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传在青州市何官镇石家村的红色故事,左希贤在石家
作者/刘炳义
左希贤,寿光市文家街道业家官庄人,出生于1911年,1935年毕业于北京测绘学校,曾任国民党寿光县五区区长。
抗日战争时,国共合作让左希贤和共产党有了接触,共产党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奋不顾身勇于牺牲的抗日精神,让左希贤心有感触,又目睹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事实,他同情共产党,拥护抗战,自1938年春就为共产党筹粮筹款。
1938年7月下旬,他在石家村,组织300余人,敲锣打鼓,箪食壶浆,热烈欢迎八支队总指挥部及机炮大队过路石家村。
1939年春节后,左希贤主动联系中共寿光县独立营长赵寄舟,将国民党张景月部孟祝三团插在南马店的一百多条枪起出,装备了寿光县独立营。此后,毅然脱离国民党政府,随独立营活动,
1939年左希贤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拉起了30多人的抗日队伍。(队长韩法孔)
1939年9月,中共寿光县五区建立,左希贤被任命为五区长。左希贤上任后率区公所,经常活动在石家,大孙,张高,阳河,八户庄一带,坚持龙泉河畔的抗日斗争,区公所驻石家村时,左希贤住在开明绅士刘金钥家里,俱石家村刘氏后人说,区公所驻他家时,左区长虽然是大户人家出身,但是,为了节约抗日经费,他穿带补丁的衣服,每天坚持吃两顿饭,喝白开水,以咸菜佐餐高粱饼子或高粱煎饼,生活相当艰苦。
1940年2月,左希贤潜往孟家村开展抗日工作,在孟家村西坟地,被国民党顽军王洪道部捕去,惨遭杀害,同时被害的还有张怀义,纪作秋。左希贤牺牲后,赵治安继任寿五区长,继续战斗在阳河两岸,龙泉河边。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