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孙静波,著名作家、编剧、艺术家。1982年起从事影视创作、评论和教学工作,影视剧本和影视评论多次在全国、省、市评奖中获奖。出版的电影剧本选集有《激荡的海岸》、《贩虾女传奇》、《千步沙之恋》,长篇电视剧剧本选集《青鸟的奇特故事》。摄有电影《心桥》、《虎爪浪》、《战神马尔斯号》,《心桥》获舟山市人民政府文化成果奖,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拍摄的电视剧有《女岛》、《东海黉舍》《贩虾女传奇》。摄制的微电影有《秋韵》、《恋上这座城》等。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词典》。

长篇小说《海鹦》连载(一)
作者|太虚小囡
(一)
黑沉沉的海面,两只飞舞的海鸥鸣咽凄厉。
一排排吐着白沫的海浪,拍打着礁岩和沙滩。
一个影影绰绰的女人身影走过沙滩。借着微弱的月光,能看到女子委屈的脸上挂着泪水。
茫茫戈壁,丛丛沙枣树。葱翠的芦苇,团团簇簇生长在沙湖的绿洲上。湖水轻轻拍打着堤岸。
两只类似海鹦的体形硕大的鸟儿飞掠湖面。鸟儿的鸣叫清脆、激越,她们矫健地在开阔的湿地上空盘旋、翱翔。
夜色朦胧中,唐渠水在静静地流淌。
唐渠边,有一排下乡知青住宿的土坯房,东西走向。土坯房是丁字形的。一横排三间是寝室,每间住四人,竪形的三间是餐厅、厨房和贮藏室。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崇光从梦中惊醒。
他急忙起来开了门。进来的是两个人,一老一少,老人是知识分子模样,戴着眼镜;女的长得很清秀,很年青。
老人对崇光说:“我是朔方医学院老师,因不受造反派指使去用药害人,被造反派追杀。”她指指那位年青姑娘,“她是我女儿,黄河艺术学院学生。”
崇光一听,马上把老人和他的女儿分住回家知青的房间。靠近厨房的一间,当时住着四个女知青。
他又把夏老师带的一只瓷缸,放在房前几十米远的岔道上。
半小时后,一路过来的造反派,他们看见前面有一只瓷缸,捡起后,看到上面的“朔方医学院”的字样,就转向左面小道,急速追去。
第二天,天还黑沉沉。教授及他女儿来向他告别。
夏雨看到知青桌子上有很多书,包括文学、物理、俄语、英语等书籍,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教授给崇光留下家址。
崇光走出门,要送父女俩,被夏教授阻止。崇光目送他们消失在夜幕中。他知道老人阻止送行,是为了避免他俩事牵连到自己,同时也是为了行踪诡秘,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们行踪,这关系生死。
第二年的夏天。
太阳从雾气中冲出来,把它的万道金光洒落在塞上原野。雾气中细小的水分子,被光折射得闪闪烁烁,互相友好地缠绕着,碰撞着,像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嬉戏玩耍。公鸡的啼声,响彻了唐渠边的小树林。
崇光推开厨房门,提起屋内的铅皮桶,准备到唐渠边去提水。昨天提的另一桶桶中的水,已所剩无几了。
这时,他听到库房里传来的婴儿的啼哭声。
他进去后,发现存米的木柜子上有一个蓝布包着的婴儿。
他小心地抱起婴儿,来到自己的房间,放置坑上。
