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张氏宗祠概况及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整理
德里村位于洛宁县南15里金门川陈吴乡金门涧河西岸,张氏宗祠在德里村正中心。张氏宗祠始建于明末天启年间,毁于兵燹。重建于清初时期,清代中期毁于火灾。现存张氏宗祠原为德里村三门家庙,重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春。张氏宗祠主要建筑有正殿三间,月台一座,东厢房五间,正南为戏楼一座,大门一座。现存正殿三间,阅台一座。主要建筑有正殿三间,月台一座,东厢房五间,正南为戏楼一座,大门一座。现存正殿三间,阅台一座。


2003年春经德里张氏家族联谊会会长张延贞和德里村张氏三门家族商议,一致同意自愿将德里张氏三门家庙无偿捐出,改为德里张氏宗祠。张氏宗祠是德里张氏大门、二门、三门、四门合族祭祖之场所。经德里张氏联谊会研究决定,德里张氏三门家庙改为德里张氏宗祠,归张氏家族全族使用,其产权仍归德里张氏三门所有。在全族内倡议发起捐资活动,重修张氏宗祠及张氏祖茔,德里张氏宗祠的正式确立,结束了历史上分宗立派、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这是张氏家族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久远。

张氏家族重修宗祠,在宗祠内正殿供奉"张氏始祖仲文公、二世祖贵公、三世祖琇、珷、珍、玹"牌位,奉先思孝,春秋瞻拜,尊祖敬宗,和亲睦族。在宗祠后筑台树碑,为"张氏始祖仲文公、二世祖贵公、三世祖琇、珷、珍、玹"诸祖树碑立传,详述张氏家族源流迁徙及各门概况。德里张氏宗祠的主要碑刻有:前檐下东西两侧《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两通;祠后树立《张氏始祖讳仲文配党氏之碑》、《张氏二世祖讳贵配陈氏之碑》、《三世大门祖讳琇配加氏之碑》、《三世二门祖讳珷配彭氏之碑》、《三世三门祖讳珍配秦氏之碑》和《三世四门祖讳玹配侯氏之碑》。并为外祖陈公树立《外祖陈公讳仲武神主碑》,另树立迁嵩县张村支祖十二世祖《张公讳兴仁懿德碑》等。


德里村是张氏家族世居之地,是张氏历代先祖繁衍生息之所,是张氏世代子孙魂牵梦绕的圣地,是张氏后裔进行寻根问祖的好地方。德里张氏发动全族,纂修家谱,重修宗祠,分别在宗祠、祖茔树碑,就是为了重建德里张氏家族文化体系,从而建立完整的精神追求及信仰体系,以供张氏子孙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祖茔扫墓,宗祠祭祖,于家孝友,于国忠义。张氏后裔在这里祭祀始祖、追思先祖、缅怀先祖丰功伟绩,张氏家族在这里进行家训、家风和优良传统文化教育,让张氏后裔以及迁徙他乡异地的张氏子孙,回到祖居地,有根可寻,有祖可祭,有谱可查,有梦可圆。德里张氏家族"孝友传家,耕读继世",弘扬优良传统,传承家训家风。张氏文化,源远流长;山高水长,根源莫忘。德里祖居,迁徙无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家训,传承家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位于张氏宗祠前檐下东侧,碑阴为《德里张氏修祠树碑捐资碑序》。《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碑阳:
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
德里张氏宗亲会率全族仝立
公元二零零七年四月五日清明立
《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碑阴:
德里张氏修祠树碑捐资碑序 树有根,水有源。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德里张氏自仲文公携子贵迁永宁以来,迄今600余年,衍传25世,人口达一万余众,已成为洛宁张氏中最大一个支系, 广居豫西地区50余村镇及外省20余市县。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吾族后裔,瓜瓞绵延,薪火相传, 族风淳厚,门楣焕彩,丁众团结,事业有成, 尤以明清两代, 文武志士,层出不穷,科甲蝉联,榜上留名,文成武就,立鼎社稷。饮水思源,认祖归宗,忆吾族繁衍昌盛,数百年经久不衰,井成为河洛地区之名门望族,皆因累代祖先之荫德泽被,重耕读,尚诗礼,延师重道,忠孝传家,使吾族蓬勃发展,如日中天。为缅怀列祖列宗之丰功伟绩,弘扬张氏之优良家风,三门族人自愿将本门祠堂捐献给全族作为宗祠长期使用,产权仍归三门。并以此作为传颂张氏历史文化,进行先进思想教育之基地。为此,德里张氏宗亲会决定,开展捐资活动,整修宗祠,并为始祖仲文公,二世祖贵公及三世祖大门、二门、三门、四门诸公树碑立传,借以荣宗耀祖,启迪后人,倡导族人为近、现代名人志士建立碑林,以扬我族之英风。自告全族书发出之后,荟荟族众,奔走传诵,群贤咸至,踊跃捐资,尤其值得彰显的是那些远离祖乡,报国异地的张氏后裔,闻知为列祖修祠树碑,无不惊喜,或通电,或发函,或远道而归,慷慨解囊,出资相助。拳拳敬祖之心,实可赞扬。截止树碑时,参与捐资者达二百一十七人,个人捐资合计三万六千六百三十元,八百六十一户捐资八千六百一十元,共捐资四万五千二百四十元,现将捐资百元以上者按数额多少排列为序,刻碑勒石, 以志纪念。撰文 张振卿 书丹 亢宇宗
执事人:
十八世 张延贞
十九世张振卿 张占魁
二十世张迎年 张建民
二十一世 张泽武









