音乐都停止了,一般打烊是凌晨一点后,据说这段时间是留来艳遇的,结伴来的自然就没戏了。所以有人讲丽江是单身贵族的天堂,的确有点道理。
回到宾馆,耳里仍然全是"丽江小倩"和纳西古乐,“鲁啦鲁啦围鲁啦,安斤丁九特”“不染啦,美喝啦,安斤丁九特”(意为:来吧来吧一起来,喝上一杯美酒。兄弟啊,姐妹啊,喝了这杯酒)。

翌日一大早,我拉起熟睡的润润又要到古城,准备好好地欣赏下清晨的古城,再拍点美景。看她一脸的痛苦表情,只好独自去逛了。
一个人拿着相机在古城里随意地游逛着,这时忽然发现,原来一个人欣赏如此美景是好美妙的事。
丽江古城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这次是一个人从东大街开始顺水闲逛,这条街要宽阔一些,格局同新华街差不离,也是一家紧挨着一家的商铺,一样清澈的小河,一样洁净的红色角砾岩街道。不一会,又来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城中心,呈钜形,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四方街正中广场上,一大早就有一群跳"打跳"的纳西族男女。这是一个永远快乐生活着的民族,"打跳"是丽江少数民族的大众娱乐活动,人们围成圆圈,手拉手欢乐共舞。纳西人喜欢跳"阿丽哩"、"打劳丽";"普米人爱跳"含摆舞",藏族人爱跳"锅庄",他们用舞蹈和歌唱来愉悦身心,也通过舞蹈令男女之间自由交往。少数民族说话就是唱歌,走路就是跳舞,这原汁原味载歌载舞是向远方的客人表示欢迎,表现出他们特有的热情奔放。纳西人的热情感染着游人,同样也感染了慢热的我,都纷纷地加入了"打跳"的行列。
跳累了,于是退出热闹的"打跳"圈子,又开始闲逛起来。广场正中有个旅游服务亭,周边开了两家较大的超市,卖的主要是当地的土特产。四方街就象古城的心脏,这几条主街就象是大动脉,那许多的小巷就是毛细血管了。随便到几条小巷穿了穿,星罗棋布地都是客栈。进去看了下,环境都很不错,独门独院的,特别悠静,绝对是喝茶、聊天、看书、发呆的好地方,此时真恨不得脱离组织来此住上一晚。顺便打听了下价位,低的一般五、六十元就能住上一间标间,最高的要算“四方客栈”了,四百多元一间。但是环境简直太美了,偶尔奢侈一下也能承受的。

那些小巷象迷宫似的,就算拿着地图也有点分不清南北了。正想问及,忽被一阵二胡的琴声所吸引。寻着琴声走去,只见一戴着墨镜的艺人,在小河边专注地拉着《二泉映月》。此情此景让我感觉象是瞎子阿炳在哀怨地诉说:纵然人似黄鹤去,一杯净土惠山丘。此情绵绵尚不休,天涯芳草知音有。荣辱沉浮无怨尤,唯有琴弦解离愁。
在艺人旁边呆呆地坐了许久,起风了,感觉有了丝丝的凉意,把披风紧了紧。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这记忆中的一份散淡,一份欢颜、一些伤感也就会义无反顾地回归我的心田,给我安慰……或许这就是一个人的浪漫吧。发觉一个人的浪漫真的很精彩!写意一个人的浪漫,我心如秋水般宁静清澈!
丽江,我终于读懂了你独具的魅力,原来你只属于一个人的浪漫,你会让人释放哀愁的。
这时,同伴的电话声惊醒了发呆的我……

真不想就此离去。来之前小妹对我说,到了丽江你肯定就不想回来了,果然……。
在丽江,精华是"慢"。慢慢起床,在客栈里先喝壶热茶或是咖啡,听着音乐,看着路人,慢悠悠地吃个早餐,然后开始出门闲逛。逛累了,再找个着顺眼的地方继续喝茶、聊天、看书、写游记、发微信,或是什么都不做,就是发呆,然后晚上到或热闹或文艺的酒吧凑个热闹,这就是我喜欢的丽江的慢生活。
午后,打了个出租车,准备去转下茶马古道。听说主要是骑马,然后划船、观鸟,但观鸟要等到冬季。看见骄阳似火,又穿着裙子骑马也不便,到目的地看了看就放弃了。又让的哥把我们送到索河古镇。

的哥是个脸庞黝黑清瘦的中年汉子,当地人,十分健谈,主动给我介绍了束河,他说,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束河古镇处于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程约四公里,出租车也就十多分钟的车程。也可租辆脚踏车骑着去,也就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下了车,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了。索河古镇也是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历史比丽江古城要悠久得多,卖的物品也要比古城便宜一些。但人气远没古城这边旺,感觉街道没丽江古城干净,河水也远没古城清澈。随便逛了逛就打道回府了。
本想去听听宣科乐府演奏的正宗纳西古乐,但是到门口看了看,每天只有一场,要晚上8:00-9:30,打算晚饭后再来。

晚餐是丽江之行的最后一顿晚餐,大家高兴地聚在一起海吃了一顿。几杯啤酒下肚后,早忘了宣科的事,只好去买了张正版的纳西古乐的CD来弥补了。
晚饭后大伙都回宾馆斗地主去了,波想买点披风送朋友,我赶紧自告奋勇的当上了向导,于是又进古城逛了逛。想着明天就要匆忙地离开这个秀美宁静的古城了,心中实在有些不舍。
别了,美丽的丽江古城,我们一定会再见的。
文稿:雅风 版权所有
音频:波宝儿 录制
————————————————

【作者简介】雅风,实名李文丹,公务员,大学本科学历,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崇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散文、诗歌、评论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多次在各类征文中获奖,已出版有散文集《冬月的思念》。
【主播简介】 波宝儿,现居内蒙古乌海市。鸿媛学社创始人,鸿媛爱心公益发起者,鸿媛国学文化传承人,全民悦读乌海鸿媛阅读会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室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爱好诗歌朗诵、绘画写作,徒步旅行,个人电台、工艺美术品制作等,文章及朗读作品常见于网络,微信:17398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