他慢慢地揭开布包,见是一个女婴,皮肤粉红色,眉清目秀,见了崇光,马上停止了啼哭,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崇光用手托起她脖子上用一条红丝绳穿着的晶莹剔透的海鹦玉石。
婴儿穿的红襁褓里有一封信。他看了后,非常激动。他不假思索,用蓝布包好婴儿,抱着她向顾金花家走去。
正在哺乳自己儿子的顾金花,听见院子里崇光的叫唤声,把孩子放在坑上,走出房间。
顾金花看着崇光递给她的信,马上把女婴抱进房内,解开外衣哺乳她。顾金花看到婴儿脖子上似曾相识的海鹦玉石,轻轻地抚摸着,意味深长地笑了。
在顾金花的身边,躺着一个胖嘟嘟的男孩。
顾金花婆婆过来,招呼崇光,让崇光在家里吃早饭。
崇光:“我脸还没洗呐。”
他完,他跑回宿舍,进行洗嗽。
大娘送来了馍馍和热腾腾的粗粮粥。
崇光:“谢谢大娘!”说完就吃起来。
崇光扛着铁锹去出工,青年男女跟他开玩笑,说他当爸爸了,那孩子的娘是谁呀?看孩子长得这么漂亮,那孩子的娘一定是个大美女啦……
崇光脾气好,胸襟大,性格内向坚毅,听着他们善意的调侃,只是笑了笑。
一天崇光干完农活返回宿舍,见房中被翻得十分凌乱,一只木箱也被撬开了锁。他正疑惑不解,三、四个青壮年就冲进来,手执钢鞭,气势汹汹地问他,“你反动老子是不是有一卷图纸被你带来?”崇光十分茫然,回答说不知道。这几个人轮流用钢鞭抽他,他冲出房间,他们又追到外面,用钢鞭连续不断地抽打崇光。后来被下工路过的生产队长和社员劝阻。
有个中年人在不远处观望着。
夏雨闻声后,急忙从县城买来消炎药、纱布、消毒棉,托顾金花帮崇光治疗。
在养伤的日子里,崇光回想起父亲在他去西北插队时的叮嘱:“孩子,北方矿产勘察及开采设计图是爸爸毕生的心血,对国家有用,一定要保护好……”崇光十分疑惑:难道父亲在动乱中,把他长期勘察设计的图纸藏在我的那个大木箱里?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敲打那只木箱,果然听到了木箱内有夹层的声音。他决定在合适的时间,把夹层打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图纸?
新来的知青春兰向崇光提及,希望由她带回崇光父亲设计的北方矿产勘察设计图。崇光认为时局未稳,现在开箱寻“宝”为时过早。他秘密地将木板箱移到另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队长来看望受伤的崇光。希望他能担任生产队会计。原来的会计,年龄大,只有初小文化,记不清帐。崇光答应了。
队长带他去看青铜峡搞副业的社员,同时,核实社员们的劳动收入,准备入帐。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崇光登上大坝,从大坝俯瞰坝下,茫茫黄水,淼淼波纹,涨涨落落,气象万千,他凝视良久,看到黄河水一部分顺流而下,一部分沿闸拐进渠道。汩汩的,一直流到视野的远端,宛如沁入大地滋润的肌肤。汹涌澎湃的黄河波涛,激起了崇光的青春激情。黄河以“万折必东”的意志给金崇光以蓬勃向上的力量。
养伤期间,有音乐和文学天赋的崇光创作了反映“花儿”演员命运的歌剧《迎春的花儿》。该剧在挖渠会战工地演出,赢得了观众的赞扬。能歌善舞的女主角碧莲,暗暗爱上了崇光,并经常去崇光的住处,以讨论剧本为由,接近崇光,并转达了省歌舞团领导的指示,剧本修改通过后,由省歌舞团演出。