《德里张氏捐资芳名录》碑位于张氏宗祠前檐下西侧,碑阳、碑阴皆为德里张氏修祠树碑捐资人村落、捐资总额及捐资人姓名,捐资金额。
《德里张氏捐资芳名录》碑阳德里村总捐资19710元,其中个人捐资18620元,各户捐资1090元。
金山庙村 总捐2800元,其中个人捐资1600元,各户捐资1200元。
寨根村 总捐资2358元,其中个人捐资1310元,各户捐资1048元
《德里张氏捐资芳名录》碑阴
秀才岭村 总捐2330元,其中个人捐资2100元,各户捐资230元①
陈宋村 总捐资2300元,其中个人捐资1500元,各户捐资800元。
磨头村 总捐资2123元,其中个人捐资900元,各户捐资1223元
下王召村 总捐1970元,其中个人捐资1100元,各户捐资870元
新寨村 总捐1920元,其中个人捐资1600元,各户捐资320元②
老城南宅 总捐资1700元。
柴窑村 总捐资1350元,其中个人捐资1200元,各户捐资150元。
礼村 总捐960元,其中个人捐资300元,各户捐资660元。
陈吴村 总捐资930元,其中个人捐资900元,各户捐资30元。
禄地村 总捐资850元,其中个人捐资700元,各户捐资150元。
中方村 总捐资780元,其中个人捐资500元,各户捐资280元。
小山底村 总捐资700元。
大原村 总捐资500元,其中个人捐资400元,各户捐资100元。
上河堤 总捐资460元,其中个人捐资300元,各户捐资160元。
观湾村 总捐资410元,其中个人捐资300元,各户捐资110元。
西王村 总捐资400元
马营村、张营村 总捐资290元,其中个人捐资100元,各户捐资190元。
明珠 总捐资100元。
中益村 总捐资100元。
张家岭 总捐资100元③
【说明】:
①【秀才岭村 总捐2330元其中个人捐资2100元,各户捐资230元】:碑文上计算错误。秀才岭村总捐资应为2430元。其中个人捐资2200元,各户捐资230元。
②【新寨村 总捐资1920元 其中个人捐资1600元,各户捐资320元】:碑文上计算错误。新寨村总捐资应为2020元。其中个人捐资1700元,各户捐资320元。
③【张家岭 总捐资100元,100元 张虎周】:捐资碑漏记。张家岭总捐资100元。100元,张虎周。
以上捐资百元以上为217人,捐资合计36830元;861户捐资8611元,合族捐款总计:45441元。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