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写了一封辞职信弃县令而走。我想倘若失去这份工作,他会衣食难以着落,还会有如此骨气吗?
辞了这工作,他肯定有能力获取基本生活保障才会这样做。当然,他不为利禄所左右的风骨还是值得称赞的。
话又说回来,旁边官吏提醒他穿官服参见上面来检查公务的督邮,在当今看来,也不为错,这也算不得阿谀奉承。主要还是陶渊明平时看不惯那时的一些当权者凶狠贪婪粗俗傲慢,适逢此种机缘,干脆就弃官不当了。
人各有志,在自己有能力维持家庭过上普通生活的前提下,活得自由点随性点,也是不错的。种种菜,赏赏菊,吟吟诗,不用看别人脸色,可谓悠哉闲哉。也是当今不少人向往的!
倘若陶渊明继续从政,有县令的官位,应该更利于为一县子民造福,虽然可能会受一些窝囊气,看一些人的脸色,甚至讲一些违心的马屁话等。但只要自己的心念系着百姓,兢兢业业,为民造福,有些屈辱又有何妨呢?从大局看,他不弃官,是不是更利国利民呢?
写着写着,弃官好像有点自私了。当然,我非他,不能了然他的一切。不当之处,请陶老师原谅,也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备注:我想,有的文人较为敏感,对事物的细枝末节观察较为仔细,又有那么一股清流味,因而会做出像我这等俗人不敢做不想做的事。这可能是他们的业力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