顾金花是民间花儿高手,她经常教聪明伶俐的海鹦唱花儿,唱民歌,海鹦唱得很优美,很悦耳。夏雨来探望她,隔着芦苇丛,听着女儿非凡的歌声,深为有这样的女儿而欣慰。
她当初有怀孕后做掉小孩的念头,但夏雨认为:“这孩子身上有我的基因,因此,她也是我的孩子,我的生命,我决不会做掉自己的孩子。”她流下眼泪,回想起不堪回忆的一幕,心情复杂地走了。

(二)
生产队长找崇光,希望他协助顾金花的丈夫朱明海去鱼湖当巡护员,保护湖中鱼、鸟免遭盗猎者侵害,朱明海一人顾不过来。并说,会计工作由纪春兰接任。
崇光欣然同意。
崇光第一次见到美丽、静穆、广阔的鱼湖,心绪激动。
湖中块块绿洲上的芦苇,郁郁葱葱,随风摇曳,芦花轻飏,他禁不住触景生情,吟诵起来: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朱明海在房前的用木栅栏围起来的院子里,养了些鸡、鸭、鹅,还有两只小白兔。
顾金花带了海鹦、胖胖来看望他们。
傍晚,海鹦和胖胖光着小脚丫在柔软金黄的泥沙上玩,在湖边浅水潭里捉些小鱼,放到水桶里观看……
“砰”,一声枪响,一只白鹭翅膀受伤,惊叫着跌落到时湖上芦苇丛里。
在附近的芦苇丛里,两位老人惊恐地张望着,并把身子紧贴泥土低下头。他们前面堆着许多枯枝野草。不远处,两个青年男子急冲冲路过,一人拿枪,一人拿刀,边走边往四周观看搜索目标。朱明海、金崇光划船到了绿洲边,在苇丛里找到了受伤的白鹭,把它带上船,准备带回家去治疗。
湖畔,停着一辆进口的价格昂贵的斯特劳斯汽车。几个拿枪和刀的人,手提着两只白天鹅,三条大鲤鱼过来。
甲:“王总,没见人影……”
王经理转头看看后排的一个中年男人:“你的消息可靠吗?”
中年男子旁边的一位长相与王经理的男子对王经理说:“经理,这两老头很狡猾,用诈死躲过造反派的追捕,他们手里有藏宝的矿山图纸,价值连城,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这时,鱼湖上空又飞来一群白天鹅,拿枪的人又向天鹅开枪。一只白天鹅应声落下。
崇光、明海急忙赶过来,阻止他们。一个拿刀的青年上前,蛮横地说:“为什么不能在这里打猎捕鱼?”
崇光:“白天鹅是国家保护鸟类,不能捕猎!”
那青年男子推了崇光一把,举起明晃晃的刀:“你问问它同不同意?”
这时,王经理看到背着药箱的夏雨急匆匆走过来,就阻止了行凶的部下。
王经理:“算了,回去吧……”
两个打手把猎物放入后备厢,上了车,小轿车急速驰离,沙土飞扬……
胖胖和海鹦把小鱼送归湖水中。
两个小孩看见两位衣衫破烂的老人饿昏在附近的苇丛里。
他们走过去看老人。一位老人看见海鹦脖子上的玉石,眼前浮现兴奋慈爱的光:“海鹦,给老爷爷拿点吃的,我俩两天没有吃饭了……”
海鹦急忙跑回去,在厨房里找了一个小篮子,从锅里取了四个热气腾腾的白馒头,急忙送给老人吃。
胖胖:“老爷爷,等会儿我们再给你们送吃的……”
老人甲:“谢谢,好孩子……”
他们要回去时,一位老人叫住了:“海鹦!”他从背包里取出两块贺兰石,石上刻有太阳神。
老人甲:“谢谢,好孩子,太阳神会保护你们一生平安……”
俩人拿着空篮子回去。
顾金花问他们给谁送馒头了,她刚蒸好的馒头少了四个。
海鹦:“乳娘,我们给两个饿昏了的老爷爷送馒头去了。”
顾金花打了胖胖,胖胖哭了。
顾金花:“还哭,为什么不告诉妈妈?”
海鹦:“乳娘,你教育我们,好孩子做好事不会告诉别人的。”
乳娘:“海鹦,乳娘不在乎几个馒头,娘是担心你们的安全啊,你们还这么小,要是被坏人拐走了怎么办?我怎么向你亲娘交代?”
海鹦:“亲娘?乳娘,我的亲娘在哪里?”
