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型音乐史诗
·
日出韶山
·
作者:郑国需
·
【共18首】
第10首
·
志同道合
·
志同者而同道,
道合者而共谋。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心中装着天下的苍生,
他立志要改变这个世界,
他将奉献自己的一生。
但他深知:
个人的力量,
势单力薄,
一根筷子容易断,
十双筷子断就难。
于是,他广招挚友,
共同奋斗。
·
湖南第一师范,
一所著名的学府,
一个革命的摇篮,
在这里他成了学校的公众人物,
成了学生们的领袖。
在第一师范,
他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湖南第一师范,
就成了他们,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
·
在这里,
他幸运的遇到杨昌济老师,
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师生一见如故,
共同的思想
将他们联在了一起。
”自避桃园称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
·
一师的教室里,
经常能见到毛泽东向老师请教的身影。
中国这种社会现状该如何去解决?
未来的中国将走向何方?
杨昌济教授细致的利导着,
给毛泽东讲解世界先进国家的变革史,
和他共同探讨中国的出路。
改变中国的命运使命,
就寄托在了毛泽东这一代青年人的身上了。
·
不久,毛泽东在长沙发起了征友活动,
有志青年,
爱国学生,
志趣相投者纷纷加入了这阵线,
有了毛泽东这个领头羊,
整个一师的同学,
及全长沙的爱国青年,
都风云集会在了岳麓山上,
他们游橘子洲头,
指点江山。
他们谈共同的理想,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
在这里,
毛泽东结识了蔡和森、李立三、
向警予、蔡畅、郭亮等一大批进步青年,
共同的理想
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一群志向远大的热血青年,
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
只为了改变中国,
只为了要打破旧社会的现状,
而紧紧的联在了一起。
·
很快,长沙的街头巷尾,
很快《湘江评论》这本刊物,
就传遍了长沙街头。
这是一面向旧政府宣战的旗帜,
它更是一粒革命的火种,
这星星之火,
很快就燃遍了湘楚大地。
·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
·
郑国需写于
2020年10月14日下午
·

·
作者简介:
郑国需,热爱祖国和人民。
几十年来坚持天天写作。
写老百姓喜欢看的文学作品。2019年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了180多首诗歌,20多篇散文,10多篇短篇小说。在2019年全国第四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有二篇作品同时荣获三等奖。
在建国70周年北京诗歌朗诵会上,有三首诗被选为朗诵作品:
《共和国,您从哪里走来?》《您从人民群众中走来》《人民万岁》。
2019年12月26日,北京举办了“郑国需诗歌专场朗诵会”。2020年2月9日,北京又举办了郑国需战胜疫情,迎接春天,诗歌空中朗诵会。视频在各大网站能查看。
电影作品
《我们要回家》
电视连续剧文学本《青铜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