顾金花见自己说漏了嘴,慌忙掩饰,“乳娘就是你的亲娘,你和胖胖都是我的好孩子……”
这时,崇光进来。
崇光:“胖胖,海鹦,快来看,医生阿姨给白天鹅在治疗,给它打针、上药……”
大家都围着夏雨给白天鹅翅膀涂药水,贴伤膏。
大家邀请夏雨吃晚饭。夏雨深情地注视了海鹦一眼,就告辞了:“旁边生产队一位大娘发烧还未退,我要赶过去看看。”
吃饭的时候,顾金花把胖胖、海鹦送馒头给两位饿昏了的老头事告诉了明海、崇光。
崇光马上表扬了他们。胖胖和海鹦开心地笑了。
胖胖:“两位老爷爷临走还送我们两块贺兰石。”说完,胖胖拿出一块贺兰石,随后海鹦也拿出了一块。
胖胖:“真奇怪,一位老爷爷还知道海鹦的名字。”
崇光一边看着刻有精美太阳神画像的贺兰石,一边回想着……
(回忆画面)在父亲的书房。父亲雕刻着贺兰石上的太阳神,并对立在旁边观看的崇光说:“贺兰石比青田石、寿山石都硬,还脆,刻细的图像要十分小心……”
(现实)崇光问清了两位老人所在位置,把锅里剩余的馒头都放在竹篮里,直奔湖畔而去。
大家都十分诧异。
崇光到达孩子们所说的位置时,两老人已不知去向。
崇光望着茫茫湖面和四周起伏的沙丘,惆怅失落。
一轮明月爬上了沙坡,鱼湖一片银光闪烁……
(三)
夜晚,纪春兰来到崇光住处。
纪春兰再次向崇光要北方矿产勘测设计图,并告诉崇光,他父亲已被迫害致死。崇光感到震惊和悲痛。
崇光和海鹦折白纸船祭祀父亲。
远处沙枣树后,一位老人深情地注视着崇光和海鹦。
祭奠亡灵的纸船在唐渠水面缓缓飘动。小船渐渐远去,崇光泪水婆娑,慈父的身影越来越高大起来。
(回忆)父亲与他在百步沙的“师石”旁。父亲指着巨石对崇光说:“形奇怪,俗气绝,耐风雨,质坚洁。能当怒潮,能磨顽铁。我希望你像巨石一样坚强。你的一生会有很多挫折和打击,一定要百折不挠,愈挫愈奋。”
(现实)海鹦问崇光:“爷爷去哪里了?”崇光:“他去寻找他的宝贝了……”
海鹦:“爸爸,爷爷的宝贝在哪里呀?”
崇光指了指西边的连绵不绝的群山:“爷爷的宝贝在兰山上。”
海鹦:“爸爸,我大了,一定帮爸爸一起找爷爷的宝贝。”
崇光:“好的,爸爸想现在就去帮他找。”
夏雨在渠边的柳树林里,看着祭奠场面,听到他们父女的对话,内心感慨万千。
矿区来人到知青下乡的大队招工。知青陆陆续续到大队部报名,招工的马师傅伶牙利齿,讲矿山的特点,并说矿上福利待遇很好,除工资高外,每月每人有两斤猪肉,两斤白糖,三斤鸡蛋。他讲到每年一次探亲假,车船费单位报销。知青们听了很开心,尤其是最后一条,回家能报销,对大家诱惑最大。已经三年多未回家了,心里想着呐。
崇光闻声后,也很快报了名。坚决要求去矿上工作。在到县城体检时,碧莲找到了崇光,劝他不要去,矿上伤亡事故多,有风险。崇光不从。
夏雨找到乳母顾金花,俩人在柳树林商议。夏雨想请顾金花劝说崇光,不要去矿山工作。顾金花是夏雨父亲夏教授的病人,是他治好了顾金花的不孕症,怀上了儿子。夏雨在邻近的公社下乡,是个“赤脚医生”,也常来这里治病救人。
顾金花带海鹦来到崇光处。以父女感情劝说崇光,说孩子还小离不开父亲。
崇光笑着对她俩说:“海鹦知道爷爷在贺兰山找宝贝,等我帮爷爷找到了宝贝,一起来看海鹦,海鹦,你说好吗?”
海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到矿后,矿长在新工人培训班上致词:“年青的矿工们,我们矿区所产的无烟煤特点是五高三低: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强度、高化学性、高精煤回收率,低灰、低硫、低磷,在国际上享受盛誉。目前我矿产的优质煤已经远销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
青年矿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矿长激情昂扬地背诵起一位矿山诗人的诗句:
“万世沉埋意不伤,
浑身墨染亦生光。
入炉顿使星辰灿,
腾焰难教雪暴狂。
骨碎全然无懊悔,
灰飞总觉有幽香。
鸟金实比黄金美,
名出蓝山四海扬。”
崇光默默地回味着“骨碎全然无懊悔,灰飞总觉有幽香”的隽永含意。
会后,崇光和众青年登上了矿区山顶,天上的火红太阳燃烧着自己的光和热。崇光望着高大雄伟的延绵山脉,内心想着:“爸爸勘测到的新矿区在哪里呢?”
一天,崇光下班回来。一知青矿工到他宿舍,给崇光送上了喜糖,告知他,他的新娘也来了,明天回家结婚。
众知青祝福他们。在新郎的宿舍,向他俩贺喜。新郎、新娘穿着整齐的新衣服,给大家分花生、喜糖、糕点……
这时,采煤队长来了,说月底了,这个月的采煤指标还未完成,希望大家加个夜班,突击一下。
大家欣然同意,纷纷向矿区工房走去。新郎告别了新娘,他也参加了加班采煤的突击队伍。
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在快速运转,乌金翻滚,大家奋力工作着。
崇光和知青们工作出色,而且肯动脑子,方法好。许多老矿工赞扬他们。其中一个老矿工对崇光特别关注。
这时运输巷道的顶棚突然塌方,落下的巨石正好压在新郎的身上,头都砸扁了。采煤工作面一片漆黑。
墓地。白色的杏花在爽朗地开了一山坡,似素装银裹。
众知青默默地栽上两棵松树,向自己的战友默哀。大家洒酒祭念他。
新娘穿上了白色的丧服。
老矿工和一位背朝镜头的神秘老人,在远处的松树林里关注着这个葬礼的画面。
碧莲找到崇光。说崇光写的剧本经修改后要上演,海鹦担任重要角色。崇光因为工作忙,没有去看演出。
演出十分成功。夏雨及父母观看了演出。
某煤碳公司王经理也看了演出,他看到坐在附近的夏雨,高兴地迎接卸妆了的海鹦,若有所思。
碧莲又来找崇光,说文工团长要调崇光去当编剧。崇光婉拒。他要继承父亲遗愿,找到新的矿区。
碧莲为他感到可惜。碧莲说:“你写的剧本人物个性那么鲜明,结构那么严谨完整,唱词那么美,不去当编剧,实在太可惜了。”
崇光笑着说,“我相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不会辜负有心人的。”
崇光回到生产队看海鹦。海鹦问:“爷爷的宝贝找到了吗?”崇光笑着对她说:“快了……”
矿上让崇光去甘肃参加一次采煤新机械学习会议。崇光带上了海鹦一起去。
会议结束后,崇光带海鹦参观了敦煌莫高窟。
海鹦看到翩翩起舞的反弹琵琶的飞天壁画,激发了的美丽梦幻……
海鹦6岁了,崇光想把她送到凤城读书。让海鹦住在夏雨家里。
他按夏雨给他的地址找到了夏雨。夏雨父母还在“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
夏雨同意了。找了父母亲,父亲同意。母亲认为对夏雨不好,怕人议论。后经父亲工作,母亲同意,要求海鹦上初中去校寄宿。有人在背后议论孩子,说孩子的嘴唇、脸庞、眼睛极像夏雨。
她母亲也问丈夫,孩子像不像自己的女儿?但母亲认为小孩子不像知青,不太可能是她女儿和知青性爱的结晶。知青也常去教授家看女儿,并送上孩子的生活费,但遭教授婉拒。教授风趣地说:“我认孩子为外孙女儿了,到时候孩子不跟你,你可不要后悔呀……”
崇光为了多挣钱,常在星期天和假期到火车站卸货、做苦力。

(四)
一次,矿业公司王经理看了海鹦演出,认为海鹦有才华,夺回这样的女儿可以发大财。
王经理在唐渠边买了一幢别墅,正在装修。
这时正是海鹦放暑假的时候。
海鹦与几位同学在唐渠学游泳,不慎被湍急的流水冲走,生命垂危。恰巧被旁边装修房屋的王经理看见,他不假思索就跃入水中把海鹦救起。
海鹦被送到医院。海鹦因被水所呛,肺部严重受损,医院提出了20万高额治疗费。王经理以“父亲”名义,付好了这笔巨款。而这些,夏雨一点也不知道。她还托媒体、警察、同学寻找这位好心人。
海鹦非常感激这位好心人,托见过他的医生、护士找到他,让他见见这位救命恩人。当海鹦的肺部疾病基本康复的时候,爱唱歌的她,走到安静的医院小花园中悄悄练唱,感到自己声带、肺部情况,又可以登台演唱,暗暗高兴。
这时,年青漂亮的碧莲来到她身边,她是本市有名的“花儿”歌唱家,是市歌舞团的艺术指导。她把海鹦刚才唱的那首歌曲重唱了一遍,并指出了海鹦刚才演唱时的几个毛病,使海鹦十分钦佩。她正受王经理委托,利用自己的特殊条件,协助王经理打赢夺女战争。
海鹦多次向碧莲询问资助她的好心人,碧莲总是含笑不答。出院前,碧莲对海鹦说,你要见的救命恩人今天就可以看见了。她陪海鹦到一家星级宾馆,在其中一个豪华餐厅中,海鹦见到一位中年男子。海鹦见到他,有点眼熟。碧莲笑着说,你们俩相像。海鹦感激称中年人为“叔叔”。宴席上,碧莲说,《迎春的花儿》,经过专家评审决定上演。该剧反映三代“花儿”演员的命运和经历,第三代的角色准备让海鹦来演,请王经理投资100万,经理爽快地同意了。海鹦十分高兴。
海鹦出院后,在家休养,并开始读剧本,十分刻苦勤奋。她把自己准备出演剧中的事告诉了夏雨,夏雨和全家为海鹦高兴。
后来,剧本上演成功,并在全国戏曲汇演中获奖。海鹦一举成名,媒体频频前来采访。歌舞团想把海鹦接纳到团里当专职演员。
夏雨到矿上看望崇光,告诉了歌舞团的想法。崇光没有同意,认为读书更重要,学好了文化知识,可以更能够成为一个优秀、成熟的演员。这时,歌舞团领导和碧莲也来到了矿上,给崇光奖状和稿酬的同时,又提出了让崇光去当专职编剧,并说文化部门的领导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崇光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碧莲看到了夏雨,心里不是滋味,感到她是阻碍自己追求崇光的“情敌”,心里暗生怨恨。
崇光把自己的稿酬和工资交给夏雨,作为海鹦的生活费。夏雨没有接受。她叮嘱崇光要爱惜身体,工作紧张时还要注意身体。并给他营养品。她送上了海鹦领奖的照片,这让崇光十分欣慰。他托夏雨带给海鹦几本书,让她阅读。
崇光在车站送别夏雨。他回来后,在宿舍的桌子上,放上了海鹦的照片,感觉房子里顿时增添了光彩和生气。

本期荐稿:白曼(香港)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